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早产儿护理干预

洪宇平

洪宇平(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68-01

早产儿是指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kg的活产新生儿。

早产儿的内脏器官发育不成熟,从母亲体内得到的营养物质储备不足,免疫抗体也少,因此生活能力低下,容易得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早产儿的救治已提升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水平上,而护理质量对早产儿的存活率影响很大。因此,对早产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

1护理措施

1.1准备工作应设有相对固定的抢救区,备有完善的抢救仪器和人员,如新生儿保暖箱、辐射抢救台、婴儿包被、尿布、中心吸引、吸氧、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各种监护操作的护士来负责组织危重早产儿的抢救及护理工作,以便患儿入院后迅速及有条件的进行抢救。

1.2保持体温早产儿一出生就应擦干全置于预热好的暖箱或辐射台上,减少蒸发散热,应维持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体重愈轻者,周围环境温度应愈接近早产儿体温。按日龄和体重给予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使其体温维持在36.4-37.2℃,以减少能量消耗。体温不升者按每一小时升温1℃逐渐复温,复温期间每小时测体温,稳定后4小时测体温一次,随时注意箱温变化,各项护理尽量在箱内进行。新生儿护士应预热好暖箱和包被,对出生体重<1500g者,有条件的可采用肤温控制,无条件的可用箱温控制或袋鼠式保暖[1]。

1.3维持呼吸对入院时已存在发绀或呼吸困难的早产儿,应立即给予吸痰和鼻导管或头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调整给氧浓度,症状缓解可以停用或间断给氧。早产儿吸氧勿常规使用,仅在发生紫绀或呼吸困难时才予以吸氧,氧浓度为30%-40%,氧流量应低,以间断吸氧为宜。吸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容易引起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对于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可轻弹足底,如不能缓解,可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一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呼吸衰竭者遵医嘱行呼吸机治疗,防止带机后的并发症[2]。

1.4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耐心,细致地护理早产儿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体温不正常,呼吸不规则或呻吟,面部或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惊厥,早期或重度黄疸,食欲差,呕吐,腹胀,腹泻,生后3天仍有黑便,硬肿症,出血症状,24小时仍无大小便,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危重早产儿病情不稳定,变化快,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有呕吐者应详细记录呕吐物性质、量,同时注意大小便的次数、量、性质、色等,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使用镇静剂后有无呼吸抑制,使用脱水剂后颅内高压有无改善等。

1.5监测血糖早产儿因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体内糖原储备不足而耗糖相对较多,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可引起永久性脑损伤,因此对早产儿常规监测血糖,尤其产后8小时内,特别对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更要高度重视,同时要注意低血糖症状为非特异性,仅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呼吸暂停,惊厥等,若不仔细观察常被忽略。

1.6喂养合理喂养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多主张早期足量喂养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一般生后6小时开始,喂奶前先试喂糖水1-2次,对无吸吮能力者或吞咽能力差者,可予鼻饲喂养,每次喂奶前应抽鼻饲管看有无潴留或潴留物的性状、颜色、肠鸣音情况,如潴留>1/2予暂停喂养。

1.7预防感染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接触早产儿前后应洗手。做好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相对较少,皮肤防御能力较差,易受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而发生感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紫外线循环风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做好乳品,乳具的消毒管理。

1.8健康宣教由于初为人母对育儿知识的缺乏,加之早产儿较正常足月儿生活能力低,父母表现出焦虑,紧张,束手无策,对护理婴儿缺乏信心。故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解除不良因素,鼓励父母参与护理婴儿,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指导母亲正确的喂哺姿势、如何保暖、预防感染等以增强育儿信心。

2小结

早产儿由于生理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这就要求在观察护理上应以整体观念连续全面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干预措施。并且针对家属的焦虑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患儿,耐心喂养,不仅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还使其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使其社会适应能力有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郭秀莲,王春芬.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J].中华新医学,2005,6(4):491.

[2]赵炳华,袁展文.儿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