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4期
  • 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赛音贺西格博士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楼文辉教授合作,建立了高分辨率的3D重建肿瘤内部结构染色方法,通过该方法发现了胰腺癌的特殊物质运输通道,对利用该通道输送治疗药物或靶向分子抑制、破坏肿瘤内部结构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刊登在国际期刊《病理学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道反应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到2015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儿童慢性咳嗽患者共96例,按照不同病因分为三组,初诊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治疗四周后,重复测量肺功能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三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的差异及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各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比较发现三组气道反应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气道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气道反应阳性率仍明显高于其他组。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发现三组各个严重程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高于其他组。结论高气道反应对于鉴别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气道高反应 儿童慢性咳嗽 病因诊断 作用
  • 简介:摘要家族乳糜微粒血症(F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多在儿童时期发病,很少发现于新生儿时期。该例患儿于新生儿期发病,且出现典型皮肤黄色瘤。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家族性 高乳糜微粒血症 新生儿期 皮肤黄色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方法从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当中选取55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探讨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结果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9.89±3.71)μmol/L,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27.71±4.29)μmol/L,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两组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女性,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49,P<0.05)。结论脑梗死和同型半胱氨酸具有一定的相关,且男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 叶酸 脑梗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癌流量动静脉瘘患者应用经微导管局部灌注无水乙醇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肝癌流量动静脉瘘患者中随机抽取的56例,进行回顾试验研究,且抽取的研究对象均通过微导管行超选择插管局部灌注无水乙醇,造影后观察和分析患者动静脉瘘闭塞和对非靶血管的作用情况。56例肝癌患者中共出现71支动静脉瘘血管,将无水乙醇灌注至每支血管中,每次灌注2到3ml,共灌注1到6次,总剂量控制在2~12ml左右,观察变化情况。结果抽取的56例病例的71支动静脉瘘血管的数据结果显示,非靶血管全部表现为通畅状态,而造影瘘血管全部表现为闭塞状态,然后通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碘油沉积,效果较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减退。结论针对肝癌TACE患者应用经微导管灌注无水乙醇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增强,值得广泛运用和推广。

  • 标签: 微导管 局部灌注 无水乙醇 肝癌高流量性动静脉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重症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身体的各项指标都相对较弱,所以其感染疾病的几率也响度较大,重症胆红素血症就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重症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而降低重症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重症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归纳和整理两组患者发病的原因,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观察组和实验组都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导致新生儿重症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的因素主要有感染、早产、窒息等,结论重症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种类繁多,对这些因素进行准确的判定是减少新生儿重症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降低重症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医疗水平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新生儿重症胆红素血症的治愈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对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DF组和全小麦DF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24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以及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指标,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燕麦DF和全小麦DF降低了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体重、血清TC、FFAs和TNFα水平以及肝匀浆TG水平,燕麦DF降低了血糖水平。两组干预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DF对胆固醇饲料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小鼠的血脂水平及炎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燕麦DF对总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优与全小麦DF,全小麦DF对甘油三酯的作用优于燕麦DF。

  • 标签: 膳食纤维 脂代谢紊乱 血脂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行股动脉造影,选择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单位、复方香丹注射液4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50ml,术后每日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CT、股动脉造影检查,随访、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24个月(平均15.5个月),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显示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股骨头颈区域血管数量增多或明显出现侧枝循环血管。结论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介入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钙和碳酸钙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维持血液透析合并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醋酸钙组及碳酸钙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醋酸钙及碳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4周及8周后,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醋酸钙组治疗第4周及第8周血磷水平低于碳酸钙组,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8周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碳酸钙组血钙水平高于醋酸钙组,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醋酸钙组高钙血症发生率为,碳酸钙组高钙血症发生率为,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醋酸钙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磷血症起效快,降磷效果好,对血钙水平影响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醋酸钙 碳酸钙 高磷血症 高钙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4月至8月就诊于我院的46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对患者的病情及心态均做了调整,再配以有效的治疗,可提高疗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泡沫床垫对压疮高危患者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压疮高危患者3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53例,观察组使用泡沫床垫,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预防压疮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翻身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弹泡沫床垫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泡沫床垫 高危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怎样预防压疮的发生及压疮形成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加强全身营养,定期翻身,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发生褥疮后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结果经过上述的方法处理,I~Ⅲ期褥疮在7~30天内治愈。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褥疮预防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治疗褥疮中起关键作用。

  • 标签: 压疮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妊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治疗妊症中的作用,总结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医疗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入院治疗的妊症患者9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式的不同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临床干预组产妇身体康复水平、胎儿顺产水平较高,干预组产妇患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妇,干预组出现畸形儿、先兆子痫较少。患者对医院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讨论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妊症患者的病情,保证胎儿顺利生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水平,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妊高症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症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妊症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新生婴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到妊症产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效果 观察 护理干预 妊高症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民盐饮食对高脂血症发病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5月选择本地区的300例盐饮食(每日摄盐量>6g)居民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0例非盐饮食(每日摄盐量≤6g)居民作为对照组,都进行血脂的检测与高脂血症的判定。结果观察组的TC、TG与L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高脂血症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民盐饮食是血脂异常的促发因素之一,将促进高脂血症发病,为此必须减少日摄盐量,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高盐饮食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D-STI技术在评价妊征患者(PIH)左室长轴纵向应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为临床评价妊征孕妇左心功能提供相关佐证。方法选取妊征患者30例(PIH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获取标准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切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PIH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结果(1)PIH组左室纵向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IH组及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应变绝对值呈现自基底段到心尖段增加趋势,即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2)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75,P<0.05)。结论左室长轴纵向应变联合左室射血分数可在检测妊症孕妇左心室早期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斑点追踪 纵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接诊收治的79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病因,治疗效果。结果79例患儿胆红素血症病因统计,围产期因素34例,占43.04%,感染因素23例,占29.11%,母乳黄疸12例,占15.19%,新生儿溶血4例,占5.06%,不明疾病原因6例,占7.59%。79例患儿中,治愈6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47%,2例因合并胆红素脑病无效。结论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黄疸是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对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做好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能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脑病出现。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诊治
  • 简介:摘要引起妊娠高血压病的病因有多种,其中“胎盘浅着床学说”为近期研究较多。临床症状水肿,为先兆子痫的表现之一,水肿虽然与妊娠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跟予后关系不大,但由此引发的大量腹水却很少见。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病 腹水 胎盘浅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