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急性胃肠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普胺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胃肠炎疾病的患者根据有无使用甲普胺随机抽取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的同时加用甲普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不加用甲普胺,治疗1周后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4%。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胃肠炎疾病的甲普胺治疗中是否应用甲普胺存在明显差别。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急性胃肠炎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普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单次肌注甲普胺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甲普胺治疗;比较两组呕吐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3.3%,观察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普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疗效较为理想,临床应用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细胞过程及环丙烷预处理(EC)对猪主动脉瓣纤维结构的影响,探讨EC对去细胞猪主动脉瓣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三组新鲜瓣叶组(F组)新鲜猪主动脉瓣未作任何处理。去细胞瓣叶(A组)以胰酶消化,TrintonX100漂洗法去除瓣叶的细胞成分。EC预处理去细胞瓣叶(E组)以2%的EC/PBS溶液预处理去细胞猪主动脉瓣48h。以电子万能拉力计测定各组瓣叶的断裂强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各组瓣叶的游离羧基、酰胺基团变化。原子吸收法测定SD幼年大鼠皮下埋藏8周后钙含量,von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结果1、A组的断裂强度与F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619±98.9g/mm2vs632±89.8g/mm2p>0.05),E组较F组稍有增加(799±37.4g/mm2vs619±98.9g/mm2p<0.05)。2、红外光谱图显示F组瓣叶在1700~1750cm-1波长范围(游离羧基的特征性吸收光谱)内没有明显的吸收峰,A组吸收峰深大,而E组又有明显的回落。在1600~1650cm-1范围内(酰胺基的特征性光谱)F组吸收峰明显,A组吸收峰回落,E组吸收峰介入两者之间且较前两者均左移。3、体内埋藏2周后各组瓣叶钙含量开始增加,到达第六周时,新鲜瓣膜组钙含量有显著增加。去细胞瓣膜组增加缓慢,而经EC处理去细胞瓣膜组钙含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4、vonkossa染色显示F组瓣叶被破坏吸收,未见有新的细胞生长,有大量钙化斑存在。A组及E组瓣叶均可见大量的新细胞生长,前者仅出现散在的微小钙化灶,后者未见有明显的钙化灶。结论去细胞后瓣叶的机械强度没有明显减低,游离羧基有明显的暴露,酰胺基团减少。经EC预处理可封闭游离羧基,增加酰胺基团含量,使瓣叶结构紧密,增加去细胞瓣叶的机械强度,具有减缓钙化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静脉应用甲普胺治疗以频繁呕吐而无法口服给药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儿科急诊就诊的频繁呕吐的急性胃肠炎患儿12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补液、护胃、止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应用甲普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3.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小剂量静脉应用甲普胺治疗急性胃肠炎频繁呕吐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急性胃肠炎 呕吐 儿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果胶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全科就诊的74例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口服果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果胶联合阿莫西林可以使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以及Hp根除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果胶铋 阿莫西林 慢性胃炎 Hp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90例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果胶联合克拉霉素)和观察组(果胶联合阿莫西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5%)较对照组(82.22%)高;两组均出现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较对照组(22.22%)低。P均<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能提高胃炎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果胶铋 阿莫西林 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方案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即常规三联药物联合果胶。结果治疗前两组幽门螺杆菌检验结果阳性率均为100.00%,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阴性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前胃黏膜形态学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腺体密度、粘膜厚度评分结果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显著提高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有利于获得更优的胃黏膜形态学改善效果。

  • 标签: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四联疗法 胃黏膜形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沙坦钾氢噻嗪与沙坦钾联合氢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民体检的首次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记录首次发现是的血压值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沙坦钾氢噻嗪,对照组给予沙坦钾联合氢噻嗪,规律用药一周血压稳定后,分别随访2周、4周、8周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结论两组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显著效果,但是沙坦钾联合氢噻嗪比沙坦钾氢噻嗪降压更容易达标。

  • 标签: 氯沙坦钾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地平联合沙坦钾氢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每组28例)并采用不同药物和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具体改善情况以及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价比较。结果采用氨地平联合沙坦钾氢噻嗪治疗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优于采用沙坦钾氢噻嗪的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的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差异基本接近,比较差异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氨地平联合沙坦钾氢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安全性非常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氨氯地平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和果胶,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克拉霉素和果胶,观察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以观察和总结。结果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相对于对照组的10.0%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胃炎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颠茄镁片中阿托品和东茛菪碱限量的指标提出修改建议。方法根据标准现状对复方颠茄镁片中阿托品和东茛菪碱限量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复方颠茄镁片中阿托品和东茛菪碱限量要求与实际相矛盾。结论应完善并及时修订复方颠茄镁片中阿托品和东茛菪碱限量指标。

  • 标签: 复方颠茄铋镁片 阿托品和东茛菪碱限量 阿托品 东茛菪碱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阿莫西林与果胶的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莫西林单独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8.00%vs10.0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2.00%vs74.00%,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效果,不仅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坦联合氨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3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沙坦治疗;B组3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地平治疗。C组3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沙坦联合苯磺酸氨地平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8周后,三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沙坦联合苯磺酸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可以在小剂量的条件下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氯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地平外消旋体与左旋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把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体氨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外消旋体氨地平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记录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析两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不良反应人数观察组为4例,而对照组为2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119元,对照组成本115.5元,成本效果分别为129.8和135.9。结论氨地平与左旋体氨地平临床效果相近,但后者不良反应人数少,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治疗,研究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9.09%(P<0.05);研究组Hp根除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果胶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所选对象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9月到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7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划分成病例数一样的两组,即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根据研究需求,两组患者均实施健康指导以及饮食调整,在该基础上对照组运用阿莫西林,研究组联合运用果胶和阿莫西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施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经过数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果胶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胃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高,推荐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 果胶铋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利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干预,观察应用价值。方法双盲法对我院纳入的8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行单纯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40例)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干预,患者均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进入本院,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治疗后观察组病理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施以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患者恢复速度快,炎性反应减少,有效抑制病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冸托拉唑结合枸橼酸钾对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经胃镜确认后的胃溃疡患者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消炎和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冸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钾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0%),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合理的治疗药物可以提高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率,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钾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是比较理想的组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泮托拉唑 枸橼酸铋钾 胃溃疡 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