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多导睡眠监测(PS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进行PSG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PSG监测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后患者PSG监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PSG监测成功率。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多导睡眠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药物监测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某医院313例患者临床用药苯妥英、卡马西平、地高辛、氨茶碱、环孢霉素、他克莫司(FK506)等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8年某医院治疗药物监测1057次,其中环孢霉素的监测例次最多,约占52.7%,大多数患者只测定了1~2次血药浓度,占68.05%,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例次约占63.00%。结论监测药物种类较多,但由于多种原因,监测次数偏少,需要加强对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视。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治疗窗
  • 简介:摘要探讨高血压的血压监测方法及意义。血压测量主要包括诊室血压监测、动态血太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对这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诊室血压监测简单、方便、易学,精确度及可信度较高,是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测量方法,在医院中最为常用。动态血压监测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指导用药、疗效评定及预后的评估。自测血压可以真实反映治疗效果,能够得到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多个血压测值,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可以部分替代动态血压的作用;发现自测血压之早/晚比率可作为谷/峰比的补充或代替等,并可校对诊所血压,可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对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行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按照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术后均实施持续性的膀胱冲洗,对照组冲洗液温度在(26.36±0.76)℃,试验组冲洗液的温度在(35.62±1.49)℃,对比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5.62±1.49)℃左右,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避免膀胱痉挛,效果确切。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温度 前列腺电汽化 术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危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胎儿脐血流、胎心情况分成4组,第1组25例,第2组25例,第3组26例,第4组26例,比较4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第4组发生脐带绕颈、羊水过少或污染、剖宫产等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组,第2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污染、剖宫产等发生率比第1组高,第2组产妇剖宫产率高于第3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监测胎儿脐血流、监护胎心可以提高胎儿窘迫发生检测率,以此减少产妇剖宫产和胎儿的不良结局。

  • 标签: 胎儿脐血流 胎心监护 高危妊娠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细菌培养、PCR检验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本院确诊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细菌培养和PCR检验完成阴道细菌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PCR检验检出率(85.00%)高于细菌培养(66.00%)(P值<0.05)。结论PCR检验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好。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和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进行对比,探讨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展开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格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接产,对照组以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接产,对两组的接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会阴完整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现难产和窒息情况均小于对照组。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结论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强调了分娩回归自然,使得产妇在分娩期间减轻痛苦,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少,对医护人员也是减轻了工作量,减少劳动强度;且没有不良分娩结局,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身体健康,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随着中药在健康养生中大受欢迎,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大量的假药流入市场,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以防买到中药伪冒品。在购买中药时,对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尤为重要。火试和水试是鉴别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两种鉴别各有特点。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就水试和火试在中药饮片鉴别中的应用,望能提供借鉴。

  • 标签: 火试法 水试法 中药饮片 真伪鉴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我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因严格执行规范的监测制度及方法,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及时反馈院内感染监测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熟练掌握与运用相关知识,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监测方法,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总结454例动态脑电图监测过程中,给与监测前、中、后的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保证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 标签: 小儿 动态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个体检人员需要进行三份外周静脉血,并将其放在4摄氏度、25摄氏度以及32摄氏度的水浴箱内,分析在不同时间内的测定结果。结果放置4个小时后,RDW在32摄氏度环境更高,在12小时后,MCHC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低,24小时后,HCT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高。结论在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下,发现全血标本会影响实际的监测效果,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需要在2小时内给予有效检测。

  • 标签: 不同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地区抗凝血标本离心后存放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门诊患者静脉全血抗凝血标本50例,无脂血、无溶血和无黄疸,立即以3000转/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上机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在室温(20~25℃)和4℃放置2小时、4小时和6小时的血浆样本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室温下还是4℃冰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随血浆样本放置时间延长而延长。结论凝血标本采集后要及时离心并检测,2小时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离心后密闭保存于4℃冰箱。

  • 标签: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开创一套能够使患者交费少,医务人员操作简单的导尿。方法选取我科自2005年以来收治外伤后多发胸腰椎、骨盆骨折术后,急性颅脑损伤,复合外伤合并前列腺肥大留置导尿置管困难患者600多例,出现的50多例尿潴留患者,采用直留置针18号在膀胱上进行穿刺留置导尿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出现尿潴留的50多例患者症状解除。结论我科采用直留置针18号在膀胱上进行穿刺留置导尿,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没有创伤,费用低,适合各类尿潴留患者,留置时间较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针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验证胶体金发和酶联免疫在对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抽取相同量的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液。实验组患者使用胶体金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并将两组实验的结果通过SPSS进行u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u检验的P>0.05,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和酶联免疫在临床上检测丙肝病毒抗体的疗效相似。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 丙肝病毒抗体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血HIV检测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期间选取100例疑似血HIV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化学发光检测,随后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结果化学发光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5.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5.00%;酶联免疫吸附敏感性为77.50%、特异性为60.00%、漏诊率为22.50%、误诊率为40.00%,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测血HIV时,需首先化学发光,从而提高诊断价值性。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HIV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