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实验班及对照班各一个,实验班采用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对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纯病例考试,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喜欢程度达到95%以上。结论教师引导、模拟床旁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成功教学方法。

  • 标签: 教师引导 模拟床旁教学法 外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介绍引导教学作用和意义;从药品营销专业“药品陈列”这个课程引导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引导教学教学设计案例;总结了实施引导教学法时应该注意问题。

  • 标签: 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药品陈列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存。方法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废物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抓好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存各个环节流程进行管理。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医疗废物实施了规范化管理。结论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存流程,依法管理,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

  • 标签: 医疗废物 环节 管理
  • 简介:摘要针对高职高专教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教学反思基本理论知识贫乏、基本方法不当等,本文从教学反思内涵、教学反思主要内容与方法入手,论述了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重要作用,帮助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其职业能力。

  • 标签: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成长
  • 简介:摘要医学营养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问题引导教学法”以设问引入,创造学生学习动机和平等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创新意识能力。

  • 标签: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医学营养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方法和超声引导动脉穿刺教学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麻醉科实习五年制麻醉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n=50)与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动脉穿刺教学,n=50),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实习结束时总成功率及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所有学生均认为超声引导动脉穿刺置管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对自生有益处。结论超声技术应用于动脉穿刺置管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动脉穿刺置管技巧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穿刺置管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传统方法 超声引导动脉穿刺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合理用药现状并不乐观,产生诸多问题。本文对涉及合理用药药学管理相关环节做出探讨。

  • 标签: 合理用药 药学环节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病例引导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个性化培养班康复医学理论课教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个性化培养班177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基于病例引导教学形式授课,以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与尚未开展教学法改进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个性化培养班128名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改进了教学2013级学生康复医学理论考试成绩和对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方式满意度均优于未实施教学法改革2012级学生。结论基于病例引导教学能通过提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考试成绩。

  • 标签: 基于病例 引导式教学 康复医学 探讨
  • 简介:摘要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关注度提高,促使了医药行业迅速发展。药品是预防、治疗疾病一种特殊物品,所以药品质量与人体安全有很大关系。随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重新修订和实施,对我国药品质量要求更严格。接下来本文将对GSP药品验收环节进行解析。

  • 标签: gsp 药品的外包装检查 监管码的上传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性感染,医护人员手为病原菌重要传播媒介,由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树立医务人员手卫生理念,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注重戴口罩、帽子、手套,避免交叉感染。加强手卫生依从性教育与培养,可以提高医务人员主观上对洗手依从性,促进医务人员洗手从被动执行转为主动执行模式。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用药差错原因分析探讨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法。方法分析2011年我院发生10起用药差错,找出发生差错环节,从源头做起,采取多种措施杜绝各门诊治疗室用药差错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结果2012年我院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减少,用药差错在护理差错中所占比例明显减少。

  • 标签: 用药差错 安全用药 环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经常被忽略几方面因素,为临床治疗不能提供准确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如对血压异常患者,每次测量1次血压,二血压计袖带粘扣过松,三健康教育有效性等五个方面。方法将符合条件156例患者,以单号病室患者为对照组,双号病室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均为78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影响血压相关五个常被忽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测量次数以3次取平均值更为准确。体型肥胖者血压计袖带应加长、宽窄。血压计袖带尼龙粘扣松紧性应符合要求。测量血压时血压计与被测量者心脏应保存在一水平面。被测量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血压者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得血压数据相对准确。

  • 标签: 血压测量 血压值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和分析神经外科ICU夜班静脉输液操作环节风险,为护理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80名神经外科ICU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0.1—10模拟评分法,测量静脉输液技术31个操作环节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事件威胁性。结果进行静脉输液技术环节总体风险值为4.98,风险发生可能性以及风险事件威胁性评分数值为(5.08±1.97)以及(4.91±1.92)。通过统计学软件对风险发生可能性数据进行处理,初级职称组评分数值均高于中级职称组以及高级职称组评分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另外,三个组别的风险威胁性数据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静脉输液技术31个操作环节中有12个高风险环节,7个中风险环节以及12个低风险环节。结论静脉输液环节风险评价能从护理工作预见、护理纠纷规避、医护人员资源优化以及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对静脉输液安全性进行提升。

  • 标签: 静脉输液技术 风险评价 临床研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捷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将8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进排气环节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静脉输液 排气 患者 护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口腔科是一个有多种细菌存在有菌环境,因此口腔诊室细菌及病毒污染是医院控制交叉感染重要内容,也是医护人员自身防护重要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

  • 标签: 医院感染 环节 控制
  • 简介:摘要PPT(Powerpoint)教学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主流方式。然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PPT依赖问题,如盲目使用PPT、照屏宣科、过分看重技术而本末倒置等,本文就如何从PPT依赖转化为驾驭PPT、更好地对课堂进行掌控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 标签: PPT 教学 高等教育 青年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讲授法结合病例引导教学法(casebasestudy,CBS)在肾内科理论课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0级和2011级分配在我院理论课教学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共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48名2010级学生为讲授法组,44名2011级学生为讲授法结合病例引导教学法组(讲授法+CBS组)。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理论知识考核等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用百分比表示,考核成绩用x-±s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能力、知识系统性两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临床思维能力方面讲授法+CBS组要高于讲授法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理论知识考核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讲授法结合病例引导教学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肾内科教学质量。

  • 标签: 教育 医学(Education,Medical) 教学(Teaching) 讲授法(lecture method) 病例引导教学法(case base study,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