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射性肠张X线诊断对临床价值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反射性肠张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X线诊断与临床价值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用X线腹部平面的诊断方法均成功检出,诊断率为100.00%。结论采用X线诊断反射性肠张具有突出意义,能够明显提高急腹症的诊断率,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反射性肠淤张 X线诊断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心电图情况,总结社区老年人心电图异常患者的防治对策。方法分析2016年在我机构参加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1028名老年人心电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社区防治策略。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679例,检出率66.1%。ST-T改变(包括陈旧性心梗12例)280例,检出率41.2%;心律异常261例,检出率38.4%;传导阻滞162例,检出率23.9%;其它异常15例,检出率2.2%。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增加,所以在社区开展老年人定期体检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项目。

  • 标签: 老年人 心电图情况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家属心理情况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白血病患儿50例进行调查,将他们的家属(父亲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家属心理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SCL-90各因子评分。结果白血病患儿家属心理主要有躯体化症状、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通过护理后患儿家属在SCL-90各因子评分上相比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家属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等负面情绪,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家属负面情绪,促使他们更好地指导患儿配合治疗与护理,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家属 心理情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肺结核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的认知情况现状,探讨加强培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抽样调查法,对我县11个镇、12个乡的228名乡村医生进行肺结核消毒隔离措施的问卷调查,抽取72例与临近少数民族的乡村医生进行对比;并随机抽取部分乡镇的医生进行相关认知措施的加强培训,观察并记录同时期肺结核患者的就医人群比例。结果我县乡村医生与少数民族医生认知度和认知率比较,我县乡村医生的总认知率为52.78%,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医生;同时期肺结核患者就医人数普遍偏低,且采取隔离措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很好的减少了疾病传染几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乡村医生对肺结核消毒隔离措施的认知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加强培训有利于少数民族医生提高消毒隔离措施的认知度,减少肺结核病人们的诊出率,值得乡村医生和少数民族医生采用。

  • 标签: 乡村医生 消毒 隔离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总结社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制定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17年免费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968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对策。结果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依赖126例,检出率13%。轻度依赖68例;中度依赖39例;重度依赖19例。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人数增加,所以在社区开展老年人定期体检评估生活自理能力并制定社区健康管理措施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65岁以上老年女性下尿路感染情况,总结社区老年女性下尿路感染的防治对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分析2016年我辖区65岁以上免费体检老年女性566人进行下尿路感染症状、尿常规化验和治疗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下尿路感染症状的48人、尿常规尿路感染阳性指标的66人,进行治疗的26人。结论老年女性下尿路感染发病率高,规范治疗率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在社区开展老年女性专项防治活动,加强宣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女性 下尿路感染 患病情况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进行研究,了解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005年-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应调查住院患者7104例,实查7104例,实查率100%,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3.89%,共检出病原菌17株,检出率48.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1.2%,其他革兰氏阴性菌(G-)占41.2%,奇异变形杆菌占5.9%,头葡萄球菌占5.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无多重耐药菌株检出。检出的17株病原体中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占52.9%,胃肠道感染占29.4%,泌尿道感染占17.6。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与老年病患、免疫力低下等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吻合,提示这类感染病例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与药敏试验为参考,经验性用药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特点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区别。

  • 标签: 精神病专科医院 现患率调查 病原学 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控制情况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18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4.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0.7%),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44.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本院本科室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20例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双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44和CD24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CD44和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意义。结果对本次研究分析后,对照组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5.00%、15.00%和20.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乳腺癌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均>65.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4、CD24在乳腺癌中具有比较高的表达率,其较高的表达率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CD44 CD2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情况预防手段。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每年抽取4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展开研究,共800例。对小儿排泄与佝偻病的发病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预防与控制展开探讨。结果2014年与2015年佝偻病与贫血患儿共40例。2014年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为3.75%,2015年为1.50%,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两年内,小儿佝偻病的发生率呈现为下降态势;贫血患儿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2015年小儿贫血发生率为3.50%,低于2014年的发病率1.25%,说明贫血患儿同样呈下降趋势。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显著性(P=0.04,P<0.05)。结论近几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仍应重视防控工作的开展,并使防控措施更全面和有效。

  • 标签: 小儿佝偻病 贫血 发病情况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扎十三味丸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扎十三味丸血塞通滴丸,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十三味丸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扎冲十三味丸联合血塞通滴丸 脑梗死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心安神益气养阴活血化法联合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共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临床疗效显著,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时,采用宁心安神益气养阴活血化法联合针灸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病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宁心安神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法 针灸治疗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胃肠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试验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并且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胃肠手术患者 术后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原因,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6月的退药申请单,根据退药科室、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医嘱调整、患者拒绝用药等。结论完善并落实严格的退药制度,加强病区的退药管理,减少退药现象,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情况 退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9月-2017年1月骨科201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其中有77例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38.31%,124例Ⅰ类切口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的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69%,术中追加药物的有6份占2.99%,预防用药时间小于24h的有70例占34.83%,术后感染有46例占22.89%。选用抗菌药物为头孢呋辛116例占57.71%,克林霉素7例占3.48%,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例占0.50%。不合理用药主要是无指征用药11例占5.47%,选药不合理1例占0.50%。结论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有选药不当和无指征用药。应该加强临床药师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保障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愈后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生活方式,以期为改善治愈后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通过随访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治愈肺结核患者120例,统计分析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病情况以及生活方式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62例(51.67%);合并糖尿病者65例(54.17%);合并冠心病者41例(34.17%);BMI指数平均为(19.89±3.01)kg/m2;吸烟者21例(17.50%);饮酒者58例(48.33%);从不锻炼者24例(20.00%)。结论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对自身身体状况关注度不够,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合并慢性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居多;且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普通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肺结核患者治愈后的营养状况,注重预防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 标签: 肺结核 治愈 慢性病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促胃肠动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与社会经济效益。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上半年我院门诊处方系统中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的处方1950张,统计并分析患者用药金额、用量情况。通过总金额、用药总量的排序以及促胃肠促动力药相关量值的对比分析,统计它们的使用情况。结果莫沙必利片(快力、亚宝)、伊托必利分散片是本院使用频率较高的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其在消费金额、用药总量、用药频数、限定日费用等方面均高于其他药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经济效益优势。结论我院门诊促胃肠动力药的使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使用较为合理。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 临床应用情况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9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比采用社区分级管理干预(观察组,103例)与未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94例)的在血压控制与健康行为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治疗上述干预措施后,其收缩压下降到了(126.5±12.1)mmHg,舒张压下降到了(81.2±9.3)mmHg;对照组收缩压下降到了(138.2±16.4)mmHg,舒张压下降到了(92.5±10.7)mmHg,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适当运动、低盐饮食、戒烟、戒酒或限酒、控制体重、按时服药等健康行为方面人数比例均有明显升高,干预效果显著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可采用社区分级管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加强患者的健康行为,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干预 社区 高血压 心血管健康行为 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防范。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食道狭窄、食管瘘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7月份入院治疗,患者均实施食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防范工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后显示有30例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以及异物感,10例患者出现食管反流,2例患者存在支架移位,5例患者出血,2例患者食管气管瘘,8例患者食管再狭窄。结论应用食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临床上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并加强防范,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食管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发生情况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