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将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首次诊断为神经内科的患者120例,按照记录的单数与双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压疮,和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安全知识分值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入院2周后以及出院时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教育在护理安全中的作用值得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管理的效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心内科的患者一百二十例,对其一百二十病患进行分组,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将病患平均分为两组,一个管理组,一个对照组,每组各六十例病患,管理组对其相关的药品使用进行安全管理的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用药护理方式进行处理,最后对两个实验小组内病患身体内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结果管理组内的病患对其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其百分比大大高出了对照组的相关的数据,其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也比较低(P<0.05)。结论心内科的病患在进行护理以及用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取安全的管理办法,以此来提高对病患的治疗程度。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用药管理 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并针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有效提升骨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把握,构建安全管理小组,并针对于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对骨科患者的有效护理。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来看,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相关护理措施不到位,加上在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把握,加强监管,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升骨科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骨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时尽早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后胆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将1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导丝首次进入胰管即行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B组继续尝试常规胆管插管15min,15min内胆管插管成功者为B1组,15min胆管插管仍失败或导丝反复进入胰管5次时再行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者为B2组。统计各组胆管插管成功率、胆管插管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所用胆管插管时间、X线照射时间均比B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min与16.9min,5.8min与10。4min,P<0。05)。A组与B2组的胆管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B2组胰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26。9%与3.4%,P=0.02)。多变量分析提示插管时间>10min、导丝进入胰管>2次是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ERCP首次插管导丝进入胰管的患者尽早行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是安全的,有利于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胰管 预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常规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干预)两组。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隐患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避免和降低病患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肿瘤 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作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实现工具,PDA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完善PDA系统的设计、使用及管理,本文就目前护理实践中PDA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从而为其在护理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护理实践 个人数字助理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对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后(实施前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腹泻展开治疗时选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腹泻的小儿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这些小儿患者分为A、B两组,针对A组的小儿患者使用维生素B和乳酶生进行治疗,而对B组的小儿患者使用思密达和金双歧展开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结果治疗后进行统计得出,B组获得的总有效比率(93.3%)高于A组获得的(73.3%),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思密达和金双歧结合使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思密达 金双歧 小儿腹泻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鲁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9例难治性强迫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服用原治疗药物的同时加用利鲁唑,对照组继续服用原治疗药物,观察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检测空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末,Y-BOCS和HAMA评分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末,观察组AST显著高于基线、治疗1月末、治疗3月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月末,观察组AST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鲁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安全有效。

  • 标签: 利鲁唑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妇血清乳汁HBV-DNA载量及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选我院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HBV携带的孕妇108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检查两组乳汁、血清中的HBV-DNA载量、婴儿感染率。结果研究组乳汁阳性率和含量均低于血清阳性率和含量(P<0.05)。参照组的乳汁阳性率和含量均低于血清阳性率和含量(P<0.05)。两组间乳汁、血清阳性率和含量、HBV感染率对比不显著(P>0.05)。结论乳汁HBV含量低于血清,采用母乳喂养不会造成婴儿感染率升高。

  • 标签: 血清乳汁 HBV-DNA载量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着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失眠症的发生,对于失眠的治愈来说,采取中医治疗法比较常见,本文针对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比如中成药、针灸疗法、按摩法等进行研究及实验从各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中医治疗 失眠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40例则接受手术是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操作规范、消毒隔离、器械准备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肩峰前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肩峰前外侧小切口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肩峰前外侧小切口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好,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峰前外侧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三角肌胸大肌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随机抽取出50例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修补手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情况的并发症,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观察组)、32.00%(对照组)。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修补手术,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重视和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门急诊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血液透析中的管理,保障透析患者安全;方法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中监测、透析结束监测四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治疗质量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要求规范性操作,严格监控,确保患者透析质量。结果血液透析的监测在血液净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患者安全,及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运用到给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中心就诊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8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予以西酞普兰、丙戊酸钠协同小剂量利培酮开展治疗,对照组41例予以丙戊酸钠协同西酞普兰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蒙哥马利抑郁评分状况、安全性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运用到给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 标签: 双相抑郁发作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参照2006年国际病人安全管理目标(InternationalPatientSaltyGoals)1,我院ICU完善和改进了一系列有关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现将过程汇报如下。最终结论JCI评审标准突出强调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2。通过对《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ICU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防范措施 ICU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94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4小时接受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回访 手术室护理 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