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MRI在喉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病理确诊喉癌患者56例,对其在术前行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56例患者经MRI检查确诊50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9.29%;MRI检查在T分期准确度分别为T1期64.71%、T2期68.75%、T3期83.33%、T4期100.00%。结论采取MRI检查对喉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在T分期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喉癌 诊断 临床价值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硬膜外麻醉中咪唑安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过去一年间所实施的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共54人,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每组27名患者,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对治疗组27名患者实施咪唑安定加以辅助硬膜外麻醉,对照组27名患者则选择运用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术后根据患者的镇静麻醉效果和麻醉清醒之后的遗忘率情况,分析两种药物的具体效果及优势。结果通过对比发现,54名患者在麻醉之后的脉搏、血压等各项机能有有明显降低,且两组患者的检测值无明显差异,在PSS镇静评分以及手术之后的遗忘率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异(P<0.01)。结论相对来说,在辅助硬膜外麻醉中咪唑安定的应用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咪唑安定 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 硬膜外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调理脾胃在老年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5例老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的方法分别给予不同方剂,治疗一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平复,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全部患者均给予3~6个月随访,未发现复发。其中脾失健运患者用药基础上,加固治疗2个月,1例辩证为胃阴不足患者加减治疗2个月症状得到明显恢复。结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的辩证分型,加以中医脾胃调理,可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

  • 标签: 中医调理脾胃 老年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实施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SDS和SAS进行心理状态测评,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干预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SDS和SAS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塞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该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肌梗塞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7月本院采用安全干预措施果和2011年2月~7月无安全干预措施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行安全干预措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并且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实行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护理 安全干预 手术室
  • 简介:摘要医院经营观念的创新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变成公共卫生管理跟上时代脚步的主要研究对象。文章依据绩效理论,从评估的体系和方法以及标准等层面上,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提出一套行之有效地的绩效管理制度,来提高公共卫生领域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公共卫生 绩效管理 共公共卫生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配对的实验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住院的病人64设为对照组,2011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病人6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实行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病人疾病知识知晓率均较传统责任制模式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边工作制护理 消化内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后切口不换药对切口愈合的影响。一般手术后切口换药与否,何时换药似乎无明确要求,有的人主张术后24小时换药,有的人主张术后48小时换药,至拆线期间再换药2-3次。本人通过两年观察发现换药与否,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手术切口 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常规的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198例,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尿液常规检验发现,198例患者中,糖尿病者94例,慢性肾炎者24例,尿路感染者19例,黄疸者4例,正常者57例。结论尿液常规检验可对各种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普通板蓝根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微波法提取板蓝根多糖,并对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微波法和水煮法各自优点与不足,目的是研究板蓝根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

  • 标签: 板蓝根多糖正交试验微波法水煮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滑膜肉瘤的特点及其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方法选取肺滑膜肉瘤患者2例,对肉瘤标本进行镜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肺滑膜肉瘤主要由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构成,其中含有少量胶原纤维,多呈弥漫性紧密排列或者交织束状排列,增生梭形细胞周围见大小不等的裂隙,裂隙多呈分支状,少量裂隙呈片状、车福状,有灶性坏死。肿瘤细胞Vimentin、CD99、CK、Bcl-2、EMA均呈现阳性;Calretinin、CD34、CD68、SMA、S-100、MyoD1、desmin均呈现阴性。结论肺滑膜肉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较为复杂,诊断时应该引起注意,并且肺滑膜肉瘤的复发率较高,要严格处理好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肺滑膜 肉瘤 病理组织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破裂伴大出血患者的救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科收治的宫外孕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宫外孕破裂患者手术后采取更为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并将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效果与以往常规护理的宫外孕破裂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年来宫外孕破裂患者手术后采取的更为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较以往常规护理效果更令人满意,其中近年来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基本上抢救成功,安全出院。结论对于宫外孕破裂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大出血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好全面、系统的抢救措施,包括正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预后等,才能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 标签: 宫外孕破裂 大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作为呵护患者健康的手术室护理,对防止患者感染,净化医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要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就要在手术前、手术时和手术后三个环节中密切注意医疗护理工作。手术护理工作人员只有在这三个环节中扎实做好了感染预防工作,手术室预防感染护理工作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 标签: 手术室 预防感染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科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对其留置针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100例患儿中,留置成功的患儿98例,所占的比例是98%,另2例患儿由于家长未看护好,患儿自行拔除。本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92例(92%)。讨论对外科静脉留置针患儿给予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的理论依据,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的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医学检验流程质量控制重要性、产生检验差错的常见问题以及针对常见问题,采取的确保检验流程质量的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医学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做一探究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提高依从性及降低并发症发作风险的途径。方法将278名患有高血压且同时因各种相应症状亟需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探究组161人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比照组117人实施传统胃镜检查。在整个围检查期严密观察及测定所有病例其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探究组患者对无痛胃镜满意率达91.93%,比照组对传统胃镜的满意率仅为10.26%。两组血氧饱和度在全程无明显差异,探究组在处置中时其血压、心率、呼吸均下降明显。比照组其临床指标情况与探究组截然相反。结论复合麻醉所营造的无痛效果可使高血压患者成功接受胃镜检查,规避了高血压可能衍伸的发病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无痛胃镜 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疑难症的优势及中药制剂活胃胶囊的工艺及治疗标准。

  • 标签: 活胃胶囊 制剂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换药8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未有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对门诊换药室环境的控制、保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对医护人员严格管理等措施的执行,能有效预防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交叉感染 无菌原则 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