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过敏试验的剂量设计。方法以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为供试品,设计被动过敏试验,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抗肿瘤类药物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应按动物暴露剂量下的实际耐受情况,合理设计PCA试验的暴露剂量水平。

  • 标签: 被动皮肤过敏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剂量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被动吸烟与饮酒对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吸烟组(n=30)、饮酒组(n=30)、both组(n=3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4周、8周、12周将大鼠处死,每个时间点取somke组、饮酒组、both组大鼠各6只,对照组大鼠于12周与其他组大鼠同时处死。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被动吸烟后,4周、8周、12周检测大鼠血清中的AST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吸烟组12周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肝细胞水肿,肝窦间隙变小,并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Both组的大鼠血清中AST升高,肝脏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结论吸烟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饮酒与吸烟可共同作用对肝脏损伤。本实验为被动吸烟和饮酒对肝脏的损伤及其机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标签: 吸烟 饮酒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下肢被动运动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心衰常规用药,治疗组在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下肢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尿量变化、基线血清NT-proBNP、血压心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被动运动组2小时尿量与24小时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被动运动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前后亦无显著改变(P<0.05)被动运动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6分钟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肢被动运动在不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同时,增强24小时的利尿效果,并降低NT-proBNP水平,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提示下肢被动运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中。并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提供一项价廉、便利、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新方法。

  • 标签: 下肢被动运动 慢性心衰竭性加重患者 心功能 临床疗效与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中风患者的早期床旁被动关节活动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30例早期康复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脑中风患者经康复治疗,患肢运动功能均已明显恢复,在30d时得到进一步的恢复。结论脑中风患者开始的运动大多是被动活动,当病人病情稳定后,可增加主动、辅助运动,病人可逐渐出现随意运动,最后应以病人自主活动其肢体为主。

  • 标签: 脑中风 早期床旁被动关节活动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心理特征分析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6例经我中心门诊诊治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心理结合专业护理综合干预组的观察组和单纯专业护理的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及采用简体中文版的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EORTC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经干预后,经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达到正常的患者为15例,血糖维持在6.2~8.0mmoL/L的患者为10例,有效率达89.29%;对照组血糖达到正常的患者为12例,血糖维持在6.2~8.0mmoL/L的患者为9例,有效率达75.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不仅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低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得分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心理特征分析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对于改善其预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干预 性格特征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被动牵伸技术结合放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47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简化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定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均有所降低,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提高(P<0.05),观察组在痉挛缓解及运动功能提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被动牵伸技术结合放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状态及提高运动功能。

  • 标签: 被动牵伸 放血 脑卒中 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被动音乐疗法在局麻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手术室局麻下行乳腺肿物活检的87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3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被动音乐疗法,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中利多卡因的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局麻药物的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被动音乐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了患者术中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减少了患者因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术中利多卡因的用量,在临床中具有经济、简便、易操作的特点,在局麻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被动音乐疗法 乳腺疾病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或被动吸烟对于断指再植术术后再植手指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7名有吸烟史的断肢再植病人,根据其是否仍然吸烟或被动吸烟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不吸烟组共43人,B组为吸烟组共24人。统计3个月之后断指再植术成功与失败的例数,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再植失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断指再植术失败率增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PCR法与被动凝结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及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2012年1月~12月治疗疑似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100例,然后进行PCR法与被动凝结法检测。结果采用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6%,73%,46%,其中,PCR法和血清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培养法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法与培养法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被动凝结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百分率为13%,其中,中轻度感染有54例,中度感染有20例,中度感染26例。结论采用PCR法与被动凝结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及感染情况可以及时判断出病情,使患者可以尽早得到治疗。

  • 标签: PCR法 被动凝结法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凝集半定量检测法在早期肺炎支原因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被动凝集半定量检测法检测18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并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18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阴性70例;(140)阳性56例,(180)阳性32例,(1160)阳性23例,(≥1320)阳性7例;阳性共112例,总阳性率为61.54%。其中第一次检测为抗体阳性、低滴度(140)的患者中有23例与一周后随访再次检测,有5例为阳性,且滴度均为了160以上。结论被动凝集法试验结果为(≥1160)高效价滴度时及虽第一次检测为阴性或低滴度阳性但一周后滴度有四倍以上升高的,可为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依据。

  • 标签: 被动凝集法 早期感染 抗肺炎支原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被动吸烟伴饮酒对大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和MCP-1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moke组(n=30)、drink组(n=30)、both组(n=30)和对照组(n=10)。Smoke组大鼠每天吸烟2次,每次16支,每次持续时间70min,2次间隔4小时,连续12周。Drink组大鼠每日早晚用酒灌胃一次,7g/kg,连续12周。Both组大鼠每日吸烟两次(方法同smoke组),每日早晚饮酒两次(方法同drink组),连续12周。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饮水、饮食。分别在4周、8周、12周将大鼠处死,每个时间点取somke组、drink组、both组大鼠各6只,对照组大鼠于12周与其他组大鼠同时处死。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at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的含量。结果12周时Both组的大鼠肝脏组织内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伴随肝脏组织内MCP-1含量的增加。结论被动吸烟伴饮酒可能使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防御作用减弱,而引发的氧化应激通过增加活性醛类产物来诱导肝形状细胞产生MCP-1等炎性因子。

  • 标签: 吸烟 饮酒 氧化应激 MCP-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的监测和意义。方法我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40例食管癌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L-2、IL-6、IL-8、IL-18、slL-2R、slL-6R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反映食管癌的进展,并可作为食管癌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对肿瘤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食管癌 血清IL-2 IL-6 IL-8 IL-18 slL-2R slL-6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应用于膝部骨折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以不同训练方法为依据分组实验组50例予以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参照组50例予以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比对2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92.00%,高于参照组82.00%(P<0.05);2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比对,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予以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护理康复指导训练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膝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被动运动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在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站立训练时间、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3例确诊为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位于C4—C8,ASIA分级为A—B级,病程在4个月内以卧床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3),分别进行被动运动四肢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和单纯电动起立床训练,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完成训练所需时间、运动评分、感觉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随站立次数增加,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各时期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完成站立训练所需时间更短(实验组8.5±4.12d,对照组15.20±5.66d,P<0.05),在治疗3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均得到了提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感觉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的无差异。结论被动运动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可减少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完成站立训练所需时间更短,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电动起立床训练,更有利于加快颈髓损伤患者康复进程,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被动运动 电动起立床 站立训练 不良反应 颈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后患者被动体位依从性,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本中心对180名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需采用面向下体位,对其依从性进行评价,提出行为干预对策。结果患者出院期后执行医嘱较差,明显低于住院期间(P<0.001),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长期被动体位不适症状多无法忍耐。结论本地区患者医疗意识仍较薄弱,未认识到按医嘱重要性。患者学生、中青年依从性差,出院后少数能继续坚持被动体位。加强医患沟通,开展行为干预,减轻不适,提高出院后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刻不容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C中检测MnSOD的意义。方法运用WST-1方法检测所收集的肝癌、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MnSOD的含量。结果Mnsod在组织中的含量正常肝组织、癌旁组、肝癌组比较逐步明显下降,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SOD的含量下降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MnSOD可能作为治疗肝癌的靶点之一。

  • 标签: HCC MnSOD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输血病历抽查,分析临床输血病历存在的缺陷,提出规范输血病历记录及改进措施,降低由于输血病历书写不规范导致的医疗纠纷风险。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5—12月份临床输血病历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输血申请填写、病历首页记录、有输血反应记录无回报单、输血治疗同意书无感染检测结果、输血前评估、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过程护理观察记录等八个方面。结果对我院2012年5—12月份共计240份病历分析发现输血病历存在不同程度缺陷,护理记录尚可。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的规范化管理,以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 标签: 临床输血病历 抽查 缺陷 规范 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