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反流食管炎患者联合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实验组(联合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食管炎患者联合采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关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科作为医疗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健康体检等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诊断不同的实验室指标设定合理的危急值并给出报告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设置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重要,在具体展开论述的过程中首先从临床检验科危急值的定义及其设置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重要,其次分析了临床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设置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设置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了小结。

  • 标签: 检验科 危急值 报告制度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6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81例和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81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为32例,显效为27例,有效为13例,无效为9例,无不良反应发生,总有效率72.8%;对照组痊愈为8例,显效为26例,有效为29例,无效为18例,不良反应11例,总有效率42.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比单独使用西医治的效果明显,后遗症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白癜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皮肤缝合法在面部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面部清创缝合术的83例患者分析,分组为A组(38例;应用间断外翻缝合法)、B组(45例;应用皮下间断缝合法),对缝合效果分析。结果A组、B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84.21%、97.78%,组间统计学差异大(χ2=4.911,P<0.05),A组、B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2±1.6)分、(8.5±0.7)分,统计学数据有差异(t=4.925,P=0.000<0.05)。结论皮下间断缝合法用于面部清创缝合术中,对患者美观影响小,且伤口愈合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面部清创缝合术 不同皮肤缝合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六手配合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117例病患,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39例。对照组1采用四手配合治疗,配有一名医生和护士并进行简单的心理治疗;对照组2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配有一名护士配合两名医生治疗,不进行心理治疗;实验组采用一名护士和医生保持长期座为操作,外加一名护士进行全程跟踪协同操作完成对病患的治疗,并增加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结果从实验数据来看,三组患儿改为六手操作较四手操作和常规操作的对照组1、2来看数据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1、2之数据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家属对六手配合法治疗满意度最高达92.38%,对照组1、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门诊儿童牙病治疗中可采用六手配合法辅以四手操作和常规操作,此种方法病患满意度高,病患舒适度增强,对治愈率提高有一定作用。

  • 标签: 儿童牙病 六手配合法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糖铝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80.0%,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糖铝 莫替丁 急性胃炎 联合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n=33)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3.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8±0.8)分(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法 带状疱疹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在横切口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168例横切口剖宫产产妇作对照实验,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85例)产妇采用传统缝合方式,观察组(n=83例)产妇采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对比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应用于横切口剖宫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缝合时间与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横切口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缝合效果显著。

  • 标签: 横切口 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非处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对非处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后(实施前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非处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开始实施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实施前一年为对照组,以实施后一年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对比护理人员对上报不良护理事件的态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上报不良护理事件的认知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落实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近年来本院儿科门诊的护理风险因素,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管理经验,提出儿科护理风险规避的方法措施,并设观察组;未设回访登记的为对照组。结果工作繁重、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水平不高、护患沟通不当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儿科护理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严格查对制度、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法全面提高本院儿科的护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结论造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应该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相关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输液渗漏 回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医院南区医院021400)摘要目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审查门诊处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挥药剂师的积极作用。结果审查门诊处方24082张,纠正并处理问题312例。结论开展处方点评,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处方合格率,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35-01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科的职能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检验信息。临床检验“危急值”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1]。因此,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制度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手术标本即在为病人实施手术时从患者身上或体内取出的组织样本,手术标本的送检与鉴定是疾病诊断、确诊第一标准,也是疾病治疗及其预后方法选择的重要参考,其送检流程与管理制度的优化也是护理学中永恒的话题。本文从我院手术室标本管理的缺陷入手,简要探讨手术标本送检及管理制度的改进方向,为各大医院护理科重制规范提供范本。

  • 标签: 手术标本 病理诊断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早在2006年,我国便对事业单位的相关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种环境下,医院要怎样通过有效的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来更好的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成为了其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医院薪酬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以此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医院薪酬制度 现状 改革路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在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1)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例数呈上升趋势;(2)产科、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的不良事件报告例数明显比其他的科室高,其中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报告相对较高。结论医院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发现医院医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发布预警信息,从根源上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制度坚持了非处罚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主动发现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质量管理。

  • 标签: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级护理制度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80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0例,对照组未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实施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观察组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实施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结果采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护士抢救产后出血的工作量减少、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明显降低了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进一步减少了产后抢救出血所付出的工作量,提高孕妇及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分级护理制度 预防 剖宫产术后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专门针对优质护理所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情况方法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护理人员人数的情况下,按质按量完成护理完成优质护理工作,我院于2016年3月开始在7个科室进行实施,分为常量指标占30%以及变量指标占70%结果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劳动纪律、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这五项评分中,所有指标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不论是医师满意度还是患者满意度,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结论科学、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因此增加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绩效考核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