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下面的问题是根据国外专家的心理测试拟就的,作完这套试题后,你就能大致明白自己的性情以及你受欢迎的程度,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是'或'否'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匆忙的路上,别人向你打招呼:'你好啊!',你会停下脚步,认真回答他们。

  • 标签: 受欢迎程度 测测受欢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急救护理流程在院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比我院院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前后院急救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流程改造后,院急救效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院急救中优化院急救护理流程有利于缩短出诊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流程 急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出诊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及相关文献分析脾胃病与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 标签: 脾胃病 情志 心理疏导疗法
  • 简介:认为志这种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乃是中医学理论的独特见解;采取以情胜、以情制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项创举。志可致病亦能治病的心身统一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宝库的精华之一。其理易明,其法难施,然而古代许多医家巧妙地以言语为主要手段成功地治疗了为数甚多的志疾病。

  • 标签: 中医理论 言语疗法 情志疾病 怒胜思 思胜恐 恐胜喜
  • 简介:摘要由于受志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依据作者多年临床心得并采摘名医大师之铭训,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志致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心病心治;(2)重塑心境;(3)移情转志;(4)加强沟通;(5)五志相胜;(6)认知行为疗法。其目的是消除病因、纠偏防变、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情志因素 疾病 心理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蒙、汉中师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民族个性心理的研究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纯自然屯出生和生活的中师一年级蒙、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DXC-ⅡB型心理测评仪和电脑MicrosoftExcel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4个因素(含8个次级因素)中,蒙、汉族中师生之间比较有8个因素存在显着性差异,蒙、汉族中师生男女之间比较,女生差异明显.结论蒙族中师生较汉族中师生比较具有外向、热情、乐群、聪明、敏捷等个性特征;蒙族中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汉族中师生低,且明显地表现在女生上。

  • 标签: 汉族 测查 蒙族 结果分析 16PF 中师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院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实施院急救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院急救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加强院急救护理管理干预),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实施院急救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院急救措施)。观察对比两组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以及救治成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出车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院急救护理管理在院救护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管理 院前救护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短期临床培训对提高临床护生共能力的效果。临床护理实习生处于学生与职业护士之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共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顺利的完成临床实习,我院针对这个群体进行了共情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方法到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288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儿科1、妇产科1)使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进行规范带教,实验组(儿科2、妇产科2)采取新型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在培训前后的量表结果,应用组间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共能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生 共情能力 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院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通过我院接到呼叫电话后出车以及由“120”转发出车命令单出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护理,实验组给予院急救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费用、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的患者,运用院急救护理路径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护理在临床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12例患者实施共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模式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团队协作、本职工作、职业生涯、执业环境、执业展望等护士工作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4%与87.62,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室实施共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急诊 护士工作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老年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老年病科2014年一季度收治的223例患者,进行情感关怀、认知矫正、放松训练等志护理,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志护理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总分、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得分明显下降,志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志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病科患者的焦虑症状。

  • 标签: 老年 情志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职男护生共能力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高职二年级护生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护生100例,女护生100例,对200例高职二年级护生进行共能力调查,分析调查情况。结果男护生共能力整体低于女护生。结论高职男护生的共能力能后天训练提高,制定有效方法,提高共能力,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高职男护生 共情能力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院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外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都经由医护工作者院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手术。结果有1例患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死亡人数共2例,其余的66例患者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院急救有效率高达97.05%。结论给予腹部外伤患者积极、恰当的院急救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部外伤 院前 急救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急性脑卒中院急救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临床实践,拟从“急性脑卒中流行现状”“急性脑卒中院急救”、“急性脑卒中院前转运”三个方面对“急性脑卒中院急救新进展”作一综述报道,旨在为其院急救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及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中风 院前急救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方法抽取200例妊娠37-42周准备顺产的初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进行基本知识的宣教,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结果给予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中,81例顺利经阴道分娩,未进行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只有56例顺利经阴道分娩。结论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大大增强了产妇顺产分娩的信心,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

  • 标签: 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共护理对改善骨折患者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共护理,干预时间为1周。结果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均具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共护理能有效改善骨折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 标签: 共情护理 骨折 抑郁情绪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共这项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且尝试将共的态度融入了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中进行了探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