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椎弓螺钉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38例行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椎弓螺钉内固定,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后正确体位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8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6~10个月,症状均缓解,无复发及加重。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椎弓螺钉内固定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椎管减压 椎弓根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情况采用后路减压椎弓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发现骨折椎体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平均为24.50°、术后6.10°;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例术前为53%、术后10%,术后12~18个月取除内固定后有2例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例回复到20%,其余无明显再压缩病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该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弓螺钉内固定与常规椎弓螺钉内固定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腰胸段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40例。开放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钉棒内固定,微创组采用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指数恢复及随访矫正度丢失情况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3个月内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后两组趋于一致,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出血少、疼痛缓解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两种手术方式的矫形效果和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采用后路经皮椎弓螺钉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采用伤椎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为A组,34例患者采用跨伤椎双平面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为B组,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对伤椎锥体前缘高度值以及Cobb,s角进行测量,术后患者随访1~2年。结果三椎均成功完成手术,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以及稳定性能十分良好,未出现1例患者切口感染和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以及Cobb,s恢复情况较满意。术后随访1年,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椎弓螺钉伤椎固定对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且维持良好的伤椎高度,对后凸畸形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爆裂型 椎弓根螺钉 伤椎
  • 简介:摘要目的就9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断裂松动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9例胸腰椎骨折发生断裂的病例,4例松动,3例断钉,2例连接杆松动断裂。结果(1)螺钉负荷过大(2)内固定物取出过晚(3)卧床时间过短(4)内固定未行一期植骨或植骨不够确切(5)内固定物由于长期不取出发生金属疲劳(6)椎间盘高度的丢失。结论对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重视骨折内固定物的断裂松动的并发症,中有效的植骨融合,术后至少卧床休息2—3个月,在6—8个月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取出内固定物。内固定物取出时间的适宜能减少脊柱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的发生。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物断裂松动 认识原因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脊柱后路椎弓钉内固定体位护理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后路椎弓钉内固定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性常规护理和针对性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无椎弓螺钉相关神经、血管并发症,也无螺钉松动、断钉等状况,有效率为96.3%(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9.1%(38/5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手术体位能使患者中维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手术野充分暴露,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脊柱后路 椎弓根钉固定术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融合、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后路减压、椎间单纯植骨融合联合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融合联合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高,术后B组的植骨融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融合与椎弓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椎间融合术 后路减压 植骨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81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的细节和体会。结果81例手术均进展顺利,中术后X线摄片骨折复位满意,术后至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知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加强围期的整体护理,做好术后的康复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保障,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固定成功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后路椎弓钉棒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后路椎弓钉棒内固定的患者22例。分析手术前后的病情和术后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且病情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半年内Cobbs角度、腰椎间前凸角度、JDA评分和DOI指数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钉棒内固定由于其特殊的连接杆置入技术,使对椎旁肌肉的扰动减到了最少的程度,真正实现了微创化概念。与传统开放的手术相比较,该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脊柱弯曲 Cobbs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椎弓螺钉固定方式对治疗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按入组顺序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椎弓螺钉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螺钉松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螺钉松动率为19.4%,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螺钉松动率(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累计13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数累计为5例,对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弓螺钉固定手术对于脊柱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后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椎广使用。

  • 标签: 脊柱损伤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手术椎弓螺钉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各种仪器、器械的使用。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准备充分,中医护配合良好。手术实施顺利,准确无差错,效果满意。结论不同职责的护士需做好本职工作,与者之间的默契合作,是手术顺利进行并能取得到满意结果的关键。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椎弓固定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椎弓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椎弓固定的护理效果。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周,65例患者可持拐杖下床活动,3例截瘫患者双下肢功能亦有所改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患者围期的整体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康复指导,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固定成功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内固定与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疗效;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内固定与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手术疗效基本相近,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是皮微创中空椎弓螺钉内固定透视次数较wiltse入路椎弓螺钉内固定多,有待完善器械及手术流程,减少病人及医务人员X线暴露。

  • 标签: 经皮微创中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路经寰枢椎椎弓固定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2年6月,共收治寰枢关节稳定性丧失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40.30±5.65岁。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伴稳定性丧失15例,横韧带断裂5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7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3例,先天性短小齿状突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寰枢关节不稳28例,寰枢关节脱位19例。神经功能根据JOA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定,9-17分,平均11.50±1.37分。所有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颅骨牵引均已复位,所有患均采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固定行稳定性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获得18-69个月随访,平均38.52±5.6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和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2-17分,平均14.50±1.50分。结论后路经寰枢椎椎弓固定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充分、固定坚强、融合率高等优点,是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 寰椎 枢椎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弓螺钉内固定系统后路治疗30例胸腰椎骨折,对其进行减压、植骨融合,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防治并发症。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神经功能按ASIA法除4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4例骨折复位不满意,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恢复良好。结论椎弓螺钉能提供短节段脊柱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脊柱融合率高,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固定系统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57例,均行后路椎弓固定系统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评定神经功能及疼痛,分析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Cobb角、椎管占位率、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患者治疗后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优良率为98.2%。并发症发生率为7.0%。结论后路椎弓固定系统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其手术前后Cobb角恢复情况及随访Cobb角丢失情况,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104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Cobb角均较之前显著缩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1年有效随访后可知Cobb角丢失度仅为(0.83±0.24)0。结论应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效果令人满意,加伤椎固定的直观形态更好,很接近正常形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断钉发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 经伤椎 内固定 腰椎爆裂骨折,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