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制药企业洁净区空间灭菌的几种常用方法中,臭氧灭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对臭氧发生器灭菌效果的几大决定因素的分析探讨,结合实际应用开发合适的臭氧灭菌程序,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臭氧灭菌的效力,提高制药工艺特别是无菌制剂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无菌保障水平。

  • 标签: 臭氧 空间灭菌 制药 洁净区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PK/PD(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在临床用药中的价值,为临床优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Ⅰ、Ⅱ类择期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术后抗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1组、对照1组和实验2组、对照2组,术后给予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实验2组、对照2组接受克林霉素类药物治疗,通过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检测实验2组、对照2组患者术后切口的细菌阳性状况,比较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感状况。结果对照1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12.5%)显著高于实验1组患者,而其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1组(P<0.05);对照2组患者细菌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实验组2组患者(P<0.05)。结论以PK/PD相关参数为依据,可以显著优化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案,进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药效学 药动学 抗菌药物 临床价值 优化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考察了健胃消食片浸膏提取过程中提取液的pH及陈皮的浸泡时间对浸膏中橙皮苷含量的影响,优选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5,4倍水量,提取前陈皮浸泡1h,提取用水中加入0.56%的枸橼酸调节pH,分别提取2次,每次2小时,得到的浸膏采用HPLC检测其橙皮苷含量。结果浸膏中橙皮苷含量由未优化前的0.18%上升到0.539%,方法简单易操作,仅需使用传统的提取设备,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标签: 橙皮苷 含量 浸泡法 枸橼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精肝硬化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了解其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方法采用贝克曼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50例酒精肝硬化病人和5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酒精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血小板参数对救济肝硬化损伤程度,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薏米多糖在实际提取的过程中,主要与提取的环境因素有关,而环境因素则包含薏米多糖提取的温度、提取的时间以及PH值等因素有关,本文我们主要来分析和探究薏米多糖提取工艺中,通过控制提取的温度以及时间、PH值来达到薏米多糖工艺的改进和优化。下面我们以具体的实验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 标签: 薏米多糖 提取工艺 改进和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间血常规参数是否具有可比,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6份新鲜血标本,分别在医院本部(即参考系统)和板仓分院(即试验系统)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较两系统间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的差异及相关,以行业标准(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的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结果两检测系统间WBC、RBC、HCT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项参数在两检测系统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r>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各参数具有较好的可比,仅HCT在15%时,两系统的系统误差超过临床可接受标准。结论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血常规结果具有可比和互认,但仍应加强检测系统间各项目,尤其是较低水平的HCT的比对及临床可接受评价。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 相关性 互认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OGG1基因型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在胃癌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176例。遴选5项临床病理参数(TNM分期、临床病理类型、肿瘤局部炎症反应、胃癌瘤体的大小及肿瘤级别),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胃癌患者hOGGl基因Ser326Cys多态的基因型,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测并收集临床病理参数,应用卡方检验对Ser326Cys基因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hOGGl基因Ser326Cys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GGl基因Ser326Cys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

  • 标签: hOGG1基因 胃癌 临床病理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今中药汤剂煎煮的工艺状况,为建立科学的、具可操作的中药汤剂煎煮工艺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笔者的试验,对影响中药有效成分溶出量和稳定性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寻找最佳煎煮工艺。结果与结论鉴于中药的多样和复杂,应找到中药汤剂稳定可行的最佳煎煮工艺,以保证中药汤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 标签: 中药汤剂 煎煮工艺 影响参数 优化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当归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加水量和浸提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当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药材经乙醇热处理后,加药材10倍量水,80℃浸提1次,浸提时间2h,提取液经除蛋白,浓缩,乙醇沉淀。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为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当归 正交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罗红霉素片,筛选出最佳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优化。结果最佳处方中预胶化淀粉(A),低取代羟丙纤维素(B),泊洛沙姆(C)分别为80mg,40mg,3mg,3批优化处方的样品,以及市售样品在标准介质中15分钟溶出度均大于85%。结论罗红霉素片优化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溶出行为与被仿样品具有一致

  • 标签: 罗红霉素片 正交设计 处方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强度华法林及低强度华法林在预防非瓣膜房颤患者并发脑栓塞的发生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60例非瓣膜房颤患者,分为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组和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组,标准强度华法林组把INR控制在2.1-3之间,低强度华法林组INR控制在1.5-2之间。平均随访2.5年,观察不同组间脑栓塞年发生率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脑栓塞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发生率标准强度组为8.0%,低强度组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瓣膜房颤患者可选用低强度华法林治疗以预防脑栓塞并发症。

  • 标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治疗粉碎髌骨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12月对45例粉碎髌骨骨折患者采用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1~48个月,平均23.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优41例,良3例,可1例。Bostman临床分级标准评分平均26.3分。结论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治疗粉碎髌骨骨折操作简单易行,特别适用于粉碎髌骨骨折力学强度可靠,且经济便宜,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 标签: 粉碎性髌骨骨折 Arthrex缝线 柔性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现代科技及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阿莫西林这一常见抗菌药物,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制作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的工艺包括化学法及酶法,酶法应用范围目前虽低于化学法,但是其工艺优势较高,因此酶法制备阿莫西林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阿莫西林的工艺设计过程中不断提升其生产效率可促进其生产,本研究结合阿莫西林酶法工艺,在酶法制作工艺优化过程中,充分发挥该工艺生产的特点,对阿莫西林的酶法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

  • 标签: 阿莫西林 酶法 工艺优化 药物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浓度5.5%,酶解时间3.5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黄芪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8.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黄芪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玄参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芳香糖苷类等;目前主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有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哈巴俄苷是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玄参含量测定项目,也是其主要药效成分。现优化玄参中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为深入研究玄参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以哈巴俄苷为总环烯醚萜苷的指标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剂种类、浓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溶剂用量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玄参饮片,加入10倍量80%甲醇,超声提取0.5h,回流提取2h,过滤后,再加入8倍量的甲醇回流提取1.5h。结论正交实验法可用于玄参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优化

  • 标签: 玄参 环烯醚萜 哈巴俄苷 提取 甲醇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维生素E软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运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维生素E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并进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最佳的生产工艺为明胶甘油水为212、胶液温度为65℃,在此最佳条件下,维生素E的包埋率可以达到42.8%,且经重复性试验可知,该最佳条件下的工艺重复性较好;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升高,维生素E软胶囊的保存率不断下降,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维生素E软胶囊的保存率均比维生素E油的保存率高。结论以明胶、甘油和水(212)为囊材,胶液温度65℃,将其制成软胶囊其包埋率稳定性较好(平均包埋率为42.8%),制成的维生素E软胶囊较维生素E油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表明软胶囊囊壳对维生素E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维生素E软胶囊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地黄多糖工艺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地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地黄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浓度4.5%,酶解时间2.0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地黄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7.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地黄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地黄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米炒党参的炮制工艺没有可量化的参数,探讨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的可量化参数。方法采用Design-Expert11设计,优化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结果优化得最佳炮制工艺为米用量为药材量的20%,将米与党参片置138℃容器内炒制3分钟。结论建立了可量化的米炒党参炮制工艺参数

  • 标签: 米炒党参 炮制工艺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酶片的制剂工艺,解决消化酶片生产过程中压片涩冲,崩解时限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方法通过影响消化酶片压片质量的多个因素进行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处方设计和工艺参数。结果(1)增加外加微晶纤维素的使用量,可以减少压片涩冲的问题。(2)将现在使用的国产微晶纤维素改为进口的微晶纤维素,用于改善崩解时限不好的问题。(3)将处方中的微晶纤维素从外加改为内加制粒,因为微晶纤维素经过制粒压片后,从药片内部增加崩解的效果,较外加的崩解效果好。结论通过工艺优化和处方设计调整可以解决消化酶片压片过程中涩冲,崩解时限不合格的质量问题。

  • 标签: 消化酶 压片 涩冲 崩解时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力抗衰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单因素比较.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结论对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强力抗衰胶囊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