高场强腹部MRI伪影及补偿技术的相关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高场强腹部MRI伪影及补偿技术的相关探讨

许志鹏郭晶晶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目的:研究高场强腹部MRI检查出现伪影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高场强腹部MRI检查图像有不同程度伪影的患者100例,对出现伪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补偿技术进行解决。结果:100例患者中呼吸运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卷褶伪影、磁敏感伪影、设备伪影的发生率分别为38.00%、11.00%、11.00%、16.00%、18.00%、6.00%,经过不同的补偿技术后,伪影消失或减轻89例。结论:对高场强腹部MRI检查伪影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通过扫描方法或扫描参数等补偿技术促使伪影消失,进而达到提高MRI图像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场强;腹部MRI;伪影;补偿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83-02

MRI伪影指的是图像中与实际解剖结构不相符的信号,一旦出现伪影,会降低图像质量,不利于影像诊断医生对MRI图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因此技师应根据伪影产生原因采取积极的解决方法,尽量避免伪影的出现,进而为影像诊断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本文旨在探究高场强腹部MRI伪影及补偿技术,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于我院行高场强腹部MRI检查图像有不同程度伪影的患者100例(属于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0例、40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18岁,上限值为75岁,年龄平均值(47.58±4.89)岁。

1.2方法

检查方法:仪器选用飞利浦Achieva/Intera1.5T(由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采用8通道体部线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身体正中线重叠在检查床中线,足先进头后进,施加呼吸门控带于患者腹部呼吸幅度明显处,将所扫描中心使用腹部表面线圈进行覆盖,对齐上下线圈后定位线圈中心。指导患者掌握检查时的呼吸技巧。

常规扫描序列:(1)三平面定位;(2)呼吸门控横断面脂肪抑制T2序列:TR、TE、层厚、层距、矩阵、视野分别为4300ms、76ms、6mm、2mm、256×256、400mm,激励次数为2;(3)呼吸门控冠状面脂肪抑制T2序列:TR、TE、层厚、层距、矩阵、视野分别为4300ms、76ms、5mm、1mm、256×224、440mm,激励次数为2;(4)冠状面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增强序列:TR、TE、层厚、层距、矩阵、视野分别为4.12ms、1.87ms、4mm、-2mm、256×160、460mm,激励次数为1;(5)横断面多b值弥散加权序列:TR、TE、层厚、层距、矩阵、视野分别为3530ms、71ms、6mm、2mm、192×160、400mm,激励次数为1~4;(6)横断面屏气T1序列:TR、TE、层厚、层距、矩阵、视野分别为180ms、2.1ms、6mm、2mm、252×196、400mm,激励次数为1;(7)横断面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动态增强扫描序列以及延迟扫描序列:TR、TE、层厚、层距依次为3.82ms、2.10ms、5mm、-3mm,矩阵、视野、激励次数依次为256×160、400mm、1。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伪影情况。伪影判定标准: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MRI诊断医生、两名主管技师以上职称的MRI技师对高场强腹部MRI扫描图像进行判断,主要包括呼吸运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卷褶伪影、磁敏感伪影、设备伪影。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进行处理,用[n(%)]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100例患者在高场强腹部MRI检查中出现呼吸运动伪影38例,经过干预(呼吸门控调整、腹部施加腹带及再次呼吸训练)后,其中伪影消失12例,伪影明显减轻24例,呼吸不规律2例,因病情无法进行屏气配合而导致伪影存在2例。11例血管搏动伪影在扫描视野上下施加预饱和带后均消失;11例化学位移伪影在采用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后消失;16例卷褶伪影经干预(增加视野或经扫描序列与校准扫描屏气方法保持一致)后全部消失;18例磁敏感伪影中,采用风车技术(9例)后伪影减轻,6例经去除金属异物后伪影消失,剩下3例伪影无明显改善;6例设备伪影中,1例伪影消失,1例伪影减轻,剩余4例因设备故障存在图像伪影情况。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伪影情况(n=100,例,%)

3.讨论

MRI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1],且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多方位、多参数等特点,且图像分辨率较高,但扫描时间长、伪影多等情况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中,100例患者在高场强腹部MRI检查中均出现了伪影,其中89例在采用不同的补偿技术后,伪影消失或减轻。对伪影产生情况进行分析:运动伪影一般是由患者自主或不自主运动以及呼吸、腹主动脉搏动等生理运动引起的,针对此种情况,在患者进行MRI检查前,应将检查期间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扫描过程中患者的身体适当制动。38例呼吸运动伪影患者在自由呼吸序列时采用呼吸门控或呼吸导航技术,或者是采用腹带适当固定高呼吸频率和呼吸不均匀者的腹部[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从而使患者屏气配合,进而有助于呼吸运动伪影的消失。针对血管搏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分别采用预饱和带、脂肪抑制技术可使频率编码方向、伪影的位置改变[3],从而促使伪影消失;针对卷褶伪影,通过增加视野可使整个检查组织均处于扫描视野中,通过正确的校准扫描、屏气方法的一致、选择合适的视野、线圈的正确使用促使卷褶伪影减轻;设备伪影的产生与主磁场的均匀性、射频的干扰、梯度场的不稳定、线圈损坏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定期对MRI扫描仪进行清洁和保养,对主磁场进行匀场和水膜的校正,确保屏蔽门关闭,且扫描间附近不得使用可发出电磁波的工具。

总而言之,定期检查和保养MRI扫描仪及配套设备,对扫描参数进行定时校准,在进行高场强腹部MRI检查时对扫描序列、扫描参数进行正确选择,患者通过呼吸训练配合扫描进行屏气,有助于腹部MRI伪影的减少,对于腹部MRI检查成像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曾例.中心螺旋CT表现特征与高场强MRI诊断中心型肺癌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51-153.

[2]李江涛,刘尼军,张华文.高场强MRI与常规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对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06):522-524.

[3]窦社伟,连建敏,闫峰山,史大鹏,管民.高场强腹部MRI伪影及补偿技术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0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