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华林抗患者治疗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34例华林抗患者。常规组开展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药师干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评分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98.51%比常规组的82.09%要高,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华林抗患者实施药师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认知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与效果。

  • 标签: 华法林抗凝患者 药师干预 治疗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伤口的处理及换药。方法对50例外科伤口的处理及换药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换药时伤口粘连少,疼痛减轻,愈合加快。结论正确的换药方法是保证伤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操作中要求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换药应在专门的换药室进行,住院患者视病情需要也可以在病房换药。

  • 标签: 外科 不同伤口 伤口处理 换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华林与新型口服抗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方法对6例服用华林致消化道出血(华林组)和5例服用新型抗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致消化道出血(新型抗药物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消化道出血在服用药物之后的发生时间、出血特点、住院时间,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两类抗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结果两组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严重程度、住院时间以及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口服抗药物组引起消化道出血发生在服用药物100天之类的比率为77.8%,而华林组比率为41.6%。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同时服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吡啶等会加重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P<0.05)。结论华林与新型口服抗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以及住院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服用药物100天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新型口服抗药物组明显高于华林组。并且同时服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会加大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血HIV检测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期间选取100例疑似血HIV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化学发光检测,随后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结果化学发光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5.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5.00%;酶联免疫吸附敏感性为77.50%、特异性为60.00%、漏诊率为22.50%、误诊率为40.00%,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测血HIV时,需首先化学发光,从而提高诊断价值性。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HIV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林单纯抗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华林单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气血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19/2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及HR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林单纯抗能有效的改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单纯抗凝 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 气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直线筛选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44种中药,应用局部直线筛选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并同HPLC(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对比。结果局部直线筛选可有效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效果与HPLC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局部直线筛选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经济和有效,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直线筛选法 中药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与ELISA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方法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血清样本进行血清癌胚抗原测定,对两种方法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分别用化学发光和ELISA的血清癌胚抗原测定阳性率分别为53.0%和55.0%,两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和ELISA对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较为准确,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诊断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ELISA法 测定 血清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疑似乙肝患者110例,分别使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将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化学发光的HBcAb、HBsAg两项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血清表面抗原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P<0.05)。结论化学发光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出率和灵敏度均较酶联免疫更高,可加大其在临床中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林在预防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常规抗强度华林1组、低抗强度华林2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华林1次,华林1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为2.2~3.0,2组INR为1.5~2.1,对照组每日给予阿司匹林100mg。各组均随访2年。观察各组全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林1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及2组及对照组(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抗强度的华林能有效减少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性卒中事件发生,且相对安全。

  • 标签: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脑栓塞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在其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的方式提高华林抗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根据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的该类患者中任选70例,对照组的患者35例,以常规出院方式指导,另35例则辅以延续护理,为观察组。针对治疗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中华林抗治疗依从性的评分明显低于华林抗治疗依从性评分(P<0.05),对照组中患者定期复诊的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中患者定期复诊的评分(P<0.05)。结论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通过延续护理的护理方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持续性房颤 华法林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院内20例体检健康参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接受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对比两组参与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结果经比较分析,实验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不仅可以优化各项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同样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年42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参考,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7%、89.1%、91.8%、91.6%及91.7%,90.5%、89.4%、85.0%、93.4%及89.8%及35.1%、99.7%、92.9%、94.1%及94.1%;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7.7%、90.3%、91.1%、75.9%及83.2%,94.7%、87.4%、83.3%、96.1%及90.3%,尿干化学分析无法检测管型。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各有其优缺点,可起筛选作用。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标本结果不相符,或者互相矛盾时,应复查显微镜检查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法 渣分析仪法 显微镜检查法 白细胞 红细胞 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物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物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针对胃肠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胃肠息肉患者,入选的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手术时间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间的优质护理,针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更低为3.3%,对照组则为13.3%。如表情所示。其次,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上,观察组的总满意得分为(94.9±2.6)分,对照组则为(83.4±1.9)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对于实施高频电切除术的胃肠息肉患者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内窥镜 高频电凝切除术 胃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20例,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CYP2C9*3(A1075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从而辅助临床指导患者个体化华林的使用;检测CYP2C19*2(G681A)和CYP2C19*3(G636A)基因多态性,通过对患者基因分型检测,判定患者的华林代谢速率类型,从而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的有效性。结果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华林血药浓度具有影响;PM、M与EM标准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华林代谢存在一定影响,为提高患者个体用药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CYP2C9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胶体金试纸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HCG的结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孕妇按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对照组采用胶体金试纸。对比两种方法测定HCG的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率94.00%,阴性率6.00%;对照组阳性率69.00%,阴性率31.00%,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较胶体金试纸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胶体金试纸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检验尿常规的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5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验尿常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工检验尿常规,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红细胞检测阳性率稍高于显微镜检测,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干化学分析尿蛋白、白细胞检测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检测,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不论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还是显微镜手工进行检验在结果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性,都可以使用,它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存在,在临床上使用时应该结合应用,发挥各自的价值。

  • 标签: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 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道息肉电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息肉电术患者进行研究,将60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明显要比对照组83.3%护理满意度高出许多,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息肉电(灼)术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通过给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干预值得在消化道息肉电(灼)术患者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消化道 护理干预 电凝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枸椽酸体外抗滤器凝血原因及护理对策予以探讨。方法选取23例次不同病因而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因滤器发生不同程度凝血而导致治疗时间<12小时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得出滤器凝血发生原因与患者本身因素、抗不足、血流不足、血管通路因素、预充不当、治疗上机后管路滤器生理盐水冲洗不当等因素有关。结论掌握正确的预冲方法、CBP治疗过程中给予定时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滤器、保证有效地血容量、根据患者情况设定治疗参数及其他干预措施等可显著降低血液CBP治疗枸橼酸体外抗患者滤器凝血的发生率。

  • 标签: CBP 枸橼酸体外抗凝 滤器凝血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