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2例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患者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病情监测记录、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人护理方案制定合理,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病情监测记录、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对颈椎前路减压固定患者治疗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植骨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F钉固定加椎间及横突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行后路减压、RF钉复位固定加横突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结果26例均获满意复位,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优良率92.31%。结论腰椎滑脱患者有明确神经根压迫症状,CT片显示椎管和根管狭窄时,后路彻底减压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RF钉纵向撑开力及复位拉力大,能撑开椎间隙使滑脱的椎体最大限度复位,固定可靠;横突间具有较高的融合率,是腰椎滑脱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 内固定 RF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融合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融合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退形性脊柱侧弯 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固定的手术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给予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固定患者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手术配合 脊柱内固定术 胸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融合单钉棒固定治疗胸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1例胸椎结核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融合单钉棒固定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术后12至24个月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6%,所有均呈现融合,疗效突出。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Cobbs角在0至14.7度,平均约为6.7度,与术前相比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融合单钉棒固定进行胸椎结核治疗,不仅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椎结核 经前路病灶清除 单钉棒固定术 疗效观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4例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术前、术后、随访时术后1年Cobb角平均值;入院时、术后、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半年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前Cobb角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随访时术后1年Cobb角平均值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入院时血沉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半年血沉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恢复Cobb角,降低血沉,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延长加压外固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胫骨创伤性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钢板固定治疗,均能促进其性愈合,但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低,因此可优先使用。

  • 标签: 延长加压外固定 植骨钢板内固定 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中钢板固定结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钢板固定结合进行治疗,患者进行术后18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相关指标。结果患者的骨折不愈合治疗愈合率为98.4%,同时其骨折愈合时间在3~12个月,平均为5.4个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和上举、外展功能以及肘关节的屈曲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中结合钢板固定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植骨治疗 肱骨干骨折 术后骨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2月期间经前路胸膜外,腹膜后途径一期病灶清除,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7例,均获得随访,无一例复发,全部融合,平均6个月。无结核扩散,无复发和后突畸形加重。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可比较彻底的清除病灶,有效椎管减压,部分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良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前路手术 病灶清除术 脊柱融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皮撬拔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跟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优5例,良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5.2±11.8)min、(156.4±19.6)mL、(14.6±2.8)d;对照组分别为(97.3±13.5)min、(162.1±18.9)mL、(21.2±3.7)d;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股骨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患者应用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手术随访半年到2年,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优良率达到97.5%。结论T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T型钢板内固定 植骨治疗 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采用排钉固定疗法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4年收治的28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排钉固定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对比所有患者术后3d与术后1年后倾角、翻角以及股胫角具体情况。同时,对比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的HSS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d以及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后倾角、翻角、股胫角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中HSS评分明显要高于术前的HSS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排钉固定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关节面发生二次塌陷,达到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排钉内固定疗法 植骨法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跟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诊治的66例跟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切口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L型切口接骨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手术固定方式,观察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临床优良率则为75.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观察组患者足活动度、AOFA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治疗跟骨折,预后效果良好,促进了踝关节与后足功能的恢复,可以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微创接骨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额23例(25肢)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观察骨折均获得愈合及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8周。Jakim评分为优8例9肢,良11例12肢,可4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为1级8肢,2级11肢,3级3肢,4级3肢,总满意率为88%。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 单边腕关节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一掌基底部骨折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第一掌基底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30例,采用克氏针固定18例,微型钢板固定12例临床手术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克氏针固定治疗18例27处,治疗结果优7例,良12例,差8例,优良率70.37%。微型钢板治疗12例27处,治疗结果优10例,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对于多发性掌骨骨折行切开复位,用克氏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有利于解剖复位,微型钢板固定牢靠,不易移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掌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微型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治疗
  • 简介:(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200)摘要目的观察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骨折患者52例,均给予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22.18±5.43)d;中出血量为(122.38±20.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为96.15%。结论采用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疗效确切、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0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固定联合壮筋续汤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先后顺序将72例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进行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壮筋续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骨密度进行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固定联合壮筋续汤进行熏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手术疗效。

  • 标签: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壮筋续骨汤 胫腓骨干骨折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共5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固定进行治疗,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术前、术后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术前、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固定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4月份—2017年4月收治的35例跟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治疗跟骨折,观察组使用微创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5例患者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Bohler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微创固定治疗跟骨折可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微创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治疗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