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团队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期间我处收取的120例急诊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和应用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应用组给予团队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组满意度高达96.67%远远高于对照组83.33%;而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护理工作运用团队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对改善护患关系和促进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急诊室 管理模式 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中护理团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4月13日至2016年4月1日禄丰县人民医院27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同样,观察组取2016年5月11日至2017年5月9日28例禄丰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予以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团队管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操作、护理态度、健康宣教、护理风险评分。结果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基础操作、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及护理风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4.03±0.19)分、(23.88±0.30)分、(23.07±1.18)分、(24.16±0.23)分,P值小于0.05。结论在手术室管理中,护理团队管理的应用临床价值较高,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并有利于医疗技术提高及医院良性发展。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护理团队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团队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内科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3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设立健康教育质控组,采用医护团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对比研究,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等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团队健康教育方式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促进了医护的和谐合作,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信任,减少医患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团队 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保健团队建设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儿童保健团队,为社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保健指导,并对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前后的管理覆盖效果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在管理覆盖率及家长满意度上,实施儿童保健团队服务后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100.00%>77.37%、96.20%>80.6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社区儿童提供保健团队服务,可极大提升保健管理覆盖率以及家长满意度,使社区健康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 标签: 儿童保健 社区健康服务 团队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队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团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SQLS量表、SE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QLS量表评分、SES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QLS量表评分为(21.87±2.07)分,SES量表评分为(29.36±3.5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团队治疗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团队治疗 老年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200老年居民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社区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对社区老年居民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本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在护理三个月后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老年居民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老年居民;观察组老年居民SAS、SDS评分较对照组老年居民评分降低,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能够极大的满足老年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并改善老年居民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 社区 老年居民
  • 简介:摘要随着广大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如何高效率、便捷地开展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建和谐的健康共同体已成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在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工作中全程、全方位巧妙地将信息化与人性化相结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团队 家庭医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实行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均有50例患者的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实行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病案管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30%,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11例,满意度为78%;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4%,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学院7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实验组,37名)与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36名)的教学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知识得分平均分为(87.96±4.68)分,技能得分平均分为(88.2±5.4)分;对照组学生的知识得分平均分为(77.52±4.71)分,技能得分平均分为(78.2±5.3)分,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采用医护合作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增强护生的协作沟通能力,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合作情境 模拟教学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出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弹力袜使用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12月的出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6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在出院后使用弹力袜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弹力袜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出院回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出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弹力袜使用率。

  • 标签: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曲张 弹力袜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