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巨淋巴增生症的CT影像诊断与分析,提高对巨淋巴增生症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巨淋巴增生症的病例,结合CT影像表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本组6例病例中,局限型4例,弥漫型2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界多较清楚。结论巨淋巴增生症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肿块内分支样钙化及裂隙样低密度应考虑本病,确诊仍需病理证实。

  • 标签: 巨淋巴结增生症 影像诊断 CT 增强强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淋巴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血管淋巴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环境、饮食、睡眠及日常生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血管淋巴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健康教育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激素 免疫抑制剂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2-40阳性者淋巴管密度(L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4例胃癌和26例癌旁组织中D2-40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LVD,分析LVD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D2-40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59/74)和30.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计数11.02±3.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55±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L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通过随访证实,LVD与患者生存年限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D2-40阳性者LVD与胃癌预后呈负相关,LVD有望成为胃癌发展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胃癌 D2-40 淋巴管密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3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氩气刀治疗的护理。方法采取有效术前仪器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13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氩气刀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氩气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单纯颅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成人单纯颅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了Log-rank法和Cox回归模型对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手术后放疗等临床特征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88个月,3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85%。5例部分切出的患者中平均复发时间为34个月,3年复发率为65%,5年复发率为55%。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切除程度(P=0.02)对成人单纯颅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Cox多因素预后分析未发现对生存时间和复发时间有影响的因素。结论手术全切是延长成人单纯颅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颅骨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是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LC)克隆性增生形成的罕见肿瘤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发病率极低。LCH常单个系统发病,骨骼系统最常见,容易复发,也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如皮肤、肺、肾、神经系统等,国内外耳道发病目前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以外耳道肿物为主要表现的外耳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标签: 外耳道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组织中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样本为我院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80例,以2011年5月—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对80例结肠癌组织的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检测,对其表达情况进行明确,将淋巴转移与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SphK1蛋白表达主要体现在全部结肠癌组织中,相较于结肠癌组织N0无淋巴转移,SphK1蛋白表达在N1、N2期均呈明显上升的情况,比对存在P<0.05的差异;但是CD68蛋白表达相较于结肠癌组织N0无淋巴转移,在N1、N2期均呈明显下降的情况,比对存在P<0.05的差异。结论伴随淋巴结转移在结肠癌上皮细胞中SphK1蛋白表达呈现明显提升,而CD68蛋白表达呈现明显降低,因此,结肠癌淋巴转移分期可采用SphK1蛋白和CD68蛋白表达进行判定。

  • 标签: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SphK1蛋白 CD68蛋白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LK在NB患儿病理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初诊NB患儿90例,根据INSS分期将NB患儿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ALK在NB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将患儿分为ALK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结果。结果85例患儿进行ALK检测,ALK阳性表达率45.88%,ALK高表达率为34.12%。高危NB患儿死亡率高于低危,ALK高度表达NB死亡率高于ALK低表达患儿。结论NB患儿有较高的ALK阳性表达率。ALK高表达可能是NB高危患儿的预后不良因素。

  • 标签: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汤在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80例颈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患者。实验组患者服用抗骨质增生汤,每天一剂,煎服,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骨刺片,每日三次,每次四片,并联合布洛芬药物来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十天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2.5%(29/40)、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0%(12/40)、总有效率为57.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骨质增生汤对颈腰椎骨质增生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抗骨质增生汤 颈腰椎骨质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后使用乳腺钼靶片和远红外乳透,对患者的乳腺增生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经过推拿治疗之后,共有89名患者痊愈,5名患者基本痊愈,6名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89%。治疗后经过,乳腺钼靶片,和远红外线乳透检查,所有患者的乳腺增生情况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结论推拿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式。

  • 标签: 推拿 乳腺增生 按摩
  • 简介:摘要对48例年龄20-50岁乳腺增生患者进行乳靶向灌注、经络疏通,低频穴位按等治疗,结论重视乳腺增生的治疗,消除乳腺肿块,减轻疼痛,防止其进一步加重肿瘤样病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