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医疗单位用于辅助治疗的血量明显增加,使用过程中血液的安全性问题也在增加。目前,我国血站主要为临床实验室供血,血液质量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血液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血液检验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血液质量检测实验室。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验 实验室 实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现代临床检验中便常规的检验。方法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3月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和治疗对象,进行便常规检验,观察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80例患者便常规检验观察分析,检验疾病的有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检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结论便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为后续医师治疗患者疾病提供了参考的意见,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重视。

  • 标签: 临床检验 便常规检验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比较情况。方法选取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末梢血检验,予以研究组静脉血检验,比较观察实施不同检验方式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MCHC和Hb、RBC和PLT等指标检验结果低于研究组,MCV和WBC指标检验结果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验结果和静脉血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末梢血检验,给予患者静脉血检验,既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该检验准确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末梢血检验 静脉血检验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检验科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难。检验科必须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办法,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等,才能持续发展。结论检验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有利于检验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检验科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作为亲身经历了非营利民营医院开荒阶段的创建者,通过在检验管理上的点滴体会,主要探讨了非营利民营医院检验科在筹建、管理、创业、创新发展方面的一些新思路。内容包括检验科标准化建设、检验科人才招聘及年轻工作者培养、检验科仪器及耗材购置、检验科质控、信息化管理及与临床联系、人才梯队培养等。措施如下制定科室发展计划与目标;对年轻工作者进行系统业务培训,规范检验技师操作并与临床紧密结合沟通;强化学习我国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河南省及信阳市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开展室内质控保证检验质量;关注医院专科建设和检验科发展方向并积极开展新业务进行宣讲,及时总结数据发表科研论文,使全科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 标签: 非营利民营医院 新生儿检验科 规范化管理 室内质控 室间质评
  • 简介:摘要检验医师在临床检验中是不能马虎大意的,对临床医学检验进行质量控制,是把握好治疗成败的关键。对检验质量的控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分析前、中、后,而整个分析过程中,检验医师的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检验医师,在临床检验中应该做好哪些,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呢?笔者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 标签: 临床检验检验医师检验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生化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样本,给予生化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的质量。结果质量管理后,检验符合率高于管理前,同时医护患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经分析显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与科室温度、湿度、操作规程、洗液更换、试剂平衡时间等有关。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经质量管理,保证了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 质量管理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当前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结果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中存在临床医学质量管理管理意识较差、医学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临床检验环境落后、检验人员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体制不足。结论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医学诊断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检验质量和作用,有效的保证检验前过程质量。方法对该院进行生化临床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和总结,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结果质量的保证工作不是非工作人员可以控制的,所以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主要环节,也是影响临床生化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临床医生的申请单、样本的采集、检测仪器的矫正、检测方法的选择、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等这些无不影响着生化治疗,所以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步骤也是生化治疗的可靠保障,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从而提高检验的质量。

  • 标签: 临床生化 检验前 检验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得到降低,制定有效的、完善的防护措施。选择的方法是对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安装的硬件设施不规范以及设备数量较少,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合理以及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所以,必须要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知识定期进行培训,对管理制度不断进行优化,使操作程序得到规范,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消毒处理的工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检验科 生物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于我院送检的960份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展开严格监控管理,复检误差较大样本尿液84份,并记录造成尿液样本误差较大的原因。结果对误差较大的尿液标本复检后,得到84份均为检验不合格样本。并根据记录的误差较大原因得到,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有实验室因素、临床用药、标本采集过程、保存、送检和其他因素。其中由实验室因素27份,占32.14%,临床用药造成误差15份,占17.86%,标本采集过程引起误差17份,占20.24%,保存引起误差12份,占14.29%,送检过程造成误差8份,占9.52%,其他2份,占2.38%。且得到由实验室因素造成的尿液检验结果误差份数最多。结论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较多,且检验的各个流程均会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临床尿液检验的真实性,需采取有效检验流程的控制。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控制结果。方法将82例接受生化检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实行质量控制生化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失误率上,观察组9.76%,与对照组29.27%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质量控制能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血清学检验的检出效果,了解循证检验医学的优势。方法随机采集相关的梅毒标本71份,采用TRUST、TP—ELISA和PCR进行血清学鉴定。结果使用TRUST、FP-ELISA和PCR3种方法对梅毒检测的灵敏度TRUST最低,PCR最高,特异性TRUST最低,TP-ELISA和TPPA均为100%。。结论采用TP-ELISA和PCR法对于梅毒血清学检验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充分显示了其循证价值高,验证了循证检验医学的优势。

  • 标签: 循证检验医学 临床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传统拉网检测和分级检验法检测,将其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方法检测时的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氮的阳性率,误漏诊率。观察组患者中如果初次检查违反了分级检验流程,则需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比较复查结果与初次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传统拉网式检测和分级法检测的结果可见,两种方法检测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尿素氮和血肌酐检测阳性率的比较,分级检验法检测结果显著高于传统拉网式检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漏诊率分别为10.7%和2.0%,误诊率分别为7.3%和1.3%,分级法也显著优于拉网式检测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分级检验法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误漏诊率低,能在短时间内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教育是医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优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医院检验科的发展促进着检验教育的不断发展,要发挥两者的协调作用,推动我国检验学的更好发展。

  • 标签: 医学检验教育 检验科 合二为一执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生化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结果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在检验前应该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质量控制 检验前 临床检验 生化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我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血液标本50份作为实验对象,另外,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未实施精华化管理的血液标本50份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血液标本检出的失误率。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失误率对比,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血液标本的失误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血液检测质量控制过程中应用,能够使患者血液检查结果的质量得到保证,并能够降低检验失误率的发生,能够对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血液 检验 质量控制 中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8月—2016年9月50例生化检验异常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结果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初检结果与复检结果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包括20例标本处理不当,所占比重为40%,17例血液采集不当,所占比重为34%,13例严重溶血,所占比重为26%,其中标本处理不当是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要对检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各种误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异常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