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实施MRI联合CT和单一CT相比的诊断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80例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CT检查,分析总结实施MRI联合CT检测及单一CT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MRI联合CT检测对脑干病灶和脑梗死总检出率、平均病灶数及发病<12h、12~24h患者检出率较单一CT检测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MRI联合CT效果明显优于单一CT诊断。

  • 标签: 脑梗死 MRI CT 单一 联合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期护理降低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8例行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9例对照组和39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期护理,对两组的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0.51%,其中Ⅰ期压疮4例,Ⅱ期压疮2例,Ⅲ期压疮1例,Ⅳ期压疮1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13%,其中Ⅰ期压疮1例,Ⅱ期压疮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行期护理,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疗效。

  • 标签: 全期护理 四肢骨折 压疮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44中药,应用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并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对比。结果局部直线筛选法可有效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效果与HPLC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经济和有效,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直线筛选法 中药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 简介:摘要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临床医学中应用频率较高同时临床需求量较大的放射性设备,具备结构复杂、精密度要求较高、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做好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工作是保障放射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此,为了有效提高医用直线加速器设备价值,本文围绕着医用直线加速器提出关于质量保证与控制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帮助。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不同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胶体果胶铋联疗法治疗,试验组使用胃铋镁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胃铋镁联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多,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步攀升,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癌症治疗方法就是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差错,就会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标签: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术期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降低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2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为5.36%(3/56),其中属于压疮Ⅰ期的有2例,属于压疮Ⅱ期的有1例,没有属于压疮Ⅲ和Ⅳ期的患者,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期护理比进行常规护理对降低压疮的效果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概率,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价值得到肯定,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全期护理 常规护理 四肢骨折手术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腰硬联合组,每组50例,术中分别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围拔管期生命体征、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拔管后,腰硬联合组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全麻组(P<0.05);麻醉恢复期间,腰硬联合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P<0.05),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可维持患者麻醉恢复期的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减少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恢复期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我院自2010年—2011年共施行膀胱切7例,年龄30岁—76岁,均为男性,其中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2例,输尿管腹壁造口1例,可控性回肠(Indiana)膀胱术4例。护理在术前、术后、出院指导三个阶段,进行各项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效果良好。

  • 标签: 膀胱全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自然村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特点和流行原因,探讨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2月10~28日该村共发生急性胃肠炎病例14例,罹患率为28.57%,最小31岁,最大70岁,男女性别比为1.31;10例患者粪便、肛拭子标本经疾控中心PCR检测,6份为诺病毒核酸阳性;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暴发原因可能是该自然村井水被污染。供水系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建议尽快改用市政自来水供水。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疫情 调查
  • 简介:(河源市东源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病例15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6例,经腹子宫切除术7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相比,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面小,手术难度较低,术中不损坏盆底结构,术中出血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要求也不断增长,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减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方法,当前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缺少防护意识,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因素,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差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当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影响了医院的发汗与进步,所以下文将根据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甲状腺次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各为32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全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0.02±3.20和41.03±3.13,优于对照组的45.28±3.28和46.82±3.61,且差异P<0.05;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上,研究组的22.04±3.53分也优于对照组的27.27±3.11分,且P<0.05。结论将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甲状腺次切除术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全期护理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患者戒烟的临床实践指南趋于完善,而科医生必须首先确定患者是否使用烟草。本研究将检测(1)科医生检测吸烟状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与检测烟草使用情况有关的科医生和患者的特征。最终帮助科医生识别患者的吸烟状况,从而在预防性保健方面或在提供戒烟建议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全科医生 吸烟 检测方法
  • 简介:(江苏省溧水县中医院手术室江苏溧水211200)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期护理,满足病人健康需求,维护和促进健康。方法参与手术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结论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阅读病历,对病人所需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及病人在期过程中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情况等。结果通过手术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期护理过程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生理,心理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完整的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室 全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病已经成为国家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慢性病患者需要几乎一生的医学照顾需求,使得科医学的服务模式应运而生。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科医学起步较晚,需要在许多方面进行必要的尝试探索,也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善,从而实现科医学在慢性病的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以下发面展开。

  • 标签: 全科医学 慢性病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2015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组,每组各34例。其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开腹子宫切除术组患者采取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排气时间等。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开腹术子宫切除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机体的恢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法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相比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比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膜前 开放法 无张力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