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酸动态水平与5岁以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岁及以下的重症肺炎患儿80例进行本次研究(研究组),根据治疗情况与预后分有效组和无效组,另纳入普通肺炎患儿40例为对照(CK组)。检测比较各组的乳酸动态水平及对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愈63例,无效17例。CK组患儿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同期的有效组与无效组重症肺炎患儿,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各时段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无效组在各时段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有效组。结论密切关注与监测乳酸动态水平及24h乳酸清除率,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血乳酸动态水平 重症肺炎 病情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对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山东省立医院ICU住院患者中乳酸水平升高者,分成血液净化组与非血液净化组,比较患者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持续血液净化能明显降低患者乳酸水平。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乳酸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浓度对危重患者的评价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进入我科监护室的患者107例,依乳酸浓度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充分的治疗,观察其预后。结果乳酸浓度小于4.0mmol/L组死亡率7.8%,大于4.0mmol/L组死亡率53.5%。死亡组患者乳酸浓度持续升高或一直维持于高位,存活组乳酸浓度持续处于低位。结论乳酸浓度是危重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 标签: 血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预后情况的呼吸衰竭患者乳酸浓度及氧分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2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预后分组,治愈组26例,好转组48例,未愈组30例,死亡组16例,对各组患者乳酸浓度及血气分压(PAO2)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愈组与好转组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愈组与死亡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愈组和死亡组乳酸浓度数据较治愈组和好转组均有显明提高,PaO2水平均明显降低,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乳酸浓度与PaO2水平可用于评价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乳酸浓度越高,PaO2水平越低,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 标签: 血乳酸浓度 血氧分压 呼吸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乳酸的变化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良性肌炎的儿童50例作为研究组,并将另外50名接受检查的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和空腹的血糖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CK—MB、LDH、CK和Mb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虽然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发病较急,但是如果可以进行及时地治疗就能够有良好的预后,另外如果能够在患者乳酸水平的基础上对其病情做出预测,并以此指导病情的治疗,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并提升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乳酸 血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脓毒血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由感染所致,具有持久的发病特点,是ICU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全乳酸是近年来的新监测指标,众多文献指出测定全乳酸水平可以分析脓毒症儿童感染严重程度,分析脓毒症患儿的脏器感染情况,同时可以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做出有意义的判断。本文主要对乳酸测定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血乳酸测定 儿童脓毒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严重创伤低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用调节低温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因素指标和乳酸含量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确诊收治的32例严重创伤低容量性休克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在运用标准化临床操作规程针对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结合运用调节低温技术针对患者展开干预,观察比较本组患者在接受调节降温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液乳酸含量指标。结果接受调节低温控制后,本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imer)相较治疗前降低,统计学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血液乳酸浓度低于接受治疗前,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为急诊外科临床中确诊收治的严重创伤低容量性休克患者运用调节低温技术展开治疗处置干预,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适宜推广。

  • 标签: 调节低温技术 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 凝血功能 血乳酸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诊患者乳酸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EICU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4例内科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预后,将其分为D(死亡)组和L(存活)组,其中D组31例,L组53例。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24h内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进行分析,探讨二者间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其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大于30的患者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21~30分的患者(P<0.05),APACHEⅡ评分为21~30的患者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11~20的患者(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乳酸水平明显高于L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ACHEⅡ评分与乳酸浓度的关系为正相关,即乳酸浓度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而APACHEⅡ评分又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测指标,所以内科急诊疾病严重程度与乳酸水平呈正相关,动脉乳酸水平可作为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乳酸 APACHEⅡ评分 正相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监测在ICU危重症伴休克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伴休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ICU病房后均实施常规救治措施,并进行血乳酸水平监测,经复苏及抗休克治疗6h后,再次测定患者动脉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本组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对比两组入ICU时乳酸值、乳酸峰值、乳酸清除率等;按6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清除率组和低清除率组两组,对比两组APACHEII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MODS(多脏器功能障碍)及病死情况。结果存活组入ICU时乳酸值、乳酸峰值均较死亡组低,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清除率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低清除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毒组APACHEII评分、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高症组、轻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水平监测,对判断病情、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CU 重症患者 休克 血乳酸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症的作用。方法将肝硬化患者有效抗病毒治疗而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了解其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判断复合乳酸菌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肝功能复常率及好转率明显差异。结论复合乳酸菌可以通过减少肝硬化内毒素症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可作为临床肝硬化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

  • 标签: 复合乳酸菌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0h,及治疗3h,6h,12h,24h,7d后患者动脉乳酸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0h动脉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h开始对照组与实验组乳酸水平均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3、6、12、24h各时间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6h时下降最明显,治疗7d对照组与观察组乳酸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有效的降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乳酸水平,改善缺氧状态。

  • 标签: 布地奈德 AECOPD 血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降钙素原(PCT)及血糖三联检测对重症手足口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4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5例,对两组的早期乳酸、PCT、血糖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进行综合比较。并观察三联检测组与非联合组间患儿死亡人数的差异。结果存活组的乳酸、PCT、血糖较死亡组低(P<0.05),PCIS评分较死亡组高(P<0.05);三联检测组死亡5例,非联合组无一例患儿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三联检测客观性强,有助于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乳酸 降钙素原 血糖 重症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乳酸及pH测定、胎儿大脑中动脉联合胎心监护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大于34周孕妇405例,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胎心监护无激惹试验、CST异常组20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胎心监护无激惹试验、CST正常组200例,并详细记录相关研究数据。结果异常组205例,大脑中动脉、胎心监护NST、CST各项指标异常,提示胎儿宫内情况危急,产后行脐乳酸及pH测定显示pH<7.20显著增多,新生儿窒息率例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乳酸及pH测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判断胎儿窘迫的生化指标,联合胎儿大脑中动脉、胎心监护,能够弥补单纯胎儿大脑中动脉、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足,正确判断新生儿窒息,及时治疗,有效降低新生儿远期并发症及病死率。

  • 标签: 脐血乳酸 pH测定 胎儿大脑中动脉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无应力实验NS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乳酸清除率对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2016年至2018年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后0、6、12、24h的动脉乳酸乳酸清除率,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死亡组0、6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儿6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均<0.05),存活组乳酸0h分别与6、12、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与6h乳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酸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氧摄取率(O2Ext)与动静脉乳酸差值(AVDL)早期变化、及其与脑灌注压(CPP)在脱水前后的变化的关系及评价它们反映全脑氧代谢改变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本院重症医学科病房中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全部患者均监测伤后12h、24h以及其后4天内脱水前后的脑灌注压(CPP)、脑动静脉乳酸差(AVDL),脑氧摄取率(O2Ext);比较脱水前后各指标。结果1、脱水前后CPP、O2Ext、AVDL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2、AVDL在重型病人早期为负值,随时间变化呈正值。AVDL绝对值与O2Ext、CPP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负AVDL是早期颅脑损伤病情极重的标志。颈内动静脉乳酸差监测全脑氧代谢变化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重型脑损伤动静脉乳酸差氧摄取率脑灌注压
  • 简介:摘要聚乳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合成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对聚乳酸的基本性质、合成以及应用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聚乳酸 基本性质 合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及降钙素原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评价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地方干部病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59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小时、治疗48小时、72小时、转出ICU或出院前或死亡前、出院后7天、出院后28天抽取静脉检测乳酸、降钙素原、血气分析、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别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PSI评分,同时选取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PCT、LAC、氧合指数、白细胞、PSI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年龄、性别、CRP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在治疗前PCT、WBC显著升高,当病情被有效控制后,PCT、WBC可以快速回降到正常范围,而LAC、CRP则在治疗前维持高水平,治疗过程中缓慢下降。各项检测指标在72小时与死亡前或转出ICU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在出院后7天与出院后28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及LAC的检测更能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在一定意义上提示预后。PCT、LAC、WBC、CRP与PSI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作ROC曲线结果提示72小时LAC和72小时PCT预测死亡的能力相当。结论乳酸是直接反应组织灌注状态的重要指标,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可提示病情危重及感染程度,两项指标联合评估可作为重症肺部感染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动态监测72小时内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是判断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最佳时段。

  • 标签: 血乳酸 降钙素原 重症肺部感染 临床应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聚乳酸纳米泡,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全氟戊烷的纳米泡,对其粒径进行表征,评价纳米泡的体外储存稳定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纳米泡进行体外超声成像效果考察。结果制得的纳米泡为乳白色,粒径318.4±5.1nm,体外稳定性好,纳米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增强超声成像的效果,并且能被超声波击破。结论制备的聚乳酸纳米泡体外稳定性好,能增强超声成像。

  • 标签: 纳米泡 聚乳酸 全氟戊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E是否可以联合Lac指导术后患者复苏。方法研究入选120例非感染术后患者。抽取T0和T6点时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评价BE和反应组织灌注指标的相关性以及BE和反应流量指标的相关性。根据T6点时BE和Lac分成4组,比较组间△PCO2、ScvO2、6小时乳酸清除率、12小时乳酸清除率。结果T0点时BE和Lac有相关性。T0和T6点时BE和△PCO2、ScvO2有相关性。BE≥-3mmol/L组内,Lac达标与否,组间△PCO2、ScvO2、12小时乳酸清除率均达标;Lac≥2mmol/L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不达标。BE<-3mmol/L组内,Lac达标与否,组间△PCO2、ScvO2、12小时乳酸清除率均不达标;Lac<2mmol/L组,6小时乳酸清除率达标。结论BE可以联合Lac指导术后患者复苏,BE比Lac提前反映患者的循环状态,避免单用Lac导致的复苏过度或者复苏不充分。

  • 标签: 术后患者 复苏 碱剩余 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