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与开放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开放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与对照组7.5%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采用腹腔镜与开放修补术治疗均可以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但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更好的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整体效果更为凸显。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开放性修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体成形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7年收治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34.78±7.89ml)、住院时间(11.78±1.12d)(一般3~5天)、术后一天疼痛(3.47±0.43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后能缓解疼痛、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传统开放性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放根治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n=10)、乙组(n=10),甲组行开放根治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乙组行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并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乙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输血量、出血量)显著优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情况(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膀胱癌患者而言,选择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开放手术理想,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恢复时间等,从而更好的促进康复,在临床中价值可观。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术式与传统开放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胃肠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胃肠动力学等指标。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传统组的20.00%,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术式有利于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穿孔 微创术式 开放性修补术 胃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移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甲组采用保守治疗,乙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乙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皮瓣坏死率明显少于甲组,其骨折愈合率、皮瓣存活率同时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移植术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能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皮瓣坏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开放骨折分期治疗中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胫骨开放骨折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行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开放骨折分期治疗中,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均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但髓内钉手术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胫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 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骨折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抗生素敏感性,以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00例开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清创前及清创后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对主要致病菌进行总结,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及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800例开放骨折患者清创后培养出的菌株阳性率显著低于清创前(P<0.01)。在伤口分泌物标本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定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开放骨折伤口分泌物培养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及时的清创对于降低感染率有积极意义。临床应参考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伤口分泌物 细菌培养 抗生素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矿难病人开放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4例矿难病人开放骨折,清创及外固定支架骨折固定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5~7d后拆除,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结果22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其中2例初始植皮失败后皮瓣移植成活。结论矿难病人开放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经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外固定架能有效地封闭创面,可提高矿难病人开放骨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矿难病人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组配式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构建药学综合实验。药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其包含了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随着药学各个学科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科研渗透越来越深入,这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我国长期以来要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实验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创新意识。

  • 标签: 药物 研发思路 药学综合性实验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包括腹腔镜手术组,开放手术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减少、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缩短,明显的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膀胱根治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少,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快,而且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根治性切除 开放手术 原位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维生素D对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小鼠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将48只6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各8只,其中,A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免疫10天,B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免疫16天,C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免疫30天,D组为小剂量维生素D组免疫10天,E组为小剂量维生素D组免疫16天,F组为小剂量维生素D组免疫30天,A、B、C组均给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喂食,而D、E、F组按200IU/只/天的量给予维生素D饲料喂食。观察6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以及IL-17阳性细胞表达差异。结果D、E、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A、B、C组明显降低(P<0.05),且D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E、F组(P<0.05);D、E、F组的IL-17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A、B、C组(P<0.05)。结论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IL-17轴调节的免疫机制对自身免疫脑脊髓炎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减轻炎细胞浸润和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鼠 维生素D 疾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实验室分离和药敏实验情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经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230株铜绿假单胞菌统一按照标准操作进行耐药性检测,并对结果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高于50%的抗生素有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包括氨曲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本教研室尝试将微课应用于《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教学,并进行效果评价和反思,旨在为该课程的实验课教学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微课应用于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 标签: 微课 实验诊断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外置在开放胫骨骨折中的运用优势。方法回顾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胫腓骨开放骨折,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外置和外支架固定处理骨折。纳入标准Gustill1-3型。排除标准①距离关节面小于3cm。②波及关节面的粉碎骨折。③需要跨关节的固定。随访患者术后骨愈合和并发症情况,对踝关节Kofoed评分。结果A组(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1~67岁。均为开放粉碎骨折,其中Gustill1型7例,2a型3例,2c型2例。B组(B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4~60岁。均为开放粉碎骨折,其中Gustill1型4例,2型5例,3型3例。手术后到随访,A组3例因螺钉松动或针道感染,提前取钉。2例延迟愈合。B组3例5针道感染。2例外支架提前取钉改外置钢板。结论与外支架在治疗开放胫骨骨折相比,外置钢板具有,材料获得简单,操作简单,固定螺钉把持力更强,与组织相容更好,VSD的操作更方便和可靠,等优势,易于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置 外支架 开放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卫生安全防范我们不仅要在意识上重视,更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卫生监督机构在加大检查力度的同时,通过游泳场所卫生监督开放日活动进行卫生安全教育,让民众更多的参与、了解相关卫生安全知识,全民动员起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

  • 标签: 游泳场所 开放日 卫生监督 安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干耳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6例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00例,乳突根治术)和观察组(116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干耳时间及术后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明显缩短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的干耳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干耳时间
  • 简介:摘要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为目标进行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以期找到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又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的教学改革之路。

  • 标签: 生药学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主观能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国家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产科压力现状。方法回顾我院妇产科医务人员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产科医务人员压力、压力来源,抑郁及焦虑情况。结果产科医务人员压力得分前五是并发症较多(2.55±1.58)、医患关系紧张(2.53±1.45)、管理及人际关系不和谐(2.26±1.32)、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2.18±1.23),生活压力较大(2.06±1.09)。产科医务人员压力来源得分前五为担心工作中出现问题(3.25±1.89)、手术较多(3.15±1.7)、工作时间长(3.05±1.32)、患者突发意外(2.98±1.26)、手术风险大(2.71±1.06)。产科医务人员中度及重度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焦虑抑郁发生率(P<0.05)。结论国家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产科压力现状不容乐观,医院应及时调整管理政策,优化员工福利,改善工作环境,从而降低产科医务人员压力,提高其工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二胎 产科 压力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骨科2014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例,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2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给予开放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方式,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6例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手术安全及预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继而分析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可行。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肱骨头坏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过程中固定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维持骨折稳定性,快速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坏死临床少见,预后凶险。总结分析骨髓坏死(BoneMarrowNecrosisBMN)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以提高对骨髓坏死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9例确诊BMN患者实验室特征和临床表现作一回顾分析。结果9例确诊的患者中,其中原发病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为骨髓转移癌,1例为骨髓转移癌并溶血性贫血,1例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骨髓坏死。本文病例主要以骨痛、发热、贫血及出血倾向为主,可合并感染、肝脾肿大、溶血性损害,同时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细胞形态学及临床工作者应加强对BMN的认识,掌握其特点,对异常的骨髓形态学特征及异常的实验室结果及临床加以综合分析,使BMN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确诊,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骨髓坏死 实验室诊断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