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区有疑问的医嘱进行记录统计整理与分析。方法选用2017年7月-2018年6月记录的病区疑问医嘱进行存在疑问问题的分类整理与分析,其中医嘱来源覆盖了我院所有发来配中心的各个病区。结果存在疑问的医嘱共216份,经反馈给病区医生修正医嘱211份,占疑问医嘱97.68%;其余5份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需要坚持原用药方案。其中存在疑问问题有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途径不适宜、用药时间不适宜、浓度不适宜、滴注时间不符合要求、配伍禁忌等。结论病区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临床药师审核医嘱可有效预防用药差错,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或差错的发生。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疑问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醒脑注射液在临床的辨证用药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患者都采用醒脑注射液的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其中30例为非热证组,46例患者为热证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结果热证组患者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6.5%,非热证组患者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热证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热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醒脑注射液的使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且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分析颈椎病患者心电图变化与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应关系,探讨Holter对鉴别颈心综合征和冠心病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45-65岁颈椎病患者作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嘱其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生活日志,仔细监测心电图异常和生活、活动的相应关系。结果150例被查者中,生活、体位导致心电图异常改变96例,占64%;心电图无改变(正常)42例,占28%;患者不配合12例,占8%。心电图异常与情绪、运动或劳累无相应关系。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鉴别颈心综合征和冠心病有辅助作用,对临床医生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颈椎病 颈心综合征 冠心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将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方法应用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中,分析及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入的3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用作实验组)和30例健康受检者(用作参照组)归于此文数据分析资料,对2组受检者均予以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方法,研究及统计2组检测结果。结果此文数据展示出,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指标SDNN、SDANN,InTP、InVLF、InLF、L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中采取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分析方法呈现较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Lorenz散点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以得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一共组织120例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并在事后加以分析,我们把这120例分成了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结果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即(P﹤0.01)主要集中在发病年龄、室早发生的时间、心电图复合型异常;而两组就室早发生的频度而言并没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来说,依然不能以室性早搏次数来判别是否患有心脏病;然而就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和复合型心电异常对老年人的临床诊断还是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空勤人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这一非创伤性检查诊断手段,来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以保障空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方法以38名男性飞行机组人员为调查对象,按40岁分成二组,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透、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全套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数据上看,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上升。

  • 标签: 空勤人员 动态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90例心房颤动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图情况,总结房颤心电学的显示特征,为日后诊断与治疗房颤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将90例患者的24小时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异常现象。结果90例心房颤动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有51例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异常,异常的检出率为56.66%;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有12例患者为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3.33%,其中室性早搏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原因。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检测心房颤动对异常的发现情况较好,同时易能检测出阵发性心房颤动,能有效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具体位置。

  • 标签: 心房颤动 24H动态心电图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场对中老年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中老年健康小鼠,雌雄各半,按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其中第1组为磁场雄性小鼠组,第2组为磁场雌性小鼠组,第3组为对照雄性小鼠组,第4组为对照雌性小鼠组。动物编号称体重,各组动物置SPF级动物室常规饲养至自然死亡。在此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生存质量(体重、食量、体力、精神状况、毛发)及存活情况,并按公式计算寿命延长率。结果磁场组小鼠的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寿命延长率为8.20±3.37%;两组小鼠体重、食量、体力在开始喂养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进入衰老期(喂养6个月)后,磁场组小鼠的体重、食量、体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神状况、毛发也较对照组有一定改善。结论磁场能延长中老年小鼠的生存期,还能提高中老年小鼠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静磁场 中老年小鼠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醒脑注射液治疗眩晕31例,并以天麻素注射液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结果两组对改善眩晕作用大致相同,但从第1个24h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来看,醒脑注射液明显优于天麻素。结论使用醒脑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眩晕 醒脑静 天麻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6月对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与2015年2月~2015年5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对两组前后的临床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从而总结优质护理措施。结果通过3个月的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5.43%,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70.13%,通过两组人员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两组人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后,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优质服务,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患者使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年来急诊科室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抽取8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酒精中毒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每组均有患者40例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其临床指标如清醒时间和肢体正常活动时间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相对比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室常见疾病群体,患者需要得到有效干预治疗,对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能够缩短清醒时间,加快患者肢体活动恢复速度,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急诊 醒脑静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静脉输液治疗(intravenousinfusiontherapy,疗)进行质量控制与干预,进一步提升静脉输液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6月静脉治疗对输液工具的选择、操作流程规范执行情况、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满意度等;2013年7-12月疗小组对存在问题进行干预、督导和整改;2014年1-6月进行环节质量控制,统计出1—6月输液工具使用率、满意度、操作流程规范执行率、静脉炎发生率,与质控前进行比较。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前后,钢针使用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使用率、深静脉置管率和操作流程规范执行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控制与干预,能全面提高临床静脉输液质量和内涵。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 质量控制和干预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双盲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4%、5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各为21.05%、63.16%,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醒脑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中抽选90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醒脑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来说,采用醒脑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醒脑静 注射液 急性酒精中毒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醒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治疗,讨论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分析研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讨论组的TNF-α,IL-6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讨论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可促进疗效提高,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延缓急性酒精中毒的病理损害。

  • 标签: 醒脑静 酒精中毒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苏醒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死亡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患者应用醒脑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急诊 醒脑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中最长R-R间期≥2.0S进行分析,提高对最长R-R间期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S者统计导致长R-R间期的各类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最长R-R间期最多见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其次为心房纤颤伴长R-R间距和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其它依次为窦性心动过缓与不齐,窦房阻滞,心动过速终止后间歇,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二度II型窦房阻滞,III度房室阻滞。结论最长R-R间距可发生于多种情况,且多发生在夜间,熟悉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和各类心电图改变诊断指标,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更利于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30例心力衰竭患者,并对30例心衰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以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衰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心衰级别的加重而升高。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病情估计及预后判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早期预防措施。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选取62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在正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心律失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325)、血脂异常(OR=2.968)、糖尿病(OR=2.602)、吸烟(OR=2.292)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