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骨折后侧与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86例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术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术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踝骨折,固定效果显著,患者能尽早恢复功能锻炼,预防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踝骨折 踝关节 骨折愈合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剖宫产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膜剖宫产40例临床剖宫术式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0例行腹膜剖宫产术患者,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45±2.49min,总手术时间38.5±6.9min,术中出血量205~280ml。结论腹膜剖宫产术具有不进入腹腔,不干扰腹腔脏器的功能;不禁食,全身反应小,恢复快;子宫内感染不易累及腹腔的优点。子宫下段往往显露不充分,娩出胎儿较困难,故不宜作为剖宫产术的常用及首选术式,此术式因不进入腹腔,对有宫腔感染而又需行剖宫产术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胸术后患者护理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胸外手术术后应用品管圈护理质量。结果从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月评价不满意率降低,非常满意率增加,胸外手术术后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胸外手术术后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品管圈活动塑造了良好的医院文化;增强了医院的文化底蕴值得推广。

  • 标签: 胸外手术 品管圈 术后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普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9%、6.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3%、25.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普通钢板内固定术 青少年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疝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疝患者54例(2015年5月-2016年1月)进行研究,采取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质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腹疝患者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对其身体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腹外疝 手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肝胆管癌患者共86例,将其均分成两组,就B型超声检查(对照组,n=43)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n=43)的诊断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从确诊率方面分析,观察组的93.02%高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肝胆管癌的应用价值较高,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关节骨不连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36例胫骨关节骨不连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钢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踝关节Baied-jackso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关节骨不连患者在钢板治疗基础上联合髓内钉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 胫骨关节外骨不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固定的疗效影响。方法84例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固定,同时予以心理、饮食及指导功能锻炼护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前臂闭合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应辅以亲切耐心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介入术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0月25例住院治疗行周介入治疗后穿刺口渗血的患者,分析介入术后伤口渗血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穿刺口渗血8例,占32%;术中操作问题引发5例,占20%;术后护理不当引发10例,占40%;其他2例,占8%。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均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分析周介入治疗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同时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可使事件发生率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提高护理安全,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外周介入 穿刺口渗血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疝病人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意义。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腹疝病人80例。80例腹疝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快速康复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快速康复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护理前和护理后病人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快速康复组相较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快速康复组相较于常规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更短,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快速康复组相较于常规组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腹疝病人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及早下床活动和出院,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腹外疝病人 快速康复理念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环形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没有影响,没有畸形、软组织感染、骨髓炎的发生。对照组患者5例出现畸形、4例软组织感染,2例骨髓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胫腓骨 远端骨折 外固定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混合痔剥内扎术后对患者实施苦参汤坐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剥内扎术治疗的6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分别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苦参汤坐浴,对比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水肿、疼痛等症状的缓解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剥内扎术给予患者苦参汤坐浴,可促进患者术后相关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快恢复。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苦参汤 坐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使用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护理对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使用固定架骨搬运术并采取护理措施,共选取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欲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疗效,B组总有效率96.72%高于86.89%,差异较大,P<0.05。结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后的慢性骨髓患者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护理 慢性骨髓炎 外固定架骨搬运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端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安全性更高,降低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治疗的预后更好,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严格控制麻疹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的质量,消除试剂误差产生的检测错误。方法根据麻疹IgM抗体定量测定结果,选择标准曲线线性良好部分血清标本制备对照血清,并计算出外对照血清对于海泰公司试剂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实验测得对照血清的活性为48.3~60.6Units/ml,对于海泰公司试剂的OD参考值范围是0.631~0.675。用此外对照血清对海泰公司共4个批号的试剂盒做复核验证,发现海泰公司批号为20151108试剂盒检测结果失控,而正是此批号试剂对200份血清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和符合率明显低于其它试剂盒。还验证了此外对照血清的有效活性在4℃条件下可至少维持6个月。结论对于只有阴/阳性定性指示的ELISA检测试剂盒,制备特定OD值范围的对照质控血清很有必要。

  • 标签: ELISA 麻疹病毒 IgM 抗体 血清外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经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置入PICC导管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感染情况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分析得知,130例置入PICC导管患者感染发生率7.7%(10例),感染因素和穿刺次数、护理人员操作、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具有相关性。结论PICC导管的感染因素较多,知晓感染因素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外周静脉导管 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采取组合式固定支架治疗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资料100例,100例患者全部在手术期间接受组合式固定支架治疗,统计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10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0%;100例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几率为9.0%。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采取组合式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创伤 骨科手术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2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痔疮患者,共37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剥内扎术治疗,探究其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出血积分、疼痛积分、水肿积分和坠胀积分分别为(1.5±0.4)分、(1.1±0.3)分、(0.9±0.3)分和(1.5±0.5)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8例患者出现肛周皮赘,创缘水肿16例,术后出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结论剥内扎术治疗痔疮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外剥内扎术 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架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例采用传统国定法,观察组19例采用固定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架与传统的固定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传统固定法 肘关节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