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是内镜下治疗的基础和保障。方法镜下息肉治疗1760例,其中EMA术601例,ESD2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内镜下治疗。

  • 标签: 护理 肠道准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早期内营养与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内容。方法将38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早期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甲组;同时将另36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早期外营养的患者作为乙组。两组的护理方式都相同。对比两组鸣音恢复的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总结护理内容。结果两组相比,以甲组的鸣音恢复的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结论对全胃切除患者而言,术后早期给予内营养的效果更好。无论是内营养还是外营养护理都应以心理护理、管道护理、营养液输注护理、病情观察为主。

  • 标签: 全胃切除 早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内镜下切除息肉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85例患者行息肉治疗的护理。结果息肉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护士要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内外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内外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第一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于术前1天、术后8天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第一组组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幅度和白细胞、转氨酶、c一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均少于第二组,第一组患者吻合口痿、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第二组。第一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第二组。结论术后内外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费。

  • 标签: 胃癌 胃大部切除术 肠内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结直肠切除术后漏的治疗方法及产生原因。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30例低位结直肠切除术后漏患者。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护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15例,7例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46.7%。护理组15例,13例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是低位结直肠切除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治疗周期,使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 标签: 肠漏 治疗 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肠切除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年间采用小肠切除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8例患者的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8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小肠切除手术治疗后,治愈17例,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良好,若患者延误手术的时间越短,治愈的机率越高。

  • 标签: 肠切除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的临床护理重点,提高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总结的方法,对本院的61例因胃癌行胃切除术的患者施行早期内营养,给予系统化的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营养支持治疗,内营养治疗平均(11.5±2.2)d,平均住院时间(18.0±3.5)d;无水电解质失衡、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切除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加强内营养的护理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本科室的护理水平。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术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2011年国内有关全胃切除术后内营养治疗的研究,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5.1对各研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共有14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内营养组较场外营养组的合并OR95%CI分析显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2.16-26.89,-17.43,(P<0.00001);术后排便时间-22.02-24.16,-19.89,(P<0.00001);术后第8天血白蛋白水平5.761.82,9.70,(P=0.004);术后住院时间-3.98-5.28,-2.67,(P<0.00001);住院费用-2678.79-3620.27,-1737.31,(P<0.00001)。结论应用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恢复、营养状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外营养。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围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在今后该手术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一年时间内所开展100名老年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将他们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普通护理+围术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采取普通护理,随后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普通护理+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评估以及术后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因而在老年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围术期护理干预。

  • 标签: 老年患者 内镜下肠息肉 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行内营养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做好营养管的固定,选择合适的内营养液,严格掌握营养液的输入量、输入方法、速度,保持管道的通畅,严密观察消化道反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水电解质状况,强调重视心理护理,是做好内营养护理的关键。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经1次手术切除干净,术中并未出现穿孔、灼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1±2.1)d后均痊愈出院。术后经过2年时间随访,并未发现有1例患者复发。结论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肠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外营养及早期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外科病房2005年-2013年共计62例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1例研究组和31例对照组。研究组为早期内营养组,对照组为早期外营养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外营养,内营养更能缩短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早期癌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早期癌患者镜下行EMR治疗的18例(27个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27个病灶中采用用圈套器直接切除25个,透明帽切除2个;均为扁平病灶,大小0.5cm×0.5cm~5.0cm×10cm,;1次切除23个1例,2次分割切除1个例,10次分割切除例,80余次分割切除1例,未能完全切除2个;切除后取出的组织立即送病理检查。内镜下分型隆起型(I型)5个;平坦型(Ⅱ型)22个。组织学分型早期癌3个,单纯腺瘤5个,中度不典型增生11个,重度不典型增生8个。术前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者16例。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未发生。有3个病灶在术后出现少量渗血。结论EMR治疗结直肠早期癌方法简单,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肠镜 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癌 早期癌 癌前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60例胰、十二直肠手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术后24小时内开始实施内营养,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效果。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内营养且给予临床护理,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纲免疫功能,缩短了住院天数。

  • 标签: 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高龄患者潜在的手术麻醉风险极大,其中心血管、呼吸、泌尿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功能减退是影响手术及麻醉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于自主神经受损,动脉顺应性降低的老年人选择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易发生低血压,但术后意识障碍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少;若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病,选择全麻还是明智之举,这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性,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有资料报道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病死率相当。

  • 标签: 嵌顿疝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46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第一天早期内营养支持,并在营养支持前后测定体重、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排气时间。结果46例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无变化。营养指标与术前持平,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 标签: 胃癌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内营养治疗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内营养护理管理前的100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随机选择100例实施内营养护理管理后的患者资料为研究组。分析(1)对照组和研究组腹泻发生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腹泻治疗疗效。结果(1)对照组和研究组腹泻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腹泻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内营养液使用时,容易诱发医院性腹泻,调整输液速度、逐步增加输液量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镜下电凝电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结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所有患者治疗结肠息肉的优良率达到93.1%,治疗效果较优。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治疗效果较好,再配以合理的手术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息肉 肠镜 电凝电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息肉消化内镜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行息肉消化内镜切除术患者100例,其中50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50例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理应激指标(血浆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肠道准备质量(BBPS)、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or、ACTH、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BBPS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消化内镜切除术的息肉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生理应激指标及其肠道准备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肠息肉 消化内镜切除 生理应激指标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