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跳跃性多节段脊髓损伤损伤机制、诊断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今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跳跃性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病历资料,其中3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明显;(2)手术患者术前Cobbs角与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跳跃性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应以挽救脊髓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为前提,手术应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警惕术后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合并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适用症 跳跃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产妇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产妇产后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并比较产妇满意度。结果产妇出血时间比较试验组更,数据对比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并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患者手术局麻阶段的护理干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完成DBS手术的2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对DBS病人在手术局麻阶段采用个性专科化护理干预,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Ⅲ为评价工具,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术后20例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不能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方面,术后仅出现2例缄默,经治疗后有所好转;术后采用HAMD与UPDRSⅢ等工具调查发现,20例患者的评分结果均优于手术前,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取DBS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在局麻阶段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主动配合手术治疗,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效恢复,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 局麻阶段 护理干预 术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阶段性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观察分析65例脑卒中急性期过后转入我康复科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三阶段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采用三阶段心理疏导护理,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所需时间缩短,康复效果好,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工作中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本院接收的血液透析病人87例为对象,依照盲选法将上述病人划分成试验组(45例)、参照组(42例),试验组向病人开展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参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服务,评估且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出现率和自护能力评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模式,能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有助提升病人内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 分阶段匹配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的分析,使更多的人重视、了解医院感染,并通过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出现。

  • 标签: 医院感染 原因 预防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医学生由于其本科五年的特殊性,是大学生中一个尤为特殊的群体,来自于社会各阶段的压力也就更为突出。正确认识医学上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 简介:摘要现阶段,医患冲突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从医疗体制、患方、医方三方面分析了医患冲突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政府主导,为改善医患关系保驾护航,加强对患方的健康教育,让患方更了解医学信息和医疗体制,树立医患沟通理念,培养医患沟通技巧。

  • 标签: 医患冲突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的郁郁症状及干预措施、疗效。方法以本院2012下半年住院部收治并确诊是冠心病的60例病患为探讨对象,将60例冠心病病患作为干预组,将同时期前往本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比组,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患进行自评,其次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人群展开评定统计。将确诊患有抑郁症的冠心病病患进行常规的扩冠治疗及抗凝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及抗抑郁干预,并在干预后2月、半、1年以SDS展开自评,用HAMD24项展开评定。结果冠心病病患由于病程较长,需要服用较长疗程的药物,在患病期间以产生悲观情绪,长期下来易患上抑郁症。对冠心病病患的抑郁症状给予干预措施,取得显著疗效。结论对于冠心病病患,应强化二级预防,注重对病患的精神心理障碍的干预

  • 标签: 冠心病 抑郁症状 心理护理 抗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恢复的干预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已确诊100例小儿哮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0例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B组50例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使用护理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84.0%;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护理干预组患者各种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另外,密切关注患儿疾病情况,减轻疾病痛苦,可避免疾病复发率并减少再次入院治疗次数。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 效果与疗效 作用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2~2014年我科住院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分别探讨各自的心理活动特点。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各具特点,根据其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不同心理护理措施。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患者采取对应的措施,患者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不同年龄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98例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人流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人流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发现早治疗,精心护理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的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接受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以及溃疡复发情况。结果1年后,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两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耐心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可以大大降低溃疡的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措施?生活方式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80例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产妇掌握了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要点,恢复情况及焦虑改善情况均较理想。结论为产妇讲解产后有关的问题和内容,对于产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护士与产妇及家属的交流机会,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时阶段性使用镇静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到2012年2月32例小儿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阶段性镇静用药的镇静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镇静效果与阶段性镇静用药组有显著差异,阶段性镇静用药疗效较好,复发较少。结论阶段性使用镇静药可以有效得控制小儿高热惊厥,减少复发。

  • 标签: 小儿 阶段性镇静用药 高热惊厥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分娩后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从入院宣教到出院指导等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健康宣教达到了产科健康宣教的目的,提高了产科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阶段性 健康教育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