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安全管理及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血液透析的安全管理及讨论

陈爽王林林

(北戴河疗养院-肾病中心血透室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目的:进行血液透析中的管理,保障透析患者安全;方法: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中监测、透析结束监测四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治疗质量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要求规范性操作,严格监控,确保患者透析质量。结果:血液透析的监测在血液净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患者安全,及透析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328-02

血液透析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是延续他们生命的根本,因此安全透析至关重要,做好透析的监测更是重要环节。透析过程包括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中监测、透析结束监测四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治疗质量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要求规范性操作,严格监控,确保患者透析质量。

一般资料:我科现有透析病人165人,大部分为3次/每周,其中男97人,女68人。我们对165名透析患者进行了透析监测,现报道如下。

1.透析前管理

1.1设备监测

1.1.1水处理机监测水处理机是保证患者透析顺利的首道关卡,水压正常透析机才能正常运转,护士要明白水处理机的操作和故障维护,开机后观察水机是否正常,水压是否达到要求,如有问题及时检查,必要时通知工程师,不要盲目的开机透析。

1.1.2透析机监测开机后观察透析机运转情况,透析液是否处于相对无菌状态,桶盖是否盖严紧,透析液电导度、温度是否正常,其它压力自检、平衡测试是否通过,是否可以进行管路预冲。

1.2预冲管路的监测

护士的规范预冲是排除透析器的误差率以达到治疗成效的关键。预冲过程血流泵速<100ml/min,防止因血流泵速较高产生微小气泡,从而降低透析器的清除能力,还增加了凝血危险。管路连接要按操作规程,护士应进行无菌操作,保护好各接头不要受到污染,按顺序连接后,先冲膜内(血液侧)再冲膜外(透析液侧),待血液侧充分排气后方可连接透析液侧旁路,防止透析液倒灌至空心纤维形成微小气泡。为了使透析膜充分湿润以保证透析质量,建议血液侧排气干净后将预冲液在空心纤维内浸泡10~15分钟。

1.3对病人的监测

血液透析开始前,护士应根据透析记录单核实患者的姓名、透析器型号、透析机型号及编号;遵照医嘱定透析液(电导、温度、流量)、治疗模式、透析时间、超滤量、血流量、抗凝药及剂量及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化验单等;核实患者的体重(透析前体重、干体重、透后体重),并核实患者体重增长和医嘱所定脱水是否相符;测量生命体征(血压、脉搏、体温等)。

2.体外循环建立的管理

2.1内瘘的监测

进行内瘘穿刺前要触摸内瘘搏动情况,如果内瘘搏动弱,要用听诊器进行听诊,并让医生进行查看,根据医嘱给病人穿刺上机,不要盲目的进行穿刺,以免发生纠纷。

2.2中心静脉置管的监测

按操作流程进行换药,严格无菌操作。换药时查看中心静脉置管处情况,是否有红肿,有渗血,缝合处是否开线,导管是否有脱出的危险,导管是否通畅,抽出的血液是否有血栓。

2.3建立体外循环后再次查看管路连接情况,进一步核查医嘱,逐渐增加血流量,达到所需流量。

3.血液透析中的管理

3.1护士的自我监测

3.1.1上机完毕后,上机后护士是否再次查对医嘱,检查脱水量设定是否正确,各透析参数,脱水速度及血流量。检查肝素,静脉压夹子是否已打开,血液透析管路有无打折,连接是否紧密,并将各参数记录于透析记录单上。

3.1.2透析过程中护士是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每小时或随时测量血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患者的表情并询问其自我感受,告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如有不适尽早告知,从而及早发现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1.3护士是否做到了恪尽职守,不擅自脱离岗位,不接打手机,心中是否对管辖的病人了如指掌。在透析过程中要求护士对每名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观察病情。

3.2对透析机的监测

3.2.1密切观察机器运转情况,监视各种报警装置,及时排除故障,确保透析顺利进行。每小时观察并记录透析液温度、电导、跨膜压、静脉压、血流量等数值,肝素泵的运转是否正常,肝素进量是否正确,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2.2严密监测透析中所输的液体,防止输空,空气进入管路内。

3.3对病人的监测

观察内瘘穿刺部位或中心静脉置管处有无肿胀、渗血。透析管路内血液的颜色及静脉压和跨膜压的数值,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妥善固定透析管路及动静脉穿刺针,避免针头滑脱,引起出血或皮下血肿。

4.透析结束后的管理

4.1下机时应提高警惕,由于护士忙于下机,易忽视病情观察,如糖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脱水量多的患者、老年人易在下机前发生病情变化,对这些人在下机前十分钟左右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并询问其感受,做到心中有数。

4.2观察拔针后动静脉内瘘的搏动情况,包括压脉带松紧度是否合适(松紧度要求既不出血又能触到动脉搏动),并告知患者内瘘的自护方法。

4.3下机完毕后为防止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嘱患者在床上多躺一会儿,起床速度不宜太快。对回血前有低血压,心律快的患者,回血后,应复测血压,待正常后方可起床。

4.4复核下机后体重是否与所定的脱水量相符,如不符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观察患者眼睑,颜面,肢体水肿情况有无改善,交待患者透析间期饮食起居及注意事项。

5.意义

进行透析中的安全管理,抓住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中监测、透析结束监测四个环节后,患者透析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少,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护理,提高了透析患者的安全系数,透析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