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低电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同一年龄段的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确定诊断后行心电图检查,收集两组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的肢体导联电压振幅、QRS间期以及QTc间期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肢体导联电压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QRS间期、QTc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简便,准确性高,且表现为QRS波群低电压情况能够反应患者CHF的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电图 低电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低管电压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双源CT检查的冠状动脉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双源CT机进行扫描。低剂量组中2个球管的管电压均为100kV,常规组中2个球管的管电压均为120kV,两组电流都为330mAs。对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且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低剂量组的图像CNR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的CTDIvol及ED均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双源CT适当降低管电压的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法不但可以达到临床诊断对冠状动脉影像的要求,还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患者因检测所受辐射剂量,在临床中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 双源CT低管电压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低管电压,低浓度的对比剂进行双下肢动脉CTA,对比两者之间的图像质量及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择90位患者,30位为一组,分为A,B,C两组,A组采用120KV,对比剂为欧苏(浓度为350mgI/mL),B组采用80KV,对比剂为欧苏(浓度为300mgI/mL),C组采用70KV,对比剂为欧苏(浓度为300mgI/mL)其他扫描参数相同,测量和计算图像中股动脉CT值,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碘摄入量等参数。下肢动脉血栓,动脉中血流速度高导致凝血过程被激活,在局部也不能积蓄足够的凝血酶,只有在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时才会使血小板黏附、聚集,造成管腔狭窄,使得局部积蓄有效浓度的凝血酶,最初的症状主要为下肢疼痛,从膝部传到足部,导致皮肤紫黑,动脉搏动微弱或者消失,皮温发凉,严重者可能失去双腿,还可能会导致脑血栓的可能,双下肢动脉CT是诊断双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快捷有效准确的方法,但是因下肢范围较长,导致使用的对比剂浓度及辐射剂量都比较高,如何在64排CT中,使用低浓度对比剂,低电压进行下肢CTA检查,对照与常规剂量常规浓度的图像,探讨低剂量低浓度下肢动脉CTA的可行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体表贴膜法交流电刺激家兔致颤的可行性及成功致颤的电压阈值范围。方法选择24只健康家兔,将电极贴膜贴于体表,按随机性原则计算电击顺序后,分别给予80V、90V、100V和110V四个级别电压刺激,每一级别电压刺激2次,每次持续3s,计算每一级别电压致颤的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结果电刺激可以成功诱导家兔发生室颤,其中诱导电压为100V时家兔致颤成功率最高。结论体表贴膜法交流电刺激诱导家兔心室颤动成功率高,简便可行,理想的致颤电压阈值为100V。

  • 标签: 体表 交流电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充分运行系统来验证系统各部件都能正常工作并完成所赋予的任务。方法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结果成功的系统测试保证了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结论系统测试是系统设计完成后最后一个找出并纠正各种错误的机会,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门诊发药流程,提高发药质量、减少患者门诊等候时间。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改善门诊发药流程细节,比较新模式与旧模式之间患者的取药时间长短。结果新模式下配、发药可以提高发药质量、减少患者侯药时间。结论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优化门诊药房配、发药,提高门诊药房服务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发药流程 系统 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个性化对比剂应用方案在糖尿病人下肢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下肢动脉CTA(CT血管成像)的糖尿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登记的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研究组采用低管电压(80kVp)联合个体化对比剂用量;对照组采用高管电压(120kVp)联合对比剂用量100ml。其对比剂浓度和扫描参数两组相同。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血清肌酐浓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髂总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的CT值及图像噪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比剂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查后第2天,对照组血清肌酐浓度高于检查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下肢CTA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联合个体化对比剂应用方案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对比剂 下肢动脉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817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共分娩产妇总数3788例,其中剖宫产817例,剖宫产率21.3%,剖宫产有上升趋势,关键是社会因素,胎儿因素,加强产前知识宣,降低社会性剖宫产率,有一定重大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静脉输液药物的最佳配制,为输液用药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比静脉输液集中配制与不集中配制,来阐明静脉药物配置系统的建立优势。结果静脉药物配置系统可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保障药品质量。结论科学理念对待静脉药物配置系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输液配制现状 集中配制优点
  • 简介:摘要目的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新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及病案统计管理人员ICD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水平。方法运用Borlanddephi和MicrosoftSQLserver,利用现网络国际疾病和手术编码数据资源,设计开发可方便查询ICD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的系统。结果本系统已完成开发并使用了一年多,达到了预期目的,已成我们日常工作常用软件之一。结论本系统的开发应用大大方便了病案室疾病和手术编码人员查询和核对ICD编码工作,提高了ICD编码的工作效率。同时,本系统对在医院中推广和普及ICD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有积极推动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疾病 编码 手术操作 国际交流
  • 简介:摘要补体系统由调节先天免疫的多种蛋白组成,补体系统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本文拟就补体系统在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

  • 标签: 补体 补体调节蛋白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化系统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护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而护理信息办公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有其重要作用,其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节省了护士的更多时间,同时使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 标签: 护理信息系统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建设,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是医院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适应医院信息化整体的发展,LIS系统的升级就迫在眉睫,医院就针对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对LIS系统的检验申请,标本流转,样本分发,数据传输,质量控制,智能审核,电子签名,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功能和管理的细分,功能进行了升级改造,使LIS系统更加完善实用。

  • 标签: LIS 样本分发 双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整体护理的内容,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以临床护理学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我实践经验,总结消化系统疾病整体护理方案。结果基础护理评估在一般评估基础上应该加入心理资料、社会支持系统资料,能够制订出更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论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的了解,指导患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社会及疾病的需要,减少疾病的复发,可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建立输血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从入库到出库的智能化管理,输血科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及医院HIS之间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临床医生护士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使临床输血更加规范和科学化,保障输血安全及合理应用。

  • 标签: 输血科 智能管理系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居民健康卡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金钥匙”。本文针对居民健康卡密钥系统部署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系统改进方向。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密钥管理 复位响应信息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医院信息系统一定周期内必将面临进行升级切换的问题,本文从医院基础信息系统的切换原则、切换方式的选择、切换前的准备、切换方案的实施、切换后的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医院基础信息系统的切换。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系统切换 策略
  • 简介:摘要影像作为PACS系统内的基础信息被存储在数据仓库中。传统的影像信息管理模式忽略了影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不仅导致较高的影像信息查找与管理复杂度,而且造成已有影像信息无法为新影像信息提供相似解决方案而产生资源浪费。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分类的影像的管理策略,利用影像信息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将影像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为新影像信息提供相似解决方案。根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影像信息查询效率。

  • 标签: PACS 相似 影像信息查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PFNA与DHS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给予髓内固定系统与髓外固定系统治疗,统计各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术后治疗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临床Harrris法评估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骨骼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髓内组患者术后有7例出现静脉血栓、髓内翻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7.9%)显著高于髓外组(0.0%),且Harrris评分为(83.4±12.1)分,明显低于髓外组(91.1±9.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髓内、髓外固定系统均能较好的固定骨折部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髓外固定系统可以较好地降低并控制术后并发症情况。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外固定 髓内固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