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联合用药在小儿惊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近几年来我院救治的惊厥患儿10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西医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联合用药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愈效果,并对两组的治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统计结果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小儿惊厥治疗中,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治疗中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推荐使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小儿惊厥 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用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联用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联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血塞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之间医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依达拉奉、血塞通结合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3.3%,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1.7%,观察组(91.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的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P<0.05)。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血塞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避免感染。方法将氧气湿化瓶统一由供应室回收、清洗、消毒、储存、下送。结论加强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是杜绝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消毒 供应 氧气湿化瓶 集中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中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采用集中式消毒供应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设立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分散式消毒供应;研究组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式消毒供应。比较以上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洁率、器械临床满意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经比较,研究组医疗器械的清洁率、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用集中消毒供应的效果良好,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毒供应室 集中消毒供应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肺结核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百万人口丘林农业大县,疾控机构技术人员又严重不足,对所辖各乡(镇)每1~2个月督导1次,每次要对目前有免费治疗患者的各村进行督导,对每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程至少访视2次,其中强化期1次2,非常困难。2009年以来,我们在对病人访视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探索总结出“集中访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集中访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气管内套管的集中管理处理的效果与质量管理。方法对使用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先由科室护士进行预处理,并置于专用周转箱内,放于科室处置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清点回收。回收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先浸泡于1200的多酶清洗液中,时间5分钟;并选择相同型号的气管套管刷进行手工刷洗,再放入清洗机进行进一步的清洗消毒,最后进行严格的检查包装及灭菌。结果集中消毒管理,不仅确保了气管内套管的消毒质量安全及病人使用安全,而且避免了临床科室因分散浸泡消毒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处置间杂乱问题;大大减少了科室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临床科室满意度高。结论对金属气管内套管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即节约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时间,又保证了病房的环境安全,同时消毒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 标签: 集中管理 消毒 灭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疗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疗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与发放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为消毒供应中心培养专业人士,改善供应室的布局、物品、制度,以及有效的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集中式通过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等过程对医疗器械进行处理,并且统一发放至各个临床科室。结果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与发放实施后,改善了临床科室不能集中处理已污染的器械的混乱管理情况,加强了医院对重复使用器械的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杜绝了器械包装的不规范、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结论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与发放能够有效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疗器械 集中管理 发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7月使用的1000件手术器械,将这些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件,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工清洗方法进行清洗消毒处理,观察组采用统一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由消毒供应室使用清洗消毒机进行处理1。清洗结束后对比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观察组500件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中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器械消毒质量,降低细菌滋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集中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集中健康教育,研究其对患儿病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我区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暴发的7起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中,选取8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儿所在幼儿园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中健康教育,对照组对患儿家长进行随机健康教育,将两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依从性以及患儿病情的影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儿病情改善情况进行了解,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护士收集患儿退热、皮疹消退、头痛呕吐消失痊愈、肢体抖动痊愈四项情况所需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长进行集中健康教育,加深了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家长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对患儿病情的康复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集中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 病情康复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集中供应模式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预防感染的作用。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月开始落实集中供应模式,选取实施前(2016年1月—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月—12月)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为对象,选取分批次抽取的手术器械各500件检测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收集实施前后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医源性感染率。结果实施集中供应模式后,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从85.8%提高至97.4%,器械的灭菌合格率从88.2%提高到98.4%,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从78.89%提高至97.78%,医源性感染率从7.54%降至3.66%,P<0.05。结论集中供应模式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筹规范复用器械的下收下送全流程工作,清晰划分职能,完善工作制度,使一切有章可循,实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预防院内感染。

  • 标签: 集中供应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预防感染 合格率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需清洗消毒的98件眼科手术器械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件,实验组予集中化处理,对照组予自行处理,比对两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93.88%、处理95.92%及功能93.88%等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器械于消毒供应室予以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促使眼科器械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传统处理 集中处理 眼科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作为观察组,管理的内容有成立质量管理、监督组,主要工作为清洗和消毒,对包装、灭菌和发送等流程进行检查,且要做好实施效果的记录,再将本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未进行综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为95.83%,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67%,对照组为9.2%,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综合管理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临床科室满意率的提高和感染率的降低,促进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集中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综合管理 满意率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手术室的100套硬式内镜器械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套,对照组50套。观察组使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对照组分散式清洗消毒。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经目测法、试纸法及残留血试验,其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97.50%,残留血试验合格率为96.25%,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灭菌合格率均为100%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对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清洗合格率高,灭菌效果显著。

  • 标签: 分散式 清洗消毒 硬式内镜器械 集中式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对医院中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供应。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括腹腔镜、宫腔镜、食道镜、胆道镜、关节镜及尿道膀胱镜等,其结构均十分精细、复杂,因此,清洗、消毒的难度往往也比较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硬式内镜手术器械 集中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使用的300台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腔镜器械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处理方法,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洁质量。结果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包装及无菌质量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提升腔镜器械清洁质量,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腔镜器械 集中 清洗消毒 处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架在CSSD集中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从各个临床科室回收后的氧气湿化瓶共320个,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氧气湿化瓶160个,所有氧气湿化瓶经过相同的清洗、消毒及包装流程,观察组采用我院CSSD自行改良设计的不锈钢干燥架进行自然晾干,对照组采用常规干燥载用篮筐。比较两组氧气湿化瓶干燥所用时间及包装后不同时段菌落数合格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湿化瓶干燥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包装后即刻和72h后两组间菌落数合格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包装后96h和168h后,观察组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CSSD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架能够显著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不同时段菌落数合格率,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干燥架 CSSD集中式管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