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临床合理用药中,药剂参与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以及药师工作认知度得到提升,并可以有效的为临床医学提供全程药学服务,从而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药剂转变自身观察,提高自我认识,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则可以有效的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从而有效的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药剂的作用,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以及概念等实施了分析讨论。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药剂师 作用
  • 简介:摘要“通利州都法”一方为清代著名医家雷丰(雷少逸)先生所拟,用以“治火泻、湿泄、湿热痢疾”等病证,导师罗珊珊主任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不仅擅用此方治疗泻痢诸疾,还将其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病证的治疗,因运用灵活,加减得法,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扩大了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利州都法 时病论 罗珊珊主任 火泻 湿泄 湿热痢疾 石淋 热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9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对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9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212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为89%。结论对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兵团第七车排子垦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和改水效果。方法1984年10月、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分别在车排子垦区(123团、127团、126团、128团),受影响较重的123团,确立9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的普查工作。结果改水前的1984年,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2.7%(109/150);1986年第一次改水完成后至2009-2010年12月,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17%(19/265);然而,2010年12月至2014年第二次把水源地迁址到61公里的达子庙区域做水源供水后,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54%(1/18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我们定期对该地区水中氟含量浓度的测定,发现水中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并成正比关系。经检验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次通过改变水源地址和水源井的深度,进行防病改水工程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用来纠正或降低地方性氟、砷中毒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水源地 集中式供水 氟斑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气管插管全麻期间机械呼吸停止耐受时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8月我院30例泌尿外科微创手术,ASAⅠ—Ⅱ级患者,检测停止机械呼吸后1min、3min、5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血气分析结果,记录可以允许高碳酸血症的到达时间并立即重启机械呼吸。结果一例因测试前PH值为7.29剔除实验,29例患者平均耐受时限为13.12min,所有参与实验病例均于机控呼吸开启后数分钟内恢复。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麻期间停止机械呼吸后,在PCO2不高于80mmHg的前提下耐受时限对微创手术的时间要求有一定临床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呼吸 停止 时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的主要来源。结果在对3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病因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得出10例因为AECOPD所导致,破伤风5例,重症肺炎4例,肠梗阻2例,急性中毒重症哮喘3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耐药肺结核并感染各2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IPPV+PEEP、A/C或A/C+PEEP,撤机模式为SIMV+PSV,无创机械通气模式为PSV+PEEP。在本次研究中案例中,成功撤机28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93.3%,死因为COPD并DIC、呼吸机相关肺炎、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和病原体未明性重症肺炎。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有效抗感染,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分析 探讨
  • 简介:摘要仿生踝关节假肢装置,其主要包括稳定装置,屈伸实现功能装置,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的稳定装置,以模仿人体踝关节韧带,同时确保在矢状平面可以在其它平面也行使适量参加其平滑运动;屈伸实现功能装置能够实现设备的功能是通过旋转马达螺杆实现;辅助装置主要的两个杆端轴承之间的固定距离,同时提供电机支承台,并保证了整体设计美观性和合理性。

  • 标签: 踝关节 生物力学 机械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机械辅助排痰在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患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抽取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叩击患儿背部辅助排痰的方法,实验组实施机械辅助排痰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儿肺部相关体征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感受舒适程度和接受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痰液排出,缩短病程,利于病情恢复,提高患儿的接受程度,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机械辅助排痰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人工叩击排痰 治疗护理效果?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需机械通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1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标准入选的患者129例,分为机械通气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血清胆碱酯酶活性(SCHE),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血乳酸(Lac)测定,CRP,心电图QTc值,进行APACHEⅡ评分(APACHEⅡS),NRS2002评分等,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组平均年龄(52.72±19.73),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19.3±10.8)、APACHEⅡs(17.4±5.8)高,入院时NRS2002评分≥3患者比率高(42.3%),代谢性酸中毒(60.3%)及高乳酸血症(37.9%)发生率高。结论年龄、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APACEⅡs,入院时酸中毒,高乳酸血症及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可作为预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APACHⅡ评分 NRS2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CCU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住CCU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管道护理、气囊管理、气道湿化、密闭式吸痰、口腔护理、体位、每日唤醒计划和严格洗手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后,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一种护理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VA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机械通气患者在ICU中接受重症监护时的自身体验情况,为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将综合ICU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为4组,按《重症监护量表》进行重症监护体验资料的收集,用SPSS17.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组在重症监护体验的“环境感受”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维度的部分条目,高中及以上患者的不良感受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对ICU内环境的感受有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出现的不良感受更明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 标签: 教育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 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机械制造业中职工职业病危害情况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某机械制造业员工200人进行入组分析,入组人员包括清砂操作工,电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员,涂漆岗位等,通过对尘肺、噪声聋、职业性慢性中毒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的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行的防护措施。结果某机械制造业企业员工中,肺部异常、听力损失以及血液异常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健康指标和要求,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大型机械制造业职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有粉尘、噪声、苯系物危害等,需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保护。

  • 标签: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 危害与防护 健康指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13例机械通气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1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呼吸机治疗,转入ICU后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预后12例得到救治,1例不治身亡。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具有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必须对早期患儿加以重视,及时转入ICU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危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提高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水平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1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的方式技巧和经验体会。结果18例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在3至20天之间,平均通气时间为13天,经规范、全面的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16例康复出院,2例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通气模式与参数的适时调整、无创机械通气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管道护理与湿化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水平和患者依从性。

  • 标签: 呼吸衰竭重症患者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采取保护性通气模式;观察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样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动脉血气分析、氧合参数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在治疗后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7%,远高于对照组的56.7%。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和PaO2/Fi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胸片肺部炎症吸收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俯卧位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试验组患者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55.9%),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胸部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56名患有胸部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的症状针对性的对他们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我院机械通气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对全部56名患者全部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有10位病人因肺部有严重的并发症而采取了纤维支气管方面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56名病人中有48名患者康复,8名在治疗过程中死亡,10例肺部严重感染或者肺不张的患者在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后期对康复患者的跟踪访问中,没有急性呼吸衰竭病发的现象。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胸部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采取纤维支气管方面的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肺部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 标签: 机械通气 胸部肿瘤 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