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费斯汀格法则并运用在优质护理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执行力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费斯汀格法则指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对于护理工作更是如此。对于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病人的满意度如何,90%是我们可以通过事件发生后护士的反应及处理决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涉及两个特性程序性和个人特性。程序性是指提供技术质量的方法和程序。个人特性是指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采取怎样的态度、行为和语言技巧1。所以认识费斯汀格法则,培训护士提高技术技能能熟练运用各项处理流程,培养护士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态度、有效的沟通的能力。

  • 标签: 费斯汀格法则 优质护理 流程处理 心态 态度
  • 简介:摘要护理业务查房能有效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提升专科护理内涵;是一个提供护士学习、运用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平台。本文就护理业务查房的方式、内容及效果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探讨、完善。

  • 标签: 护理业务查房 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用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3案例治疗通程予以报告和分析。结果认识领悟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认识领悟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防御 认识领悟疗法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夜间护理查房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医院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省、市各大医院广泛重视。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夜间查房,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不断改革,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目前执行的一套“计划检查、填写表格、奖优罚劣”的查房形式。这对于促进护理规范化,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促进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夜间护理查房 查房形式 护理质量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2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孕妇学校讲座、座谈、网上健康论坛、家访相结合的多种教育新模式进行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抑郁的状态。结果产后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于初产妇可以明显地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形式教育 孕产妇 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卫生事业的关注和投入,社区医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和制度得到重视和完善。我国社区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社区医护人员缺乏、医疗设施落后、社区护理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是社区护理管理的现状。所以,针对社区护理管理现状进行并采取加大对医院设备的投资力度、引进人力资源、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优化社区医院工作人员配置、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等对策,从而提高社区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

  • 标签: 新医改 社区护理管理现状 现状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的对象是躯体形式障碍,这是一种身心疾病,即由心理痛苦所导致的躯体不适。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研究了躯体形式障碍是什么,并且从身心关系理论探讨了其理论根源,最后从情感压抑、丧失、不被认可的痛苦这三个心理因素上分析了躯体形式障碍形成的原因。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身心关系 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抽取中大岭南医院急诊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10例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病情程度给予催吐、导泄、洗胃、解毒等对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后,有7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自动出院、2例患者经抢救后无效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明确、迅速清除毒物、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农药中毒 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表述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躯体症状报告单、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20)对115例SD患者(研究组)进行评定,使用TAS-20量表对10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躯体忽视、呼吸系统症状和睡眠障碍依次进入TAS-20总分的回归方程;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与情感虐待依次进入TAS-20因子Ⅱ的回归方程。结论SD有明显的表述障碍。躯体化症状、抑郁情绪等为SD患者表述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表述障碍 认知应对 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1例护理效果显著,9例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有28例护理效果显著,7例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为85.37%。P值小于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结合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上积极针对骨科患者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

  • 标签: 骨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由于如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越来越被引起重视的一个教育问题。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康地成长,还能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行。本文主要讲述了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在学校中开展的必要性和其主要的几个形式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校内开展 必要性 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形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院的9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45例和观察组(多形式健康教育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4周与12周时的治疗依从性、效能感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4周与12周时的完全依从率、效能感很高率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健康教育后的评估项目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效能感的影响较大,为患者康复锻炼效果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训练形式下脑瘫(CP)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引导教育组CP儿童家长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同时期引导教育组和传统康复组CP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结果自测心理健康子量表分中,引导教育组在治疗后3个月比治疗前的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相同时期,引导教育组CP儿童家长比传统康复组的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教育有效地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能力和需求,使家长从照顾者转换为辅助者,对家长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家长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MMPI/SSRS、PSQ等多个量表对118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和60例器质性疼痛(OP)患者进行调查比较,用t检查、χ?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SCL-90症状评分、负性事件刺激量、不成熟防御方式因子均分、HAMD、HAMA总分均明显高于OP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OP(P<0.001),MMPI廓图表现为1.2.3.7型。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其是神经的一个亚型。

  • 标签: 躯体形式疼痛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以脑膜、脑实质的受累为主,同时还可能连累到脊髓以及脊膜,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近几年以来,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情况,其主要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发病情况更为显著,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而且流动较大,因此对于结合的防治以及治疗的形式先的特别的严峻。本文根据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情况、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疗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形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院的9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45例和观察组(多形式健康教育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4周与12周时的生存质量采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4周与12周时的生存质量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健康教育后的评估项目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且较多患者因改善较为缓慢而表现出对预后的信心不足,甚至出现抵触康复锻炼及其他治疗的情况,且此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较高1-2,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患者康复锻炼效果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奥司片治疗软组织挫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未合并内脏损伤及骨折的软组织挫伤患者86例,给予1.0g地奥司片口服,3次/日,直至症状、体征消失。结果86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其中22例在治疗后1周内痊愈,45例在治疗后1~2周痊愈,其余19例在治疗后2~3周痊愈。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奥司片治疗软组织挫伤安全、有效、经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奥司明 软组织挫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心理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团队心理治疗。结果实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GAS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接受团队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团队心理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肠痉挛进行硝苯吡啶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200例肠痉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开塞露灌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硝苯吡啶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的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为9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68%,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小儿肠痉挛进行硝苯吡啶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对患儿的胃肠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肠痉挛 硝苯吡啶 开塞露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与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和病程均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患儿采用利巴韦林与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治疗,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缩短病程和用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 利巴韦林 蒙脱石散 药物治疗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