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临床患者病例38例(56只眼),对其采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患者黄斑区的图像特征。结果本组56只眼中黄斑区OCT图像显示为继发性视网膜劈裂、脉络膜新生血管25只眼,黄斑裂孔5只眼,单纯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4只眼,黄斑萎缩14只眼。不同表现者的年龄、屈光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取OCT对病理性近视者黄斑区进行扫描可获得具有典型特征的图像,这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总结临床医师以重建钢板对锁骨骨折施治的效果。方法研究38例锁骨骨折伤患,以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回顾分析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接受术后3个月~1.5年的随访,患者骨折部位全部愈合,且未有一例出现畸形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折、伤口感染问题。结论锁骨骨折损伤以重建钢板治疗,可使患者的锁骨尽快愈合、肩关节的功能尽早恢复,并且避免损伤部位出现并发症。

  • 标签: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单束重建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技术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分级和Lysholm评分)、稳定性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测量)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解剖单束重建组轴移试验的结果有优于传统单束重建组的趋势。结论解剖单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相比,在临床评分和前后向稳定性上均无明显优势,但解剖单束重建可以更好地控制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 标签: 解剖重建 前交叉韧带 轴移试验 旋转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田病患者18例(32只眼),采用FFA和OCT检查,结合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只眼造影早期视盘表面呈现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边界模糊的强荧光,4只眼呈放射状条形低荧光,以视盘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8只眼中周部和后极部表现为多发性颗粒状、针尖样强荧光斑点,逐渐扩散融合;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存在浓度不均的点状反射,其中6只眼表现为团状渗出点,10只眼玻璃体表现为腔点状反射增多,3只眼有囊腔形成。结论FFA联合OCT检查在原田病诊断中具有优越性,对疾病的病情追踪、疗效评价提供评价标准。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田病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腕掌部严重毁损性伤后、利用“废弃”指行部分手外形及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临床应用丧失原位再植条件的手指对11例手腕掌部不同平面毁损伤进行了部分手外形及功能重建。结果本组10例重建指成活,1例失败。成活指随访2~6年,所有成活指体痛、触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率6-11mm。掌部及腕关节再植手指大都能一期恢复伸屈,对掌、对指功能,前臂再植指具有对指揑持功能。结论手腕掌部毁损性离断伤是可以利用“废弃”指进行异位再植与再造重建部分手外形及功能,在重建时一定要掌握好拇指的对掌及对指功能,异位再植的指数要根据毁损平面而定,前臂异位再植以两指为宜。

  • 标签: 手腕掌 毁损伤 异位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肛门括约肌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或其他医源性损害引起的严重大便失禁患儿,常须行括约肌重建,我们根据近年来临床上施行肛门括约肌成形术的临床实践,对方法选择、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肛门失禁行括约肌重建的临床经验并针对性提出括约肌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2007~2012年对30例完全性肛门失禁的治疗,其中23例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3例为会阴损伤术后,4例为盆腔和会阴术后。对此组病例采取不同的括约肌重建术,包括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肛门外括约肌重建23次,臀大肌转移5次,Puri-Nixon提肛肌成形术1次,肛门内括约肌成形6次。结果对23例进行平均25个月的随访,临床评分达优良21例,占87.0%,客观评价8例,5例达优良。结论对括约肌肌源性损害致肛门失禁的患者,正确地选择不同的括约肌成形术都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一项诊断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逐渐的介入了眼科临床的诊断工作之中,并渐渐的成为眼底病的最为常用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的手段之一,这对于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high-resolutio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UHR一OCT)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也是的眼科医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视网膜内部结构,这将会在在眼科上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CT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青光眼 早期诊断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6例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行各种盆底重建术,术前、术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手术成功。结果手术成功,效果满意。结论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消失,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术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及团队成功完成两例高危复杂经皮心脏左室重建术,这是国际上首次经桡动脉左室造影下的左室重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首选手术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ACL重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很大发展,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比如手术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的固定方法、手术技巧、术后的康复和治疗等。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 固定装置 肌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各型腭裂,探讨腭帆提肌重建术操作要领。方法选取我科近两年收治的各型腭裂患者16例,使用腭帆提肌重建术进行修复,观察其术后发音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的关系。结果16例腭裂患者术后1例发生穿孔,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语音清晰度,高鼻音及鼻漏气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腭裂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腭帆提肌重建术 腭裂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对锁骨中断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6例锁骨中断骨折并接受重建钢板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骨折愈合、相关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骨折愈合,平均2-7个月,无不愈合出现。其中优31例(55.35%),良19例(33.92%),中6例(10.7%),无差。结论重建钢板能有效固定骨折远端,促进功能恢复,并能减少骨不愈合和锁骨缩短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锁骨中段骨折 重建钢板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肋骨骨折重建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急诊肋骨骨折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每组20例,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M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M组4小时和48小时的Ramsay评分较低(P<0.05),且M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显著降低,嗜睡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下降。

  • 标签: 多模式镇痛瑞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62例,全部进行x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和VR重组。结果62例中病变发生于腰椎30例,胸椎16例,胸腰段15例,腰骶椎1例。共累及138椎体、42个椎间盘,其中2个椎体受累46例,3个椎体受累10例。结论CT扫描结合其3D后处理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死骨、钙化、脓肿以及椎间盘的改变,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程度及脊髓压迫情况具有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CT检查技术 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总结19例毁坏性肢体离断修复术患者的早期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患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营养的支持;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为顺利进行二期软组织修复及后期的功能重建奠定基础。16例患者中均存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3例发生创口感染,电解质紊乱5例,便秘7例。

  • 标签: 肢体毁坏再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过程中使用到的康复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进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护理以及健康护理在内的康复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前后身体变化情况。结果54例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疗效为优的患者有35例,良有17例,2例为可。患者伤口愈合最少时间为10天,最长为20天,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的随访中显示,所有患者骨折愈合状况良好,无并发症产生,生活质量无影响。结论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对于帮助患者增加治病自信心,促进骨折的更快愈合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通过观察修复效果,积累临床经验,研究恢复咬合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名来我科就诊的已确诊患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采用分解法进行牙合关系的转移,分次重新建立咬合关系。结果6名患者均恢复自主咬合能力,患者家属表示对口腔修复效果表示满意,反映对修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论针对患患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通过重建牙合关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能否起到康复治疗目的,需进一步科学的、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帕金森病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1月~2007年4月6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重建钉固定。结果本组67例病例中有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2个月,骨折均按期愈合,2例4型粗隆间骨折出现轻度髋内翻,髋关节外展活动轻度受限;1例远端锁钉处出现应力性骨折,2例术前患肢即有脑血栓后遗症,合并患肢肌力降低,术后患肢活动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股骨重建钉治疗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内固定有效,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重建钉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