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2580份病例处方的用药资料,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对常用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高于13复方制剂和4,低于2,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常用药物药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结论3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其药理作用规范用药,可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第3代 抗菌谱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3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老年细菌性感染108例治疗过程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头孢哌酮组34例,头孢曲松组37例,头孢他啶组38例,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头孢哌酮组总有效率94.12%,头孢曲松组总有效率91.89%,而头孢他啶组总有效率92.11%,三组患者总有效率92.71%。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3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细菌性感染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轻,安全性广,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3代头孢 头孢菌素 细菌性感染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为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创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支撑平台,以终端掌控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通过无线移动技术,实现了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的准确核对。结果无线移动技术能够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及药物,减少了因人工操作环节造成的误差以及人为因素带来的医疗事故。结论无线移动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医疗纠纷。

  • 标签: 无线移动 门诊注射室 输液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科护理与人类繁衍息息相关,正在朝着“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转变,但是受制于中国目前医疗条件的不足,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和实施。而随着通讯技术、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特别是大量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APP、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和产科护理找到了结合点,为新形势下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将为产科护理的人性化、精确化、科学化管理带来极大的帮助。

  • 标签: 移动终端 产科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款新型移动换药车的制作和应用。方法新型换药车在换药车下方同时安装了四个小垃圾桶,分别放置污染器械,污染包布、治疗巾,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在换药车的底部对应每一个垃圾桶设置了脚踏。结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更多便利;换药操作者可避免在换药过程中为扔垃圾而触碰垃圾桶盖,造成手污染,同时能保证在换药过程中垃圾桶盖持续盖好达到院感要求。结论在使用中,新型移动换药车,提高了换药时的工作效率。

  • 标签: 移动换药车 新型 换药车
  • 简介:摘要2015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存储”等高科技新名词瞬间迸发,当它们与传统医疗结合,孕育了出当代医疗信息化的突破点——移动医疗。移动医护管理项目是我院实践移动医疗技术的第一步,通过建设无线网络,使用手持数据终端(如平板电脑、PDA),连接医院各信息管理系统(HIS,LIS,PACS等),实现临床数据无线传送,医生、护士能随时随地查询病人相关信息,完成床边工作。

  • 标签: 移动医疗 无线网络 临床信息
  • 简介:摘要移动X光机是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设备自身虽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些故障。为了保证设备正常使用,需要及时对故障进行维修。基于此,本文对西门子移动X光机故障的维修方法进行探讨。

  • 标签: 移动X光机 故障 维修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瑞特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淋巴囊肿、空泡蝶鞍综合征以及心肌桥等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进行分析,总结了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的主导词以及编码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疑难疾病 编码 主导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的癌性疼痛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支持。方法将入住的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对癌性疼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烦躁、抑郁、焦虑发生率少,癌性疼痛的发生率73%,其中23例无疼痛,61例患者用了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结论通过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应用药物及非药物的方法,患者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感觉舒适,生命质量得到了提高。

  • 标签: 癌症 癌性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光敏剂、短时间封包、红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单盲平均分为两组,1组外敷5%5-氨基酮戊酸(ALA)于全面部皮损处;另1组外敷安慰剂。均采用红光照射全面部,每周1次,共4次。每次随访记录皮损数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的2周,试验组30%的患者皮损改善达到60%以上,而对照组的皮损改善均低于60%。疗效分析显示,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所有皮损计数,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总计数,与基线比较皮损的计数都减少(P<0.05)。而对照组,只有脓疱和总计数与基线比较计数减少(P<0.05)。结论5%ALA-PDT和单用红光治疗痤疮都能使皮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5%ALA-PDT疗效优于单用红光,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氨基酮戊酸 化学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一套躯体移动障碍预防皮肤破损的护理方法,通过长期摸索,对卧床病人使用糜子垫效果好。它能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的繁重。

  • 标签: 躯体移动障碍 皮肤破损 糜子垫
  • 简介:摘要目的闭孔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壁疝,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总结了闭孔疝诊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6年收治的5例闭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81(70~9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17.8,生育次数波动在2~7次。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1例病人Howship-Romberg征阳性;3例病人术前通过盆腔CT确诊。2例病人手术确诊。3例病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4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手术确诊,术后并发MODS死亡。结论对老年、瘦弱、多产的女性病人,出现肠梗阻,应高度怀疑闭孔疝,应行腹部和盆腔CT以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例月骨脱位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寻找其脱位的内在规律并以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法恢复腕关节功能,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例临床病例进行系统性的临床研究、追踪访视受伤患者、对受伤患者的疗效进行科学评判。结果4例患者术后功能良好,无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1例出现月骨坏死并关节隐痛伴右手无力。结论月骨脱位早期应进行手法复位,陈旧性脱位应手术复位并予以克氏针内固定防止再脱位,月骨脱位容易发生月骨坏死,发生几率约20%,治疗一般选择月骨切除术。

  • 标签: 月骨脱位 月骨坏死 月骨周围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两组不同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进行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腹泻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护理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特定人群健康管理的作用,探索更适应时代发展且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方法200名公务人员,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健康管理方案下,分别采用传统的健康管理手段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手段,对其展开为期半年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后常见慢性病检出率的差异,并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两组人群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见慢性病检出率方面,观察组体重超标及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情况、精力、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移动互联网技术可提高目标人群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提高健康管理的总体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 标签: 公务人员 移动互联网 健康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输液信息化管理在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移动输液软件对社区门诊输液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结果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后,提高了护士核对患者身份及药物信息的准确性。全过程详细记录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智能提醒功能可避免护理差错发生。结论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其应用确保了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实现了护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门诊输液 移动软件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