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延长氯米芬促排天数在不孕患者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不孕患者40例,分成两组,A组延长,B组加用人绝经期促性腺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结果HCG日两组内膜厚度,优势卵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率B组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部分常规口服促排患者,我们可以适当延长促排天数。

  • 标签: 不孕 氯米芬 延长
  • 简介:摘要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60例出现第二产程延长的初产妇分为常规组及综合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生产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综合组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而产中出血量则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新生儿出生时心率、血氧、APGAR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延长的产妇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的生产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时情况。

  • 标签: 第二产程 综合护理 新生儿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与脑梗塞的相关性,加深对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岁以上脑梗塞及非脑梗塞(对照组)患者各80例,分别经CT测量各患者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程度,总结其影像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塞患者椎基底动脉(BA)的宽度、高度及偏移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脑梗塞组BA宽度平均值为4.81±1.41MM,BA高度分级平均值为1.35±0.86,BA偏移分级平均值为0.85±0.83,显著高于对照组BA宽度平均值2.95±0.49MM,BA高度分级平均值0.31±0.47,BA偏移分级平均值为0.24±0.43,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与脑梗塞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住院的6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总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配合 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 压力性尿失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复习讨论。结果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易与胆囊肿瘤相混淆,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胆囊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非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外侧延长L形切口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引起并发症的非手术相关因素。结果切口并发症人数为12人,比例为24%,对其导致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非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吸烟史、糖尿病、脊柱骨折三大类情况,其中独立危险因素为脊柱骨折。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其独立危险因素为为脊柱骨折,另外对于其他两类危险因素应在术前进行积极的控制。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侧延长L形 切口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本文对象,按照住院号排序后,前31例为观察组,后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35.03±3.57(月),对照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22.24±2.02(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地区对动静脉内瘘使用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并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高原地区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外伤性估摸穿孔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选择保守治疗的27例(28耳)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肝素明胶海绵治疗的35例(37耳)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8d后,观察组鼓膜完全愈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频区气导弹听阀为(28.1±7.5)dB,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0.8±4.2)dB,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的(22.4±6.2)dB,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且操作简便,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肝素明胶海绵 外伤性鼓膜穿孔 外伤性鼓膜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延长加压外固定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促进其骨性愈合,但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低,因此可优先使用。

  • 标签: 延长加压外固定 植骨钢板内固定 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药物针对在气管平滑肌以及离气管平滑肌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通过乙酰胆碱药物或者磷酸组织胺药物进行诱发后,豚鼠表现出的在气管平滑肌以及离气管平滑肌收缩情况,研究选择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药物加以干预后,最终表现出的效果。结果通过乙酰胆碱药物或者磷酸组织胺药物进行诱发后,豚鼠表现出的在气管平滑肌以及离气管平滑肌收缩情况,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药物表现出的对抗作用有所不同(P<0.05)。伴随着阿司匹林药物应用剂量的增加,针对气管平滑肌表现出的收缩作用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弱。对于沙丁胺醇药物,其在将患者的气管平滑肌进行扩张方面,可以获得极为明显的效果。结论如果可以有效控制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浓度,则可以将患者的气管平滑肌进行有效扩张,从而获得显著的阿司匹林应用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 在体气管平滑肌 离体气管平滑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总结患者CT及MRI诊断结果。结果(1)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略有差异,脑内型患者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圆形,MRI表现与瘤出血时间有关,多高T2信号、短T1信号;脑外型CT表现为哑铃型或椭圆形病灶,MRI为“葫芦”状;(2)ROC曲线分析显示,MRI检测的灵敏度(76.2%)与特异度(78.3%)均显著高于CT检测的灵敏度(56.66%)与特异度(62.34%),但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1.21%)与特异度(88.78%)均显著高于单纯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差异,但均能作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CT MRI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超声筛查胎儿染色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妊娠中、晚期经产前诊断染色有异常指征的1693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术检查染色核型,比较高龄孕妇组、唐氏高危组及超声异常组染色的检出率。结果经过羊水穿刺术检查染色核型,有1246例孕妇成功进行羊水穿刺术检查,其中高龄孕妇组有534例,检测染色的有4例,检出率为0.74%;唐氏高危组有679例,检测染色的有11例,检出率为1.62%;超声异常组有33例,检测染色的有4例,检出率为12.1%,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进行超声筛查能够提高胎儿染色的检出率,对三胎儿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羊水穿刺术 核型分析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性约束患者预防肢体皮肤损伤的护理分析。方法将我科行股动脉穿刺的1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约束1小时后对皮肤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无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护理,约束护理中对两组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结果使用海绵护腕套的患者在保护约束中皮肤损伤发生率低、疼痛程度减轻、舒适度提高。结论使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性约束患者的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海绵护腕套 皮肤损伤 保护性约束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CT表现以及MR表现。方法抽取因患有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而进入我院的3例病例,在分析其临床资料的同时,观察其影像学信息,并且总结患者影像学征象。结果胃肠道管壁弥漫性血管瘤病例消化道系统中多个节段的肠壁组织均会受累,不仅较长节段的管壁组织呈现出不规则性的环形增厚征象,而在肠壁增厚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管腔保持狭窄状。不仅如此,病变组织中还有结节状的钙化影征象、多发点状的钙化影征象出现。结论本病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认识其CT及MR表现,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 MR表现 CT表现
  • 简介:摘要腺样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相对难。笔者利用鼻咽部侧位摄片,能良好显示鼻咽腔宽窄情况,并通过测量腺样(Adenoid,A)厚度和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以及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AirwaySpace,PAS)的宽度,用腺样指数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样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腺样体 肥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分别以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方面均得到良好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观察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以及责任椎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患者两个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选择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明显改善其VAS评分及BI评分,并且可使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以及责任椎Cobb角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