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ENALAPRIL)对对氧磷(PARA)所致血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EVAPVR)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对象,以PARA为损伤药物,以ENALAPRIL为保护药,检测血管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结果ENALAPRIL显减轻了PARA(3.63µmol/L)对血管EDRR的抑制作用,降低了ECMP的增加,保护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阻滞了丙二醛(MDA)浓度的升高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降低(均P<0.05)。结论ENALAPRIL对PARA所致的血管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NALAPRIL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依那普利 对氧磷 内皮细胞 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和30例正常男性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肾动脉舒张功能,并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1)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流介导的肾动脉舒张较正常组明显减弱(p<0.01);(2)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受损,血管功能失调可能是高尿酸血症致肾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内皮素 血管舒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在HTL所致在体大鼠血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造用HTL(50mg?kg-1)灌胃损伤大鼠血管的模型,给予洛伐他汀10、40mg?kg-1灌胃后检测血管依赖性舒张反应(EDR),血管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血清中一氧化氮、丙二醛的含量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洛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HTL抑制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能抑制血管组织中NF-κBP65表达的增加,可使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与HTL损伤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HTL对在体大鼠血管功能损伤洛伐他汀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 标签: 洛伐他汀 HTL 内皮依赖性舒张
  • 简介:摘要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有一定关系,近年国内外关于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相关的研究也屡见报道。血管细胞通过产生大量强效血管活性物质,包括血管舒张因子NO和收缩因子内皮素ET-1等,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内皮功能改变会引起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异常、血管痉挛性收缩等,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发展,促成或加速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cy水平及血管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O水平、eNOS水平,超声诊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肱动脉内径,计算FMD。结果两组IMT、FMD、Hcy、NO、eNOS水平比较见表1。脑梗死患者IM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MD、eNOS及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血管功能显著下降,两者呈显著负性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当成实验组,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A和实验组B,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功能和Hcy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径变化率(FMD)、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A的血清NO、eNOS、BI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B(P<0.05),血清Hcy水平、H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B(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功能障碍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功能进行有效缓解,让血清Hcy水平降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静滴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功能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疗法,研究组辅以左卡尼汀静滴疗法,对两组不同时段NO和CGRP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三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NO和CG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静滴左卡尼汀有利于冠心病患者血管的修复,降低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短期内再次入院而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静滴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杏达莫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以探讨银杏达莫对SAH后CVS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92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银杏达莫组,同时再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1~3d、4~7d、14~21d三个时段判断SAH合并CVS患者数,采用放免法测定三组不同时段(1~3d、4~7d、14~21d)血浆CGRP、ET-1水平。结果SAH合并CVS患者数银杏达莫组为23.2%(23/99),常规治疗组为33.3%(31/9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治疗及银杏达莫组1~3d时段CGRP明显下降,ET-1显著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GRP逐渐升高,ET-1逐渐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银杏达莫组1~3d时段无统计学意义,4~7d及14~21d时两组CGRP及ET-1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GRP、ET-1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紊乱与CVS的关系密切,同时银杏达莫有助于调整SAH后CVS的血管功能,降低SAH后CVS的发生率。

  • 标签: 银杏达莫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胎大鼠肺微血管细胞(pulmonarymicrovesselendothelialcells,PMVECs)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培养胎大鼠PMVECs,鉴定。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LPS作用后PMVECs表达VEGF水平的变化。将胎大鼠肺微血管细胞分为LPS组(加LPS)、VEGF组(加LPS和VEGF)和VEGF抗体组(加LPS和VEGF抗体)。MTT比色法测各组不同时间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各组不同时间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SLT)的浓度,分别测其与细胞存活率的比值。结果获得的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阳性。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LPS浓度为0.1至1ug/ml时PMVECs表达的VEGF浓度最高;而不同浓度LPS诱导PMVECs表达的VEGF均在6至12小时达峰值。所有时间点VEGF组细胞存活率都高于VEGF抗体组,但只在24小时以后才有显著性差异。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与细胞存活率比在LPS组、VEGF组和VEGF抗体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血栓调节蛋白浓度与细胞存活率比亦呈相似的变化。结论LPS作用后,胎大鼠肺微血管细胞表达VEGF快速达峰然后缓慢下降,其峰值与LPS之间呈现出时间相关性和浓度相关性。VEGF能促进PMVECs增殖,但对血栓调节蛋白和E-选择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脂多糖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选择素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夏枯草汤治疗高血压病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夏枯草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1.43%,对照组71.43%,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脉压值均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T、NO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夏枯草汤可以有效降低血压,缓解患者动脉内皮功能

  • 标签: 夏枯草汤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试,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58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未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52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管功能。结果炎症反应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氧过氧化物酶、脂氧素A4、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功能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高于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焦虑抑郁情绪会加大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功能

  • 标签: 冠心病 焦虑抑郁 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VEGF系统在肾脏疾病中表达上升,阻断VEGF通路可以改善肾功能,推测VEGF系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结果却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相驳。对VEGF系统在肾脏中生理功能研究地不断深入发现VEGF系统的生理功能与其种类、局部微环境和剂量相关,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不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始动因子,而且是其基本病理过程易损斑块炎症破损的真正驱动因素。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提高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浓度、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阻力、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动员骨髓内皮原祖细胞入血及扮演类似血管源性生长因子等非调脂的多向性效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发挥保护内皮功能、抗炎、抗栓、阻遏甚至逆转粥样斑块的作用,进而快速彻底改善其临床预后。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他汀类 内皮功能障碍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管功能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ET-1表达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NO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联合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功能,给未来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普罗布考 瑞舒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收治口腔科患者共31例,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监测治疗前后PD、PLI和BI,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牙周非手术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PD、PLI和BI均显著性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显著改善(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牙周状况,以及改善血管细胞功能,降低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标签: 牙周非手术 慢性牙周炎 牙周状况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缬沙坦和氟伐他汀对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并设健康体检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时间半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测定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检测各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降低TC和LDL-C好于缬沙坦组和辛伐他汀组(P<0.05);联合组hsCRP水平显著降低,好于缬沙坦组和氟伐他汀组(P<0.05);联合组NO水平较其余两组升高(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有保护作用,且优于单一用药。

  • 标签: 缬沙坦氟伐他汀冠心病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中药降脂合剂对冠心病患者血脂、hs-CRP、血管细胞(CEC)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33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降脂合剂组,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月、6月时血脂(TC、TG、LDL-C、HDL-C)、CEC、hs-CRP水平及IMT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1月时出现TC、LDL-C水平的下降,6月时下降更明显(P<0.01),且降脂合剂组TG水平明显低于阿托伐他组(P<0.05);(2)两组治疗1月时CEC、hs-CRP水平开始下降,6月时下降更为明显(P<0.01),且降脂合剂组CEC、hs-CRP水平明显低于阿托伐他组(P<0.05);两组治疗6月时IMT厚度呈现下降的趋势(P<0.05),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别。(3)服药至10月时,降脂合剂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出现心血管事件及需要行PCI或冠脉搭桥患者有显著差别(1.53%VS7.35%,P<0.05)。结论降脂合剂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对冠心病患者有更好的保护血管及稳定斑块的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降脂合剂 血管内皮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病人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8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左旋氨氯地平两组,另选择39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银丹心脑通组39例,在抗高血压药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治疗前后对血压、血脂及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银丹心脑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左旋氨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治疗前,银丹心脑通组、左旋氨氯地平组经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12周,FMD值显著增大,在银丹心脑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银丹心脑通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改善其血管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脂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冠心病治疗中对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三组。结果大剂量组的EPCs、股动脉FMD、hs-CRP、AngⅡ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P均<0.05);小剂量组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大剂量培哚普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EPCs水平,促进患者的血管功能改善。

  • 标签: 冠心病 培哚普利 EPCs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管功能的变化及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6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其静点,每日一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及ET水平,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体检者1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组患者血浆NO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ET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功能障碍,阿魏酸钠可通过抑制ET的分泌,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可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标签: 肺心病 血管内皮 阿魏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