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目前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为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社区护理比较常见的两种模式,并且初步探讨了我国社区护理现状的运行及其不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社区护理 管理 建议
  • 简介:摘要重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等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很好的对其社区干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康复来讲,尤为重要。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针对重性疾病的社区干预的具体研究进展,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 标签: 重性疾病 社区干预 研究进展 探析
  • 简介:摘要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学科体系、职能、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经费及护理健康教育对象方面介绍了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 标签: 社区护理 社区健康教育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医院社区联动的政策支持、医院社区联动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医院社区联动机制下护理发展的现状,指出医院社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探讨的地方健康教育同质化管理,参与联动机制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信息化过程中与护理专业匹配的研发,发展护理专科门诊等,以期更好地促进联动机制下护理的发展。

  • 标签: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得到高度的关注,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其身心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对此社区医院必须高度关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依据空巢老人实际的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我国社区空巢老人护理需求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阐述,以更好地提高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质量,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空巢老人 护理需求 护理对策 进展
  • 简介:摘要巩固高血压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通过入户调查及门诊诊疗可发现高血压病人及高危人群,对这些人进行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并进行服药指导,可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通过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康复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2014年7月高血压患者140例,将其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规范化的社区管理制度下接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率、规范服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社区管理能够改善患者服药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管理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68例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社区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康复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健康知晓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慢性病 护理干预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4月上报的2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26例ADR报告中,男性67例,女性15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101岁。大部分的药物属于口服的胶囊、片剂、药丸和颗粒药物,占到总数的98.23%,其次是注射液,仅有4例,还有1例为外用药,抗高血压类的药物共有91例,占总例数的40.27%;其次是抗菌药类和中成药,各23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0.18%。结论在临床医学中不仅要重视药物给病人所引起的一些非正常反应,同时还要控制慢性药物的剂量使用,以降低ADR的几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社区服务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高血压治疗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类,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和体重、规律体育锻炼、心理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用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需要对症长期、联合、用药治疗。社区医务工作者需帮助患者兼顾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在遵医嘱正确用药的同时,心态平和、积极锻炼、控制体重,调节饮食。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苏州市东港社区居民社区康复现状及需求。方法对苏州市东港社区10348户居民进行每户上门调查,选择纳入的康复对象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填好后收回并统计数据。结果10348户居民共纳入353位康复对象。大部分康复对象为为卒中和慢性骨关节疼痛,分别占32.3%和35.1%的比例。其中有37位康复对象无苏州医保。半年内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为71位,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未进行康复原因主要为不了解康复是什么治疗、不知道哪些医疗机构提供康复服务以及觉得自己不需要治疗。353人中30位愿意接受机构康复,111位首选社区康复,40位选择家庭康复,不了解康复而未回答的为59位。大部人认为应该将康复治疗项目更多地纳入医保并应该更多地普及康复知识。结论苏州市东港社区居民对康复了解少,康复需求高,目前的社区康复服务不能满足其康复需求,需加强康复宣传,普及社区及家庭康复。

  • 标签: 康复调查 社区康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护理价值的综合评价,为适应社区护理发展的需要,社区护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应用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和评价的规范化,增强护理评价的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通过对社区护理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对社区护理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社区护理 现存问题 发展方向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集体训练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身体各项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技术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运动与日常活动功明显增强,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技术 集体训练 身体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做好社区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社区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

  • 标签: 社区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研究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方法本次主要是选取了社区2016年—2017年社区群众60名。这些群众的年龄普遍都在60岁之上,并且都是患有慢性病的群众,选取对象之后主要是进行三大类护理项目的比较,最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社区护理干预进行评价。结果主要是开展三大类护理项目,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分评估。三类护理项目主要是对社区健康辅导类(营养健康指导、电话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社区健康监测类(慢性病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家庭寻访率、)和社区护理服务水平评估(用药安全质量、护理指导水平、就诊服务质量、康复指导、)。结论社区护理相比于一般的护理来说,所呈现的效果更明显,慢性疾病患者的恢复时间得到极大的缩短,因此社区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社区护理在基层护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慢性疾病管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对社区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2月在两个社区工作的32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社区岗位培训一年,内容包括《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和《社区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社区上岗资格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对两组社区护士进行专业笔试和问卷调查评分以及病人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考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社区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势在必行,它是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社区护士适应现代护理要求的需要。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 社区护士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