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常见阴道炎患者的季节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笔者门诊期间17274人次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本地区最常见的阴道炎,其发病可能与本地区气温、湿度的季节特点有关。

  • 标签: 阴道炎 季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过敏鼻炎(季节)患者对其呼吸道NO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NO浓度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观察组取得90%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73.3%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484)。两组患者治疗前鼻呼出NO浓度均大于正常值,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O浓度较之对照组更趋近与正常值,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采取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季节过敏鼻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的上呼吸道NO浓度水平,其短期疗效十分可观,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但同时,鼻用皮质类固醇对于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甚微,应结合其他药物治疗。

  • 标签: 鼻用皮质类固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呼吸道氧化钠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运用鼻用皮质类固醇对过敏鼻炎(季节)患者呼吸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中我院收治的过敏鼻炎(季节)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鼻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对对照组也使用皮质类固醇,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以及鼻腔中呼出气的一氧化氮浓度进行对比。结果进行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中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鼻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腔呼出的一氧化氮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腔呼出NO浓度变化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过敏鼻炎患者使用鼻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鼻腔呼出的NO浓度,但对口腔呼出的NO浓度改善水平不明显。

  • 标签: 鼻用皮质类固醇 季节性 过敏性鼻炎 NO浓度
  • 简介:从刚会走路起就在这所大学里东游西逛.使我的知名度比校长还高,连各个宿舍楼里打扫卫生的阿公阿婆都知道我的小名叫湾仔,大名叫陈港湾。第一次在校医院附近见到林小暖,看她若无其事地举着吊瓶.一脸的安静与从容,淡淡的微笑里有让人着迷的恬淡和温柔,我愣了片刻,然后便拼命地朝医院跑。且很快地从大夫那里得知:她叫林小暖,20岁,来自大连,现为外语系大一学生。

  • 标签: 爱情 生活 家庭 婚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分离培养技术 药物感试验技术
  • 简介:摘要窦道顾名思义,仅在皮肤表面形成缺口,排除炎物质,长期不愈合的内在盲管。窦道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原因,总的来说有感染、外伤、手术三大类。其中又以感染所致的窦道最为常见,特别是结核感染所形成的窦道,经久难愈,长期渗出。窦道外观虽小,但由于其病程缠绵、愈合困难的特点,给个人及家庭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结核病又称痨病,从发明抗结核药物以前一直属于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见其顽固复杂的疾病特性,同时也说明结核窦道问题的困难程度。进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方法陈出不穷,特在此就近年来结核窦道治疗技术的进展汇总报告。

  • 标签: 结核 窦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PO技术治疗多节段闭合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IPO技术,治疗多节段闭合胫骨近端骨折31例,并取得良好疗效。结果术后31例获得随访,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19例、良10例、中2例,差0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本组病例总体满意率93.5%。结论MIPO技术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尽量减少骨折端不必要的暴露,从而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提高了骨愈合能力。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多节段闭合性胫骨近端骨折 MIPO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方法将60例高度怀疑颅脑病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kV、200~300mA)和低剂量(120kV、90-150m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不仅可以明确胸部病变的诊断,而且能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

  • 标签: 儿童 低剂量 头颅 CT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治疗胆胰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胰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根据治疗方法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小于对照组(21.57%),其护理满意度(96.30%)则大于对照组(82.35%),且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胰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根据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 胆胰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抢救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凶险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的抢救及护理配合。结果5例凶险前置胎盘患者术前均用介入方法在腹主动脉置入球囊,术中阻断腹主动脉,其中有2例出血量超过1000ml,立即启动产科大出血应急预案,按摩子宫,维持输入缩宫素,15分钟后再次宫体注射欣母沛250ug,宫缩逐渐好转。5例手术均未发生出血性休克,平均出血量870ml,新生儿Apgar评分7~10分,其中评分7分的新生儿经抢救转危为安,母婴平安。结论凶险前置胎盘术中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人员紧密合作,积极控制产后出血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抢救配合 凶险性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创伤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填充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非创伤充填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配合率为6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17.46%,对照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3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非创伤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且术中患儿疼痛感相对较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小儿龋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一般会伴随有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肢体痉挛偏瘫,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针对肢体痉挛进行有效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在患者脑卒中后康复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10数年来国内外关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偏瘫康复治疗的文献,并对其中适合于社区的治疗技术及其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社区治疗。

  • 标签: 社区适宜技术 脑卒中 肢体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年龄相关黄斑变性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到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为眼科界关注的热点。眼底自发荧光以一种新的、无创的眼底检查技术为诊断带来新的突破。

  • 标签: 眼底自发荧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用于评估3岁无龋儿童患病风险的准确和有效。方法选取幼儿园3岁的学龄前儿童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检查,观察组则实施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龋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儿童的龋病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来评估3岁无龋儿童患病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和有效

  • 标签: 龋病 常规健康检查 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 龋病检出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的静脉穿刺技术在第三方调查回访满意度,示以重要。在核医学科的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静脉穿刺的运用,穿刺技术的提高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放射线对技师人员身体的伤害。方法对既往静脉穿刺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对技术操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总结分析了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以及核医学检查的日常隔离和屏蔽方法,并且总结了工作中其他比较常见的问题。结论高质量的穿刺技术,会使核医学技师做以更好的显像环节和处理,保证对患者评估分析结果的质量,提高医生临床诊断的准确,确保患者最大程度受益的。优质的穿刺技术让核医学技师提高了对患者的检查效率,有效减少了患者诊治等候的时间。组织多开展加强相关学习。提高患者对技师穿刺技术的满意度。

  • 标签: 核医学 穿刺技术 放射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创伤技术应用于儿童乳牙龋病修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均接受非创伤技术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治疗,随访1年后记录两组乳牙龋病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修复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研究组修复无效率(6.0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对乳牙龋病患儿给予非创伤技术修复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乳牙龋病 非创伤性技术 临床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的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Masquelet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感染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25例胫骨大段感染骨缺损病例。14例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骨搬运组),11例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膜诱导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次数、感染控制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患肢功能AAO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34个月,平均24.2个月。与骨搬运组比较,膜诱导组术中感染控制率高,并发症及手术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AA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lizarov牵引术相比,Masquelet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感染控制率高,并发症和手术次数少。

  • 标签: Masquelet技术 Ilizarov技术 感染骨缺损 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