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胎心监护在临床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86例临产孕妇均无差别地进行电子胎心监护,根据监护情况的不同,分为1组(有反应组)、2组(无反应组)、3组(可疑组)。对比三组之间羊水粪染(Ⅱ-Ⅲ度)情况、Apgar评分≤7分(出生1分钟内)情况、胎儿窘迫及剖宫产情况。结果386例孕妇中,1组26例(6.74%),胎儿窘迫23例(88.46%);2组69例(17.88%),胎儿窘迫6例(8.69%);3组291例(75.39%),胎儿窘迫28.87%。1组和2组在羊水粪染(Ⅱ-Ⅲ度)、Apgar评分≤7分(出生1min)、胎儿窘迫等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可以了解胎动时、宫缩时胎心的反应,以推测宫内胎儿有无缺氧,是正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在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胎儿 胎心监护 宫内窘迫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腹部手术史预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进行探讨,建立预测模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断为小肠梗阻的71例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手术治疗的预测模型。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男性34例,占47.8%,女性37例,占52.2%。71例患者中病因明确的有41例(57.7%),病因不明的有30例(42.3%)。患者的高热、心率减弱、腹痛、腹痛进行性加重、恶心、呕吐、压痛、腹膜炎体征、肠鸣音减弱等9个危险因素与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方案制定有所联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根据其作用强度,依次是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压痛、腹膜炎体征以及肠鸣音减弱等。根据预测模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准确度为75.7%,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82.1%。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是判断非腹部手术史在预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非腹部手术史 小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50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胎儿脐血流S/D值和胎心率进行测定,并对分娩后羊水情况、脐带绕颈率、胎儿窘迫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D组产妇发生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等的几率都明显高于A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剖宫产发生的几率显著高于C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剖宫产的发生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脐血流监测以及胎心监护监测,可增强对宫内胎儿状况的了解和评估,降低剖宫产、胎儿窘迫和围生儿死亡的几率,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胎儿脐血流 高危妊娠 胎心监护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下测量宫颈长度和内口宽度在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发现有先兆早产迹象的132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然后再在超声下测量产妇的宫颈长度及内口宽度,分析并比较测量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早产组产妇的宫颈长度明显小于足月产组,早产组产妇的宫颈内口宽度大于足月产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足月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在超声下测量产妇的宫颈长度与内口宽度,可较为准确预测出早产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超声测量 宫颈长度 内口宽度 预测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6-24周监测空腹血糖(FPG)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3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192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妊娠阶段的FPG水平,并采用ROC分析FPG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在妊娠各阶段的F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妊娠24周前后,观察组FPG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ROC分析显示FPG≥4.6mmol/L时GDM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60.42%、70.00%。结论妊娠6-24周检测FPG对于GDM具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产前检查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是由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较有成效。几乎所有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都会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但是一直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后期许多情况会出现剂末现象。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开始逐渐下降,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这会给医生的治疗和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意在探讨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后期出现剂末效应的一些影响预测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剂末现象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血流感染中血培养阳性预测价值,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06例老年住院患者分别进行PCT、CRP检测和血液培养,并对其分析,其中血培养阳性患者106例(观察组)106例,血培养阴性组(对照组)400例。结果观察组中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CT、CRP中位数为4.45ng/ml、24.28mg/ml,对照组中PCT、CRP中位数为0.48ng/ml、7.52mg/ml)。ROC曲线分析发现,PCT在血培养阳性预测价值中优于CRP(PCT、CRP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534)。观察组中,PCT在血培养为革兰阴性菌的水平(50.85ng/ml)明显高于血培养结果为革兰阳性菌的水平(2.16ng/ml),这些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对老年血流感染的血培养结果阳性预测价值,强于CRP的预测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当中的严重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血清脑钠肽的变化的检测,并且根据它们的变化总结出其在心功能预后方面是否具有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严重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的患者40例,40例患者都在进到ICU病房之后的24个小时之内对动脉血的血清脑钠肽(即BNP)以及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即LVEF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射血分数进行分组,分成心功能正常以及心功能不全这样两组,对两组的综合BNP进行对比。同时,在患者入院28个小时之后,分成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两组,对两组的综合BNP进行比较。结果在入院24小时之内,心功能不全的分组当中,患者的BNP非常明显的比心功能正常的患者高,P<0.05;死亡组的患者BNP非常明显的比未死亡组的BNP高出很多,P<0.05,在此期间,患者的BNP值每升中大于691.8ng即可认定为死亡临界的数值。结论针对严重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通过BNP对患者的心功能预后进行预测,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的。

  • 标签: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心功能 血清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结合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及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结合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的受试者60例,其中临床诊断COPD作为病例组(n=60),另外选取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n=60),全部患者均采用肺功能检查结合螺旋CT低剂量扫描。结果病例组FEV1、FEV1/FVC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Vex、Vin、Vtrap、Vtra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检查结合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60例受试者诊断准确率为98.98%(97/98),对50例高度怀疑COP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50/50)。结论肺功能检查结合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及预测诊断有显著意义。

  • 标签: 肺功能成像 HR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探究使用B超测量胎儿双顶、腹围与测量孕妇宫高腹围预测巨大儿的准确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8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行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方法一)和孕妇宫高、腹围(方法二)的产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与产后新生儿体重进行核实。结果184例孕妇出生新生儿为巨大儿共12例,其中方法预测为10例,符合率为83.3%;方法预测为7例,符合率为58.3%。两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产前行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是预测巨大儿较好的指标,其准确度明显高于测量孕妇宫高、腹围,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巨大儿 超声检测 胎儿双顶径 腹围 孕妇宫高 腹围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近几年随着CT、MRI技术的进展,在临床上的逐渐普及,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依据。结论(1)超声检查能发现大多数子宫肌瘤,但不能进行准确定位,也难识别小肌瘤,作为子宫肌瘤的筛查方法,应为首选检查方法。(2)CT检查除钙化外,缺乏特征性表现。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的检查。(3)MRI能检出小至5mm的子宫肌瘤,易于分辨粘膜下、肌层内、浆膜下的子宫肌瘤。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后干眼症综合护理干预)和5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泪液分泌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泪液分泌量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泪液分泌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泪液分泌量。

  • 标签: 干眼症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三组,30例A组患儿采取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B组患儿采取输液治疗的方法,C组患儿采用口服药物联合输液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7%、100%,组间疗效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腹泻时,采用口服药物与输液联合治疗的方式疗效显著,更有助于患儿停止腹泻,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小儿腹泻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 输液
  • 简介:摘要感冒的预防、平时预防、病因的预防措施、环境因素的预防措施、生活起居饮食的预防措施、精神因素的预防措施、三个平时的方法、春夏秋冬的简单预防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一种能够降低破伤风抗毒素阳性反应的方法方法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结果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有效降低了TAT的假阳性率。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脱敏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肠套叠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这些患儿划分为三组灌肠治疗组50例,手术复位治疗组50例以及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50例,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手术复位治疗组患儿共计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达到了94%的总有效率,灌肠治疗组共计达到了7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灌肠治疗组而言,手术复位治疗组以及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高(P<0.05),手术复位治疗组以及手术复位加切除治疗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肠套叠症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不仅能够将治疗时间缩短,同时还可以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得以有效改善,采用手术复位术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具有较小的差异。

  • 标签: 手术治疗 肠套叠 肠切除
  • 简介:摘要现代生活中,胃肠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且其具有多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故本文分析了胃肠疾病的各类诱发因素,并对现阶段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为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疾病 诱发因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给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也提供了多种选择,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血供、减少临床症状、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提高了生活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冠心病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具体论述中,首先从冠心病常见的几种治方法入手去分析,其次对影响选择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冠心病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冠心病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云南民间有食用草乌炖肉驱寒的习惯,中毒现象常有发生。急性乌头碱中毒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做一综述供临床参考,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