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肱骨内、外髁骨折治的方式,针对小儿肱骨内、外髁骨折手术方法。

  • 标签: 骨折 钉棒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钉治疗腰椎滑脱手术复位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腰椎滑脱患者48例,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选择安装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复位固定,治疗组选择胸腰椎钉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钉治疗腰椎滑脱能促进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使脊髓神经功能获得最大改善。

  • 标签: 胸腰椎钉棒系统 腰椎滑脱 手术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LightWand)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患者30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肌松后,将气管导管套在光上塑型后,经舌正中位置插入口腔,当导管前端到达咽喉部后,注意观察患者颈部的光斑,并酌情调节,当光斑的最亮点位于环甲膜时,则表明气管导管的前端已对准或进入声门。此时,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拔出光,固定气管导管。观察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插管成功,其中一次插管成功率90%,插管时间最长2min,最短20s,插管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光引导下气管插管可为困难气道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插管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困难气道插管患者。此方法简单易学,成功率高,经济实用,对局部组织损伤小,适合各级医院麻醉人员使用。

  • 标签: 光棒 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弓根钉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前者给予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后者给予椎弓根钉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根据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的分析可得,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椎弓根钉治疗,可显著提升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椎弓根钉棒 颈椎骨折脱位 传统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固齿丸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肾固齿丸口服,同时甲硝唑在牙周袋内局部用药;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甲硝唑牙周袋内局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12周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显著,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牙周病 补肾固齿丸 甲硝唑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钉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椎弓根钉治疗的138例腰椎滑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腰椎滑脱的节段、是否伴有峡部裂、植骨融合方式及是否使用横连对椎弓根钉断裂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椎弓根钉断裂或连接棒断裂共8例。L4滑脱断钉者2例(2/53),L5滑脱断钉者6例(6/58),L5滑脱断钉较L4滑脱者断钉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伴有腰椎峡部裂者断钉5例(5/55),不伴有峡部裂者断钉3例(3/83),伴有腰椎峡部裂的病例其断钉的发生率明显较不伴有峡部裂者高(P<0.05)。椎间植骨组断钉1例(1/104),横突间植骨组断钉4例(4/25),未植骨断钉3例(3/9),椎间植骨组断钉率低于横突间植骨组(P<0.05);横突间植骨组与未植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横连组断钉4例(4/25),使用横连组断钉4例(4/113)。未使用横连组断钉发生率高于使用横连组(P<0.05)。结论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椎弓根钉断裂既与滑脱本身特性,即滑脱节段、峡部是否完整有关,也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融合方式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过于强求复位等都会增加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风险。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 钉棒断裂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系统固定及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钉系统固定及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41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表示非常满意(占39%),22例患者有轻度不适,其中有15例表示满意(占36.6%),7例不明确表示对手术态度(占17%),其余3例对手术不满意或后悔手术(占7.31%),满意率75.6%。结论钉系统固定在早期提供足够地固定刚度和更大地轴向刚度,具有坚强固定的特点,降低固定地负载,达到了持久地稳定。

  • 标签: 钉棒系统 椎体间植骨 腰椎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患者22例。分析手术前后的病情和术后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且病情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半年内Cobbs角度、腰椎间前凸角度、JDA评分和DOI指数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由于其特殊的连接杆置入技术,使对椎旁肌肉的扰动减到了最少的程度,真正实现了微创化概念。与传统开放的手术相比较,该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脊柱弯曲 Cobbs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腰椎退行性疾病48例进行回顾分析,了解他们在应用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手术之后的临床效果。采用JOA评分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评分。结果本组所有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8个月,腰部疼痛及放射性的双下肢疼痛均得到缓解。术后Cage所在的椎间隙均得到融合。患者手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2.3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为24.7分,平均改善率74.3%。结论应用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既能减少传统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也能保证钉系统起到良好作用。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术式,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光在颈椎骨折与脱位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骨折与脱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给予光引导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切皮时及术毕时的MAP与HR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引导下气管插管对颈椎骨折及脱位患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整个插管过程中的成功率高,且操作安全、简单、迅速,是一种值得临床推荐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光棒 劲椎骨折 颈椎脱位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中采用宫术宁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孕6-10周行人工流产术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人工流产术时采用宫术宁胶,对照组常规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情况、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宫颈扩张情况、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流产时应用宫术宁胶效果满意。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宫术宁胶棒 镇痛 人工流产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引导与传统喉镜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手术患者70例,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均分两组。采用光引导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传统喉镜气管插管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应用不同插管方法,研究组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T2、T3阶段的SBP、DBP、HR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光引导插管可以减轻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同时可以降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光棒引导 传统喉镜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引导气管插管技术代替直视喉镜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1000例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直视喉镜插管组(A组)和光引导插管组(B组),每组500例,观察并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插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光引导插管组(B组)较直视喉镜插管组(A组)插管时间明显减少(P<0.05),B组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24小时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A组(P<0.05)。直视喉镜插管对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光引导插管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光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安全、可靠、快捷,并优于传统的直视喉镜插管法;可代替传统的直视喉镜插管法作为常规气管插管技术。

  • 标签: 光棒 喉镜 气管插管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辅助光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颈椎损伤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镜组(M组)及喉镜辅助光组(N组),记录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并记录插管时间及患者插管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诱导后比较,插管即刻两组患者MAP明显增高,HR明显增快(P<0.05),且变化M组高于N组(P<0.05)。插管时间N组短于M组(P<0.05)。结论喉镜辅助光用于颈椎损伤患者插管,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较轻,术后并发症较少,且用时较短。

  • 标签: 光棒 喉镜 颈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方法进行中段尿的分离培养与菌落计数。以商品化Vitek2细菌鉴定系统、德灵Autoscan-4阳性菌PC20复合鉴定板、APIStaph、APICoryn鉴定试条、K-B法药敏实验、以及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累计9次均分离到一种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均>5万cfu/ml,其血平板不溶血,触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均阳性,硝酸盐还原、明胶液化、葡萄糖发酵、麦芽糖发酵、蔗糖发酵等阴性,药敏分析显示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耐药,但采用APIStaph、Autoscan-4PC20、Vitek2GP67鉴定卡均无法鉴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解脲杆菌模式菌种的相似度为100%,可鉴定为解脲杆菌,其脂质需求实验阳性,生化特征及耐药性亦符合解脲杆菌的特征,但其球状的菌体形态与典型解脲杆菌的“栅栏状排列”小杆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为解脲杆菌的一个新的变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后路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组研究,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疗法,4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后路钉系统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椎体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后路钉系统治疗,疗效高,椎体改善效果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钉棒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微创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来我院骨科经后路微创钉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2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采用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后路微创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钉棒 胸腰椎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术后Cobb角较之于术前更小,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系统治疗脊柱骨折,效果肯定,具推广意义。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 Cobb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手足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26.46%,P<0.05。结论在手足部骨折治疗中,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推荐推广。

  • 标签: 手足部骨折 钢板螺钉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钉系统内固定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在精心的护理下伤口均I期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无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完全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分级由B级恢复到E级。结论有效术前宣教,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术后康复指导和训练对保证手术疗效及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爆裂性 钉棒内固定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