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采用意大利Giotto乳腺摄影机,随机抽取的650例乳腺CR摄影患者正位(CC位)及侧位(MLO位)2416张图像,总结其投照技术要点,探讨乳腺X线拍摄技术的重要性。

  • 标签: 技术员 钼靶 乳腺X线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3年8月-2011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胃镜确诊的患有原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50例,将其按照LA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分析这种疾病的一般状况、内镜表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RE分级构成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男性与中老年患者的LA-B和LA-C的比例都明显比女性以及其他高。反流性食管炎伴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息肉的分级构成和总体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分级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他们的食管裂孔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和伴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中LA-B和LA-C的所占比例更高,HP的阳性率与食管炎呈负相关,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更容易伴有十二指肠球溃疡。

  • 标签: 反流性 食管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所收治的26例乳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的方式将2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诊断的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在对照组13例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61.54%);而实验组诊断符合率为84.62%;实验组患者所的图像甲级片占92.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乳腺摄影图像质量。

  • 标签: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 乳腺摄影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实现学生具备低层次的通科护理能力到高层次专科护理能力的转变。方法选择2006年~2011年我校在3所省级教学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45人,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各科室轮岗实习,包括血液透析室实习2周,观察组在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室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新生儿科之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理论成绩和其他轮转实习科室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别。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能够在不影响综合实习成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学生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获得初级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血液透析专科护理 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X线在床边胸部摄影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床边DR、CR和传统X线摄影各120例,分为A(DR床边片)、B(CR床边片)、C(传统床边片)三组,由极具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技师各1名按照感蓝X线影像评片标准评判分析,分析指标包括胸片影像质量、个人辐射剂量及摄影时间等,最后按甲级片、乙级片及废片统计比率。结果A组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要远高过B组和C组,且A组较B、C组辐射剂量大幅减少,成像速度快。结论DR技术在床边胸部摄影中的优势极为明显,应予以推广。

  • 标签: DR CR 传统X线 床边片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3月11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世卫组织与世中联建立官方正式关系。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代表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向世中联表示祝贺,期待双方合作推动《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的落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了肝功能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检验结果以及不同病情分级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中,白蛋白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病情分级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比较病情等级越高,则总胆汁酸水平越高,白蛋白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P<0.05)。结论肝功能检验结果能够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受损情况,临床医师可在诊断患者的病情时参考肝功能检验结果。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乳腺钼靶低剂量X线摄影技术与摄影质量的临床分析,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7月17日至2014年11月17日期间收治的3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所有体检者的某侧乳腺CC位以及MLO位使用30千伏摄影,再进行35千伏摄影,分析并对比两组的影像质量,统计结果。结果35千伏摄影的质量更高,并且曝光量值低于30千伏摄影,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低剂量X线摄影时选择35千伏时摄影质量更高,可操作性强,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乳腺钼靶低剂量 X线 摄影技术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影像技师的乳腺数字摄影技术对优质钼靶片的获得其关键作用。方法做好检查前准备,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进行触诊,正确的摆位,合理的压迫等。结果乳腺钼靶片图像清晰,结构显示方位符合诊断要求和标准。结论运用乳腺数字摄影技术,提高乳腺钼靶片的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高质量、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了解病人在全方位手术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手术,保证手术时顺利完成。

  • 标签: 围手术期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x线摄影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仍然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之一,CT等X线检查设备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使原本较为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单化、多样化,从而也导致基础DR摄影技术发展缓慢甚至萎缩1。本文以普通摄影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人体各部位普通摄片技术的应用技巧按系统分类叙述,对部分特殊状态下的摄片技巧和方法作了介绍。同时,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拍片认为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流程,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向人性化发展;并可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动脑筋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 标签: DR 摄影技术 应用技巧
  • 简介:摘要对骨科病人颈椎、胸部、髋关节、下肢等部位进行床边X线摄影的相关护理进行总结,通过托举、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止刺激受伤部位,严禁粗暴放置X线成像板,减少病人2次损伤的发生;通过辅助固定肢体,以达标准片要求摄影中注意放射防护,妥善固定各种导管,防扭曲折叠;对于有严重感染的病人操作时需有无菌观念;摄影完毕再恢复原先的治疗体位、角度及牵引的重量。

  • 标签: 骨科 床边X 线摄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间接诊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60例纳入此次研究,采取常规降压治疗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颅内血肿增大比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降压治疗而言,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疗效更为理想,有利于改善预后,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控制患者血压。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其中56例(93%)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减轻;5例(7%)中止发作1年以上。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哮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胸部数字X线摄影的婴幼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摄影和固定控制曝光摄影,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摄影技术所得的50张胸部X线片中甲片34张,乙片12张,丙片4张;采用固定控制曝光摄影技术所得的50张胸部X线片中甲片24张,乙片19张,丙片6张,废片1张。结论采取数字X线摄影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进行婴幼儿患者胸部摄影,伪影少、图像质量佳,还可明显减少婴幼儿所受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 婴幼儿胸部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一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化摄影的临床应用,研究数字化X光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6个月来,用数字化摄影的患者资料,与另一组患者传统X光片进行对照。结果数字化摄影对婴幼儿患者及重症、外伤患者的检查效果,无论图像质量或诊断价值及诊断符合率,都比传统X光机有明显提高。结论数字化摄影具有组织具有组织显示对比好,投照剂量低,信息量大,返工率低,能缩短检查时间,图像高存取,节省胶片,有利教学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摄影 临床应用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