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置术在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置术治疗的治疗组和传统切口引流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5.00%VS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11.98±4.12)dVS(23.01±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置术用于治疗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 置管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通分流治疗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骨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骨处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积液腔——腹腔直通分流治疗经过,并随访3~6月,观察患者术后积液清除和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CT检查,未见皮下积液,不存在过度分流,无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或者出血,中线结构正常。4例患者术后1月局麻下腹腔切口直接拔除分流管,11例患者在术后3~4月行颅骨修补术拔除分流管。随访3~6月,未见皮下积液复发。结论积液腔——腹腔直通分流术是治疗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骨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术后积液清除效果良好,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 顽固性皮下积液 积液腔&mdash &mdash 腹腔直通管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情况。方法本文选择了55例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探讨对该病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55例患者中,有54例均康复出院,1例患者由于存在多处间隙感染,对其进行抗炎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医生建议其接受切开引流术治疗,被其拒绝,办理转院手续。结论做好牙周炎、淋巴结炎的预防工作,若患病需尽早治疗,而对重症多间隙感染病人,需采取抗炎和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 标签: 口腔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因具有可视性、可重复性、以及无创等特点,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技术保障以及精确的数据,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应用广泛,本文就髂筋膜间隙解剖结构及其超声影像定位、操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殊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术后镇痛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及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今共收治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51例。结果5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感染通过手术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颌面间隙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术后疼痛采取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艾灸、中药伤口换药,分析其效果。结果经过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艾灸、中药伤口换药技术的应用,患者疼痛不显。结论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艾灸、中药伤口换药应用于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术后疼痛临床效果明显,通过耳穴埋籽、中药熏洗、艾灸、中药伤口换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杂性肛瘘术后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塞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跨度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用药治疗,实验组则在疾病急性发作期间(1周)实施康复技术干预,对照组则在疾病恢复期(>2周)实施康复技术干预,从而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后,其实验组患者在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发病早期1周内及时实施康复技术,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尽早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明显降低致残率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早期康复 急性脑梗塞 时间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腹股沟疝是普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该疾病,临床上常常使用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效果一般,满意度较差,并且具有很高的复发率。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无张力疝修补术得到了良好运用。其中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后不会出现明显异物感,而且复发率相对较低,无明显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较好。本文主要对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膜前间隙 无张力疝修补术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McVay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 股疝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分股疝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就对照组(传统疝气补修术,n=32)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观察组,n=32)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对比,观察组(9.375%)少于对照组(2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效果较好,手术预后快,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 疝修补 股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胃柿石治疗中采取胃镜破碎术联合可口可乐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验证数据验证中参考不同治疗方式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柿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胃镜破碎术纳入到参照组,将胃镜破碎术联合可口可乐治疗纳入到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胃柿石患者组间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胃柿石患者治疗后出不良反应合计值低于参照组,有效率合计值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数据存在参考价值。结论将胃镜破碎术联合可口可乐治疗应用在胃柿石患者中作用比较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可口可乐 胃镜破碎术 胃柿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微创手术 血肿清除术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疝气治疗中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9月到2017年10月在我医院治疗的疝气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5例。传统疝修补法对乙组治疗,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法对甲组治疗,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甲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都好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疝气治疗中,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的手术时间短,患者可快速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疝气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开颅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创伤小,定位准确,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上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小骨窗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选择善释D10补片填补腹膜前间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4~12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腹膜、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损伤,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52.2±9.4)min,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为(68.4±12.4)min。术中无明显切口牵拉痛,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5.2d,随访4~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既不会增加疝组织局部张力、也不会破坏生理解剖结构,能够避免再次复发,具有“微创”、“无张力”、“无复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善释D10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术后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 术后 心理护理 颌面部间隙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并行L2-3间隙穿刺腰硬联麻的3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L3-4间隙穿刺腰硬联麻的3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1)甲组麻醉有效率是80.0%,显著低于乙组的9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46.7%,明显高于乙组的26.7%,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取L3-4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产科临床中积极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剖宫产 穿刺间隙 腰硬联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丛阻滞技术腰大肌间隙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行腰大肌间隙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局部麻醉药液注入到该筋膜间隙内,以达到阻滞腰丛的目的。结论腰丛和骶丛联合阻滞不仅可用于下肢各种手术的麻醉,而且亦可用于各种下肢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腰丛阻技术 腰大肌间隙法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