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并确诊为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注射药物,而对照组为单纯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培养由阳转阴的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经皮肺穿 肺结核 空洞型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共26例,所有患者都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冲洗、观察,统计引流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管周大量渗液,重新置管并护理后,患者并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在手术后胆道出血,术后2周因经济负担而自行出院,出院2周后死亡。其余患者术后10~14d之后顺利拔出引流管,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2.1±1.3)d,住院时间相比其他报道有所缩短。结论在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的引流管护理极为重要,这也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必要手段。

  • 标签: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引流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应做好神经外科患者持续腰穿外引流的围引流期护理,在保证获得应有疗效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要做好留置胃管昏迷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护理,通过护理评估找出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制定具有个体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措施,通过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加强管道护理、舌牵拉、中医针灸、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以便早日康复。

  • 标签: 持续腰穿外引流 留置胃管 顽固性呃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肿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除术,观察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种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湿热敷法预防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后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后,常规给予干热敷的86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科行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后,给予湿热敷的8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86例患者中,静脉炎发生18例,发生率为20.9%,观察组的86例患者中,静脉炎发生7例,发生率为8.1%,观察组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热敷法对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有预防作用,此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尤其山区贫困地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湿热敷 预防 肘下盲穿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植入的安全管理对策,预防植入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植入的准入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对治疗人员相关植入方法以及护理人员相关植入知识的培训,制定标准的植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监测等标准操作规程,并再次基础上建立植入物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结果植入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结论加强对治疗人员以及护理人员的植入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是做好植入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植入物 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湿疹属于一类发病原因复杂的皮肤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湿疹的发病种类繁多且发病反复难以康复,已成目前为严重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类皮肤疾病,合理用药成为了治疗湿疹这类皮肤疾病的重中之重。本篇介绍的药物组合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00例治疗者中,治愈率达98%,且无复发者。

  • 标签: 湿疹 药物组合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肿瘤标志在胃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早期患者50例为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与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分别作为B组与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肿瘤标志水平。结果在A组中,低分化型患者糖链抗原(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与Ⅳ期患者、肝脏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CA72-4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相关指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使用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给予肿瘤标志联合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保证患者早确诊早治疗,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早期检测 肿瘤标志物 胃癌患者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加味芍药四汤对腰腿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8例腰腿疼痛患者均接受中医自拟加味芍药四汤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8例腰腿疼痛患者治疗后VAS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下降,SF-36量表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应用自拟加味芍药四汤治疗腰腿疼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腰腿疼痛 自拟加味芍药四物汤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炎性标志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哮喘儿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IgE及血常规,对两组的IgE及血常规的炎症因子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哮喘儿童外周血的炎性标志如IgE、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中性粒细胞比率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0.034)。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及IgE在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分布不一致,表明上述几个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哮喘发生发展的炎性标志,辅助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判断。

  • 标签: 哮喘 炎症因子 IgE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肿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行甲状腺肿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3%)显著低于对照组(16.13%)(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P<0.05)。结论甲状腺肿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黄芪桂枝五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 标签: 跟师学习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风 经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清标志用于检测胰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35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两组对象癌胚抗原相关细胞膜黏附分子-1(CEACAM-1)、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并比较三种指标诊断效果。结果分析组CEACAM-1、MIC-1、CA242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标志诊断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中,联合检测>MIC-1>CEACAM-1>A242;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中,联合检测>CEACAM-1>A242>MIC-1。结论采用血清标志对胰腺癌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又以CEACAM-1、A242、MIC-1的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EACAM-1 A242 MIC-1 胰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洋甘菊提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实验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AS模型来探究洋甘菊提取对AS小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对洋甘菊中黄酮、萜类等化合进行提取,从洋甘菊的乙醇提取(95%)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其结构被确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1,测定此类化合对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甘菊提取有降低血脂含量的作用,表明洋甘菊提取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洋甘菊 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尿常规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法,观察组先清除阴道分泌再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泌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检验时,要严格按照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洁净阴道分泌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阴道分泌常规检验与妇科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妇科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采集,再采用广州江元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对其阴道分泌标本进行常规检验,分析妇科疾病患者的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结果,并分析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1000例妇科疾病患者中,经阴道分泌常规检验共检出978例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97.80%。阴道分泌检验对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05%、98.10%、96.85%、95.12%。阴道分泌常规检验对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妇科病变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达到良好水平,Kappa值均>0.7。结论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结果与妇科病变密切相关,可对妇科病变情况予以反映,可作为妇科病变的初步筛查手段。

  • 标签: 妇科 阴道分泌物 临床医学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分子标志为前列腺灰区诊断可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PCa3、hK2以及CTCS三方面出发,简要介绍了前列腺灰区诊断的血液分子标志。基于此,对前列腺灰区诊断的尿液相关分子标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阐述了组织分子标志诊断在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列腺灰区诊断 分子标志物 血液 尿液 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还原性谷胱甘肽与核苷类似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中2015年9月—2018年4月间收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抽样选取,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后,纳入76例患者到本次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病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还原性谷胱甘肽与核苷类似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对患者的病变状况进行改善,同时不会引起患者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核苷类似物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感染病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78只眼)角膜板栗刺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39只眼)与观察组39例(39只眼),对照组行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前OSDI指数低于对照组,SIT高于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利于患者角膜愈合,效果显著。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 角膜板栗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