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级诊疗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分级诊疗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分级诊疗 模式 综述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社区护理往往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本文通过对当前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下的社区护理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体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社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大社区护理宣传力度,开展中医社区护理服务;提高护士待遇,完善激励机制等。旨在为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护理的发展提高可借鉴的意见。

  • 标签: 分级诊疗 社区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分级诊疗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分级诊疗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分级诊疗 模式 综述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男性发病高峰为51~60岁,女性61~70岁。AMI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当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诊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前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诊断结果、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9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中,内科疾病所占比例最高63.33%,其他还包括外科疾病(31.11%)、妇科疾病(5.56%)(P<0.05);根据9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诊断情况将其分为误诊组、确诊组,经对比可知,确诊组治疗总有效率(92.21%)显著高于误诊组(61.54%)(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疾病相关特征,接诊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病情并给予积极治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预后。

  • 标签: 急诊内科 急性腹痛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日间诊疗模式并检验其效果。方法选择有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应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采取日间诊疗模式或住院诊疗模式。分析两种模式下所耗费的医疗费用、碎石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差别。结果日间诊疗组所耗费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住院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诊疗模式耗费的医疗费用较少,节约了医疗卫生资源,且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日间诊疗模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老慢支患者的诊疗从而进一步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基层医院收治老慢支患者进行诊察与治疗,使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以及致病的原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对这些老年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方案效果极佳,可以快速的缓解老年患者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促进痰的排除,有利于呼吸道的畅通。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地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形,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呼吸道疾病。

  • 标签: 基层医院 老慢支患者 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当今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分析肿瘤疾病诊疗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倡导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遵循医学伦理原则,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 标签: 肿瘤 诊疗 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DL评估在康复科分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分级组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康复护理,分级组患者根据ADL评估结果实施分级护理。结果护理后,分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更好,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较常规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ADL量表应用到康复科患者的护理中,以ADL评分为标准,实施分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 标签: ADL评估 康复科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中基层医院的临床诊疗分析。方法以本社区2015年12月24日至2017年1月19日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法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另取同期50例血糖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观察组A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B及对照组实施综合治疗干预。观察三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B产后出血(10.00%)、胎膜早破(2.50%)低于观察组A;观察组B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概率分别为2.50%、7.50%,相比观察组A指标更低,P值小于0.05,两组其他数据不具对比价值,P值大于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饮食、运动等综合治疗干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不良妊娠、新生儿危险事件发生。

  • 标签: 临床诊疗 基层医院 妊娠合并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发生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妇产科在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盘的病例资料。结果科室医务人员给予期待疗法、适时终止妊娠处理,62例孕产妇,剖宫产44例,阴道分娩18例,发生产后出血16例,早产12例,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成活率96.77%,新生儿死亡率3.22%。结论前置胎盘在妊娠晚期易发生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多孕多产因素是导致发生前置胎盘的主要原因,所以产科工作者应加强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前置胎盘,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采取积极保守疗法,适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前置胎盘 发生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40例应用胃肠镜开展诊断与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是应用常规胃肠镜开展诊断与治疗,观察组患者是应用无痛胃肠镜开展诊断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开展诊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计心率存在比较大的波动;观察组诊疗操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诊疗操作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咽喉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消化内科患者开展胃肠镜开展检查与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无痛胃肠镜开展检查与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其诊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诊疗术 应用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以山西省阳泉市老年颐养中心卫生所中的30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老人病例进行分组并且进行对照,按照每150人一组,根据实验需要,对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实验组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最终对两组患者的跌倒次数以及护理后续的老人满意程度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结果经过详细统计,实验组被测老人的跌倒率明显比参考组的数据少,老人的满意值也非常高;实验组人员出院后对于专业防护护理的知识也了解相对较多。结论经由山西省阳泉市老年颐养中心卫生所研究人员对老年内科跌倒人员进行实时实验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实验,已经降低了老人意外跌倒率的次数,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加强了患者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 标签: 跌倒风险 分级护理 老年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原因及诊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对医院内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道溃疡,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该组病例,经过规范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4.54%,死亡率1.35%;结论对疑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查找原因,而内镜检查是明确病因的最重要,也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只有尽快明确诊断,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是抢救的关键,可提高临床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发生原因 诊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参照组实施正常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循证护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18%)显著高于参照组(81.81%),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间新诊断的8例肺MALT淋巴瘤病例。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9.5岁,ⅠE-ⅡE期6例,ⅢE-ⅣE期2例。观察者1例,放疗1例,单纯化疗3例,单纯手术1例,手术+化疗2例。中位随访时间30月,1例单纯手术者疾病进展,其余患者疾病稳定,8例患者均存活。结论肺MALT淋巴瘤通常呈惰性临床进程,但有转化及终身复发风险,应长期随访。

  • 标签: 肺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 MALT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26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不同分级IgA肾病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分级组,各164例。常规组行跌到风险传统护理,分级组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以及有关跌倒知识认知评分和态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分级组跌倒发生率2例(1.22%)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9.76%),分级组的知识评分、态度评分以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行跌倒分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对于防跌倒知识和态度的评分,同时,还能够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与临床诊疗能力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在我社区工作的全科医师5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对社区全科医生的调查。结果全科医师的医学专业理论分数为(4.89±0.38)分;医学教育分数为(4.23±0.75)分,医学专业理论和医学教育,均对全科医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全科医生的年龄和性别,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影响不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全科医师,对继续教育项目的重视程度越高。临床从业年限和专业技术越高的医师,其继续教育项目得分越高。结论全科医师对继续医学界教育关注度和重视度的高低,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

  • 标签: 全科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诊疗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神经科老年卧床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5月-2016年11月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方法,治疗10天进行疗效、肺功能、排痰等情况方面的评估。结果两组疗效结果相比,实验组在显效、总有效率、FEV1%、FEV1/FVC、痰量、SPO2、呼吸频率、肺部痰鸣音消失天数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有效、FVC、FEV1等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神经科老年卧床患者肺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 脑梗死 脑出血 老年 卧床 肺功能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