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休克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急性颅脑出血并发休克患者资料78例,按照接受的治疗手段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用静脉注射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P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CC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试验组CPP、MAP、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颅脑出血引起的休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作为一种气体递质,不需借助任何特殊的运输工具就可以自由快速地通过细胞膜,可以对一系列生物靶点形成生物影响,产生细胞毒性效应和细胞保护作用。H2S在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 标签: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生理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硫化氢中毒急诊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26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镇静、机械通气、高压氧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急诊综合治疗。结果有2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15%(25/26)。结论依据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毒程度,实施有效的急诊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硫化氢 急性中毒 急诊综合治疗 死亡率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误服氢氧化钠烧伤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做好抢救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烧伤的胃肠道保护,提供足量的营养,做好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度过了危险期。

  • 标签: 氢氧化钠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用量、配制时间、氮气加入速度和灭菌后出柜温度等因素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质量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方法本实验对EDTA-2Na用量、加热时间、氮气加入速度和灭菌后出柜温度进行考察,检查有关物质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得出生产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EDTA-2Na用量为0.03%,氮气的加入速度0.1Pa,配制温度为60℃,灭菌后出柜温度为60℃。结论优化后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可行,质量可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 注射液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和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麻醉诱导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结果研究1组患者开始麻醉诱导至意识消失时间长于研究2组患者(P<0.05);插管后3min、5min的血压、心率状况均优于研究2组患者(P<0.05)。结论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较七氟醚吸入起效迅速,但七氟醚吸入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更小,麻醉状态更平稳。

  • 标签: 麻醉诱导 七氟醚 异丙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起因硫氢化钠与外环境酸性污水反应导致的硫化氢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方法2006年11月29日,J市G区发生一起以双眼及上呼吸道刺激为主要症状,伴有胸闷、憋气、头晕、恶心干呕等全身症状的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一人昏迷,一人头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对外环境相关有毒物质进行检测,模拟有毒气体的化学反应。结果三名患者临床表现符合硫化氢中毒后症状;事发后2h,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为0.87mg/m3,现场含酸污水与原料硫化模拟试验可以检测到反应产物硫化氢气体。结论中毒主要原因是硫氢化钠被外环境酸性污水浸泡,分解后释放出硫化氢,加上作业工人防护不到位,导致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中毒。

  • 标签: 硫化氢 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麻诱导时维吾尔族与汉族用药剂量和诱导时间的差异。方法以62例拟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维吾尔族和汉族各31例)为研究对象,ASAⅠ或Ⅱ级。采用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设为50。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诱导前即刻(T0)和BIS降至50时(T1)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T1时丙泊酚的用量和T0至T1的时间。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维吾尔族与汉族丙泊酚的用药剂量和诱导时间。结果诱导时间、血清脂蛋白-αLipoprotein-α,Lp(α)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含量对T1时单位体重丙泊酚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诱导时间、Lp(α)和ApoA1与民族之间无交互作用,控制协变量的影响后,维吾尔族T1时单位体重丙泊酚的用量显著高于汉族(2.56±0.39)mg/kgvs(2.07±0.30)mg/kg;F=4.075,P=0.017);T1时单位体重丙泊酚用量、Lp(α)和ApoA1的含量对诱导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T1时单位体重丙泊酚用量、Lp(α)和ApoA1的含量与民族之间无交互作用,控制协变量的影响后,维吾尔族的诱导时间显著高于汉族(297.92±47.10)svs(229.27±42.18)s;F=3.925,P=0.02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麻诱导时,维吾尔族丙泊酚的单位体重用药剂量高于汉族,且诱导时间显著长于汉族。

  • 标签: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全麻诱导 脑电双频指数 维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七氟醚无气道刺激,易被患者接受;诱导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循环抑制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用于全麻诱导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物。

  • 标签: 七氟醚 诱导 全麻
  • 简介:摘要诱导期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终末期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过渡的时期,在此期间由于患者病情处于恶化状态,同时又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对血液透析知识缺乏了解,易产生悲观恐惧心理,从而影响透析效果,产生透析并发症,做好诱导期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里,减少透析并发症,顺利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诱导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Cl2能否诱导WRL68细胞自噬。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检测自噬小体、Westernblot检测LC3B-I到LC3B-II转化。结果WRL68细胞镉暴露后,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形态良好,基本没有损伤;透射电镜观察到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暴露8μMCdCl212h后出现了吞噬空泡,内质网肿胀,有脱颗粒现象,大量的次级溶酶体样结构也出现在细胞质中。用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发现LC3B-II/I的表达增加。结论低浓度镉能引起WRL68细胞自噬。

  • 标签: WRL68 自噬
  • 简介:摘要低氧诱导因子(HIF)-2是由HIF-2α和HIF-1β组成的异二聚合体,是机体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HIF-2在诱导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具重要作用,而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刺激红系造血,与红系造血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HIF-2的结构、分布及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2 红系造血
  • 简介:摘要某生态园区施工现场发生急性中毒事故,通过现场调查和空气中H2S浓度检测,查明事故原因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为避免同类事故发生提供经验教训。

  • 标签: 急性硫化氢中毒 事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室内空气中VOCs各组分在二硫化碳中的解吸效率。方法室内空气中VOCs经椰子壳活性碳采样管吸附用二硫化碳解吸用气相色谱测定。结果二硫化碳对VOCs各组分的解吸效率范围为86.0%~95.1%。结论解吸率均能满足实验室对测定的要求,避免了热解吸重复性低和解吸率不足的问题。

  • 标签: 室内空气 VOCs 解吸率 二硫化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对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38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实验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并以2010年3月前以常规方法治疗的33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治愈29例,显效6例,治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治疗治愈14例,显效7例治愈率为63.6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1±0.7h和74±6.4h,对照组患者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8±0.6h和82±7.3h,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治愈率高,能够显著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化氢 中毒 高压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吡拉西坦氯化钠的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方法分析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通过护理干预,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结果90%病人不良反应减少。结论通过心里护理,渗漏部位及时处理,降低药物浓度,调整输液顺序,热敷或保暖等方法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吡拉西坦氯化钠 不良反应原因 分析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治疗中,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7例,分别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测两组神经功能变化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