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于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31日对血肌酐大于707umol/L的58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监测透析后肌酐,与透析前比较,观察透析后并发症。结果有20例患者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坚持规律透析,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38例坚持规律透析,透析后复查肌酐较透析前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在40%~60%,透析过程中个别患者出现低血压、低血糖、肌肉痉挛,经处理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坚持规律透析,可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血液透析 治疗 慢性肾衰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期症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40例于我院收妇科收录的患者资料,对女性绝经期症状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本次主要采取激素替代疗法,配合病因性治疗、生理性补充等辅助方法,持续6个月跟踪观察,对激素替代法疗效回访调查。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中、差等4个级别,详细统计患者康复情况。结果绝经期症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等三个阶段,主要症状表现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枯竭、月经停止。结论绝经期症状普遍,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激素替代 绝经期 症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有效及死亡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CRRT治疗脓毒症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脓毒症 降钙素原 D-乳酸水平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术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AKI的发生可引起其他有害并发症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并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死亡率增加,因此术后并发AKI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肾损伤晚期的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三种,而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术后 急性肾损伤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11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由患儿的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以建立临时的血管通路,进行连续性体外血液净化治疗。结果在11例患儿中,有4例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期间出现管道堵塞、3例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另有2例出现体液失衡的现象。结论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染、水电解质失衡、管道堵塞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儿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成功率。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观察枸橼酸抗凝在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护理要点和干预措施,以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28例危重患者,床旁CVVHDF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流量200ml/min。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h、2h、4h、6h及结束时监测患者滤器后静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气分析值,监测pH、碳酸钠,剩余碱(BE)及钙离子水平,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普通抗凝有所延长,透析后酸中毒得到纠正,出血并发症极少,透析前后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枸橼酸具有良好的局部抗凝效果,明显延长了滤器的使用时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枸橼酸抗凝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凝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开放检测系统中的性能验证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1,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实验方案2。对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的开放检测系统中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回收试验等进行性能验证3。结果自配总蛋白试剂在检测低、高浓度质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符合原配试剂的相关标准;准确度试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范围试验中实测值与理论值呈高度相关;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结论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中利用开放检测系统使用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对降低检测成本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配总蛋白试剂 开放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巯咪唑2种方法在治疗Graves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称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方法(阻断-替代疗法)甲巯咪唑10mgtid治疗同时联用左甲状腺片20mgqd,根据甲功结果逐渐增减甲巯咪唑药物剂量,而观察组(滴定疗法)单纯予甲巯咪唑片10mgtid治疗,根据甲功结果逐渐增减甲巯咪唑药物剂量,两组如果出现白细胞减少均加用利可君、维生素B4等。观察治疗18个月后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白细胞计数、转氨酶、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治疗18个月后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治疗时间较观察组延长3-6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方法对治疗甲亢无明显差别,但观察组症状控制快,TSH恢复正常快,缓解率较好,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 标签: Graves病 甲巯咪唑2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治疗MR儿童疗效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MR儿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三个处理组,头穴组采用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特教,普超组采用常规脑超疗法结合特教,对照组只接受特教,经6个月治疗,于疗前、疗后由专业评估师进行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1.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头穴组、普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智力评估结果头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头穴组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结果均数都大于普超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对MR儿童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优于普通脑超,优于单独特教,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作为无痛、无创伤性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头穴丛刺 超声波 智力障碍 殊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研究为纤维桩粘结性带来影响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这两年间我院收治的牙齿需要进行桩道预备的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分组30例患者的纤维桩未进行任何表面处理,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的纤维桩表面接受了“过氧化氢+硅烷化”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纤维桩粘结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粘结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脱落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纤维桩的表面是否经过处理,处理技术的优劣,对于纤维桩的粘结性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为了避免纤维桩脱落而影响牙冠性能,应采取尽可能先进的方法为纤维桩表面进行处理。

  • 标签: 纤维桩 表面处理方法 粘结性能 牙齿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对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肌酐进行多要素方法学性能验证。方法针对正确度、精密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四个主要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正确度验证通过测定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质评物,评估偏倚;精密度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1文件,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参照行业标准WS/T408-20122验证线性范围,稀释度验证按一定稀释比例进行验证。结果批内精密度低值样本CV0.6%、高值样本CV0.6%;天间精密度低值样本CV1.8%、高值样本CV1.4%。卫生部临检中心2014年度小分子代谢物正确度验证物检测偏倚分别为低值样本-2.56%、高值样本-2.14%。精密度、正确度指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肌酐线性检验结论为符合一阶线性方程(统计学标准线性),检测高限为8819.3umol/l,临床可报告范围最高浓度为88193umol/l。结论AU2700肌酐检测几项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行业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性能验证 肌酐 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