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产后早期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400例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产妇分娩后所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至产后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与产后不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产妇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无论是阴道分娩产妇,还是剖宫产产妇分娩后,观察组产妇分娩后其电活动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于产后早期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功能的恢复,尤其是自然分娩产妇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分娩 盆底肌康复 盆底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产后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女性孕产妇患者由于妊娠使得支持结构发生了异常。严重者会发生功能性障碍并且出现缺陷,在产科中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功能受损后的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等。不仅伤害了患者的健康,并且给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盆底肌 康复护理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康复治疗的观察组(n=52)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2)。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综合力和性生活质量等情况上存在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综合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康复治疗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盆底综合肌力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孕产妇功能的产科因素分析及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收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自然分娩,实验组患者为剖宫产,均给予相应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前后力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72.0%,实验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压酷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2.0%与28.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力为(1.89±0.45)级,治疗后患者力为(4.70±0.78)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压为(15.43±3.22)uv,治疗电压为(6.20±3.10)u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中应用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自然分娩方式对功能影响程度较大。

  • 标签: 孕产妇盆底功能 产科因素 盆底肌治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产妇分娩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即为尿失禁,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使产妇的产后康复受到极大的影响,需给予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康复训练预防及治疗产后尿失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临床开展此项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盆底肌康复训练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凯格尔运动对产后康复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在我院自愿参加凯格尔运动且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名,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产后42天,132天评价阴道前壁膨出,夜尿次数和尿失禁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妇女阴道壁膨出和夜尿次数,尿失禁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凯格尔运动对产后康复是一种有效、可行、简便的方法。

  • 标签: 凯格尔运动 产后42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产后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肛提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对于功能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功能康复治疗能提升患者力并降低尿失禁等事件的发生,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高很有帮助,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56例产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105例、51例。对照组给予肛提训练,观察组给予肌肉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会阴力4~5级的比例为86.67%,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比例(1.90%)明显低于对照组(9.80%,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产妇产后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其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治疗 会阴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功能性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产后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盆底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对组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868例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力测定结果为评价组织功能的依据,判断以上方式对组织的影响。结果868例产妇力等级≥Ⅲ级仅76人,占总人数8.8%。同组比力等级≥Ⅲ级中,阴道分娩者占52.6%,剖宫产者占47.4%,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占94.7%,经产妇占5.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者占10%,<35岁者占9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会对女性组织造成损伤,同时孕妇年龄及分娩次数的增加会加重其组织的损害。

  • 标签: 盆底肌力 妊娠 分娩方式 分娩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妇对产后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孕期宣教对孕妇产后进行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0例孕妇健康教育前后对产后康复知识了解及需求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孕妇对产后康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且需求不高;健康教育后孕妇对产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需求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孕妇对产后康复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 标签: 孕妇 产后 盆底肌康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功能的损伤及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晋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43例,其中阴道分娩87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56例(剖宫产组),产后6-8周力检查后,进行力训练12周,再次力检查,观察分娩方式与功能损伤及训练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肌肉力,电位均明显上升,疲劳度趋于正常。阴道分娩组力训练疗效优于剖宫产组。结论虽然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对功能均有近期损伤,但在产后进行力训练后测力及电位显示,阴道分娩较剖宫产恢复更快,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功能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综合治疗在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363例产后42天复查伴有功能障碍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综合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力、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力Ⅰ级及Ⅱ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康复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力,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在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盆底康复综合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脏器脱垂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加强康复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基础康复训练,观察组为产后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康复训练。针对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加强康复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肌肉力状况。

  • 标签: 产妇 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分娩产妇136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8例,对照组经Kegel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电刺激治疗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2%明显提高,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行功能训练加上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提高产妇产后力,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妇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哑铃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力及疲劳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产后功能障碍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49例)和对照组(B组,49例),予B组阴道哑铃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予A组生物反馈电刺激训练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肉力、疲劳度及电压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肌肉力、疲劳度及电压均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5);相比于B组,A组肌肉力、电压显著升高,疲劳度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哑铃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训练不仅显著改善产后功能障碍患者功能,还降低疲劳度,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康复训练 生物反馈 产后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康复训练对产后功能损伤防治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阴道分娩初产妇200例,所有产妇均于产后6周复诊,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在院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居家凯格尔训练。分别于产后6月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失访9例,对照组失访12例。观察组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I类与Ⅱ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交痛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发生率更少,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产后及时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阴道分娩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妇损伤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所门诊产后6~8周常规康复检查做肌肉检测后收治的2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和康复器-“阴道哑铃”治疗,疗程结束3个月随访检测所有接受规范治疗的研究对象力,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检测力并按相关标准判定对照组和研究组力≤3级分别为61例(36.3%)、74例(56.9%),力分级≥4级分别为56例(43.1%)、107例(63.7%);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4.6%、67.3%,研究组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减退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锻炼、采用阴道哑铃练习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均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以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最为显著,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肌肉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8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60)、B组(n=160)和C组(n=160)。A组应用功能锻炼,B组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治疗3个月后,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张力度和功能障碍。结果康复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张力度都得到了改善,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下降,C组>B组>A组,三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其中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阴道哑铃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值得应用探索。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300例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产妇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当中有着显著效果,可以加快产妇的身体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有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妇 产后 盆底康复 盆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