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断面调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描述所研究疾病以及相关因素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横断面调查研究应该完整、详尽地报告与研究结果、偏倚、适用性等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否则会妨碍对研究内部和外部有效性的评价和合理解释。本文介绍了国际推荐使用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报告指南:STROBE(StrengtheningtheReportingofObservationalStudiesinEpidemiology)的制定过程、清单内容以及解读。

  • 标签: 横断面调查 论文报告规范 STROBE 清单
  • 简介:摘要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一定规格供中医配方使用的制品,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的概况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 存在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试管婴儿技术中患者心理情况并评价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度通过试管婴儿受孕的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以及妊娠状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以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可很明显的看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以及顺产率都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受孕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措施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还提高了妊娠率和产妇的顺产率,减少了产妇的终止妊娠率,提高了试管婴儿技术的效果。

  • 标签: 试管婴儿技术 心理情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有效治疗与护理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6年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依据相关的CT、X线片、胃镜、肠镜等临床检查方法,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确诊,主要包括有30例患者为慢性胃炎,有20例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有20例患者为消化性溃疡,有15例患者为胆系疾病,有10例患者为功能性胃肠病,有3例患者为腹腔器官良性肿瘤,有2例患者为胰腺炎。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有16例患者发生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16.00%。结论在医院的消化内科的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用科学的态度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并综合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不断的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护士在平时的护理中要加强和临床医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实践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提高疗效。

  • 标签: 消化内科 临床诊断 用药情况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医院越来越受到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为了给当下卫生院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参考数据,本文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902名成年患者行调查,以了解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居住不同地区患者到社区卫生院就诊的情况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就诊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云南省2015年医院感染现状,为制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云南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4386例,发生医院感染1357例,147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1%,例次现患率为2.29%。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感染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20.99%)、烧伤科(8.00%)血液科(7.3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6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62%,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9.56%。结论本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有助于了解全省医院感染现况,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 标签: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抗菌药物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泌乳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4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产后出血率、泌乳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护理前的心理变化状况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的心理变化以及产后出血率、泌乳情况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泌乳情况有显著的影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泌乳情况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孕产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产科心理护理。记录两组孕产妇剖功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并对孕产妇分娩前1天与产后3天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进行评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更低(P<0.05),且孕产妇分娩前1天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测的评分更低(P<0.05)。结论产科心理护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孕产妇围产期的不良情绪,且降低孕产妇的剖宫率,使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得到提升。

  • 标签: 产科心理护理 孕产妇 妊娠结局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为了了解西藏农村农村土壤环境情况,本文对西藏20个县土壤中金属(铅、镉)和蛔虫卵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土壤监测
  • 简介:目的调查四川省宜宾市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喂养情况,分析该群体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为今后制定儿童营养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四川省宜宾市某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岁以下儿童142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儿童保健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测量,同时使用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喂养情况调查表记录儿童喂养方式和照顾方式。采用标准差法,根据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质量、身高别体质量对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对象中生长发育异常者共269人,检出率为18.9%。研究对象中生长迟缓者95人,检出率为6.7%;低体质量者44人,检出率为3.1%;消瘦者57人,检出率为4.0%;肥胖者73人,检出率为5.1%,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肥胖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喂养方式、居住地儿童的生长发育异常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母乳喂养儿童的生长发育异常检出率低于代乳品喂养儿童混合喂养儿童,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异常检出率高于城市乡镇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四川省宜宾市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检出率较高,其中非母乳喂养居住在农村的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检出率较其他儿童偏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喂养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的儿童科学喂养意识及其科学喂养知识技能等,以期改善宜宾市3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 标签: 儿童 喂养 生长发育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待产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36例)与B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对A组产妇进行干预,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B组产妇进行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妊娠结局。结果经过护理后,A组产妇的SAS、SDS评分降低幅度没有B组大,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的顺产率高于A组(55.56%>30.56%),组间差异率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还可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 标签: 产科 心理护理 孕产妇妊娠结局 产后抑郁情况
  • 简介:目的了解合肥市医院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患者的就医习惯,结合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合肥市三甲医院社区医院的36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患者中,了解分级诊疗制度的患者有98人(28.9%);有112人(33.1%)患病时首选的就诊医疗机构为基层医院,了解分级诊疗的患者患病时更倾向于选择基层医院,与不了解分级诊疗制度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分级诊疗的知晓率较低,对基层医院的认同感较低,转诊时存在转上而不转下现象,基层医院的服务水平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基层"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加大分级诊疗的宣传力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破除交叉竞争机制;扭转居民不科学的就医理念,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 标签: 分级诊疗 认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预防情况。方法选取1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结合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年份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并且给予不同的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①研究组的四个季度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的不同发病年龄分布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的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是1-5岁间婴幼儿的高发疾病,应结合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做好有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措施,使手足口病病发率降低,提高患儿临床疗效。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预防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改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肺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情况药学干预的施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按照医生嘱咐给药,对观察组患者按照药学干预方法给药,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2.00%、37.00%)与对照组患者(10.00%、69.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药物花费为(175.03±14.33)元,与对照组患者的(314.50±20.06)元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施行药学干预,可提升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并减少抗生素的药物费用。

  • 标签: 抗生素 临床 合理应用 药学干预 意义
  • 简介:目的了解分析大学生营养健康现状及其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针对该群体的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武汉某大学抽取43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研究对象BMI等级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行为方面,研究对象选择食物的第一依据为口味或习惯(68.83%),其次为营养价值(61.86%);仅14.88%的研究对象坚持每天吃早餐。在营养知识方面,研究对象营养知识水平为“优秀”的共27人(6.28%),水平为“良好”的共133人(30.93%),水平为“中”的共210人(48.84%),水平为“差”的共60人(13.95%);研究对象营养知识得分为20.42±7.81,不同专业研究对象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态度方面,78.14%的研究对象表示愿意为了健康改变饮食习惯,15.35%表示经常关注饮食营养健康,61.63%表示有时关注饮食营养健康。此外,研究对象营养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为网络(70.93%),而研究对象对营养知识的需求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食谱的制定(55.35%)食物的正确烹饪方法(52.79%)。结论目前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较差,但营养态度较好,该群体对日常生活中的三餐饮食相关营养知识较为感兴趣,且网络是对其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较好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饮食 营养健康 认知
  • 简介: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养生文章的强调,因为传说便秘会引起皮肤粗糙生痘痘,很多人把每天早上起床就顺利排便看得无比重要,稍微晚几个小时都无比担心,总觉得身体里毒素聚集,给自己带来很大精神压力。其实,不是每天按时便便,甚至不是每天都有便便,也不一定就是便秘,别随便给自己扣上便秘的大帽子。因为便便的节奏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因为情况特别复杂,我不是医生或生理学家.

  • 标签: 便秘 皮肤粗糙 精神压力 生理学家 内外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管路预方法在高危重症出血患者行CRRT治疗时对滤器管路的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高危重症出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用2种无肝素方法分别对管路进行预行CRRT治疗,两种方法的治疗时间,滤器和管路的单次使用时间,滤前压、跨膜压、静脉压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肝素预方法,有效延长单次治疗时间,动脉压、跨膜压、静脉压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重症出血患者行CRRT治疗时采用肝素盐水预与密闭式循环联合的方法能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出血 无肝素 预冲管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8月因呼吸道感染在儿科治疗的患儿呼吸道标本2000份,对标本进行培养、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83株,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58.3%)、肺炎链球菌(20.14%)卡他莫拉菌(18.73%);药物敏感试验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1.8%和100.0%,青霉素耐药性检出率为3.8%。结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定期对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病原菌耐药性变化情况,对儿童科学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对60例接受健康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部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情况。结果心律失常患者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病例,然后就时室性心律失常病例,前者发生率为63.57%,后者发生率是36.61%。心肌缺血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是33.39%,有60.96%的患者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例。结论人的年龄越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越高,很多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也会出现心律失常症状,为老年群体定期体检时使用心电图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能够预防老年患者猝死。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