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护理效果

王俊玲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8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60)、B组(n=160)和C组(n=160)。A组应用盆底功能锻炼,B组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治疗3个月后,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度和盆底功能障碍。结果:盆底康复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度都得到了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下降,C组>B组>A组,三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其中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阴道哑铃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值得应用探索。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62-02

子宫全切术是当前妇产科最为常见的手术之一,此种手术方法能够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宫颈癌前病变中,据相关学者报道,子宫全切术破坏了宫颈周围环境,在切除宫颈的同时,不仅对膀胱和直肠的神经支配造成影响,同时还切断了子宫主韧带,以及性生活的不满意,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就此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48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分为A组(n=160)、B组(n=160)和C组(n=160),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无神经肌肉病变疾病史;②无恶性肿瘤患者;③无依从性差,不能定期随访者;三组患者中,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37岁;中位年龄(42.15±1.26)岁,中位体重为(53.46±6.78)kg。对三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应用盆底功能锻炼,采用肛提法,指导患者做收紧肛门的动作,将时间控制在10s,然后放松10s,反复此动作,30min后,停止动作,每天3次,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腹部和腿部以及盆底肌同时收缩。B组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指导患者学会Ⅰ、Ⅱ类纤维的收缩,以此锻炼患者的肌力,之后指导患者在不同情况下收缩盆底肌,治疗30min后,停止治疗,每周2次。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指导患者从最轻的哑铃开始,将不同重量的哑铃置入阴道,10min后,根据患者自身的状况[2],增加阴道哑铃的重量,并且延长时间,以此加强盆底肌力,改善阴道松弛情况,每天1次。治疗3个月后,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度和盆底功能障碍。

1.4统计学分析

对48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并采取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盆底肌力效果比较

A组有效98例,无效62例,总有效率为61.25%;B组有效118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为73.75%;C组有效13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84.37%,三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有效72例,无效88例,总有效率为45%;B组有效83例,无效77例,总有效率为51.87%;C组有效112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70.62%,三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讨论

女性盆底器官主要包括前盆腔的膀胱、尿道,这些器官具有支持盆底保持正常位置、强度、形态和功能的作用,子宫切除术在切除子宫的同时还损害了盆底的神经和血管,影响盆底功能,严重会导致Pelvicfloordysfnction.据相关学者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会过度下降,阴道会缩短,同时阴道分泌物减少,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在手术后会造成性功能障碍。Pelvicfloordysfnction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是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康复治疗主要是包括普通的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方法、电刺激以及阴道哑铃训练法,盆底肌功能训练能够增加患者神经的兴奋频率,增强盆底肌力,电刺激能够有效刺激神经组织,促使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同时,还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生物反馈能够在各种场景下,指导患者进行锻炼,直观地将患者的训练情况反馈出来,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3]。阴道哑铃训练法能够唤醒浅层和深层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增强会阴和腹部的肌肉收缩能力。

本次研究中,A组应用盆底功能锻炼,B组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阴道哑铃康复治疗法,三组患者盆底肌力效果明显增强,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C组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其中电刺激联合生物治疗、阴道哑铃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值得临床上应用研讨。

【参考文献】

[1]吴菲,罗军,阳丽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4(10):1882-1884,1888.

[2]刘勋姣,王珂,龚飞凤等.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综述,2015,21(24):4580-4582.

[3]欧璐,黄浩,王小婕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