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作者通过对1167例(男620例,女547例)巴马瑶族青少年的4项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及腓肠肌位皮褶)进行研究,探讨瑶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规律。方法邵象清人体测量方法。结果(1)四肢皮下脂肪厚于躯干;(2)男性在12岁之后呈下降趋势,在15岁以后又呈上升趋势,女性在7~9岁间呈现波动,9~16岁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结论巴马瑶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有其自身特点,因皮褶厚度存在地域性、民族性等差异。

  • 标签: 巴马瑶族 皮褶厚度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动物间鼠疫疫情,掌握天祝鼠疫疫源地内动物疫情流行态势,为鼠疫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监测啮齿动物和媒介昆虫种类、数量、生态变化,检测宿主血清鼠疫F1抗体,开展动物和昆虫材料鼠疫菌培养,获得数据、资料,通过阳性结果判定动物鼠疫疫情。结果旱獭平均密度0.64只/公顷,染蚤率59.78%,平均总蚤指数1.70匹/只。检测旱獭血清鼠疫F1抗体520份均为阴性,犬血清118份阳性1份,滴度1128,阳性率0.85%。649份旱獭材料、584组1103匹蚤鼠疫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2013年1份犬血清阳性,鼠疫菌培养均为阴性,仍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 标签: 鼠疫 监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孕产期的饮食知信行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8月对云南某傈僳族自治的57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孕妇孕期的知信行状况进行评分,根据各项评分对孕妇孕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该地区孕妇存在最大的饮食误区为不在意喝生水(48.8%)、不在乎吃生鱼或生肉(22%)、吃没再热过的剩饭(31.7%)、吃蛋黄还流汤的荷包蛋(43.9%)、吃生的野菜(39%),因此需引导孕妇合理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结论该地区孕妇的孕期行为和态度都良好,但对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存在较大的问题,应合理引导该地区孕妇使用新鲜熟食,尽量避免使用生冷食物。

  • 标签: 孕产妇 饮食安全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的评价昌江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方法按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方法进行差值(D)和比值(R)评价。结果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时率为86.84%,完整率达100%,正确率为91.67%。D值评价中基础常规免疫接种率8苗中判定为“可信”的只1个,其余7个判定为“可疑”;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6苗中判定为“可疑”的有5个,“不可信”的有1个。R值评价(3MCV/PV)和(3BCG/DPT)都是可疑的。结论加强培训,提高各接种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使常规的免疫接种率报表能够及时、正确、完整的报告;加强各预防接种门诊的辖区管理制度,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有效的解决跨区接种现象,更加规范化地进行管理。

  • 标签: 常规免疫 接种率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100%安全套项目的实施开展过程中,为了解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在娱乐场所中放置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看法,为在娱乐场所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毒(HIV)传播提供合适科学的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简称高干队,主要是疾控工作人员)现场发放,被调查者匿名填写后当场回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我县129所娱乐场所中共调查170人,他们对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在90%以上;有85%的人对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持肯定态度;33.1%的调查对象对娱乐场所中存在的商业性性活动的现象持肯定态度;有90%的人同意在娱乐场所放置安全套。结论在娱乐场所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但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宣传,预防行为的改变除了与教育有关,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娱乐场所 艾滋病 安全套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瑶族农村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介绍了根据产妇不同分娩阶段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认为重视产妇的心理因素,准确把握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最佳状态下顺利分娩,以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无产科指征的剖宫产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依托广西卫生厅自筹资金科研项目及武鸣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医适宜乡村技术(壮医药物竹筒拔罐、药液湿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在广泛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调查了解广西南宁市武鸣基层壮医适宜乡村技术开展情况,初步评价推广效果,探讨进一步推广基层壮医适宜乡村技术的方法、临床思路。方法采用乡镇卫生院、卫生所医生(使用者)与患者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壮医适宜技术服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项技术具有易操作、疗效好、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结论该项壮医适宜乡村技术值得今后在、乡镇、农村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田瑶族盐敏感性的血压差异及其对肾脏的损害。方法收集1030名符合条件的瑶族居民,以相应的1280名汉族居民为对照,统一进行低盐饮食(摄盐量3g/dx7d)继而高盐饮食(摄盐18g/dx7d)干预,定时监测血压,收集两个阶段的尿液及血液标本,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微白蛋白(Alb)、尿肌酐(Cr)及尿Alb/Cr等指标。结果瑶族盐敏感(SS)者检出率为16.5%,明显低于汉族(P<0.05)。SS者从低盐到高盐饮食变化后,收缩压或舒张压均明显上升,盐敏感指标△H-LMABP和△H-BMABP分别为6.9±4.3mmHg及6.3±4.4mmHg,均高于盐不敏感(SR)组的0.4±4.2mmHg及1.0±3.7mmHg(P<0.01)。高盐饮食后,SS者的尿β2-MG和尿Alb/Cr也明显高于SR者(P<0.05),但其上升幅度小于汉族SS者(P<0.05)。结论蓝田瑶族的盐敏感性及高盐对肾脏损害程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可能与其特殊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有关。

  • 标签: 盐敏感 血压 膳食盐 干预试验 少数民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苦柏洗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建立可靠的定性定量方法,来控制苦柏洗剂的质量,为制剂进入临床和生产阶段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对本品的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phenomenexC18(250×4.6mm,5um)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按梯度比例洗脱;检测波长345nm。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在进样量1~2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9;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99.0%,RSD为1.2%,1.2%(n=9)。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为苦柏洗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加强辖区内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建设,了解重点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及时掌握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积极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方法设计调查表,运用采访法调查填写并汇总分析。结果凉山州境内企业行业主要为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电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经济类型以私有为主。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主要为“严重”。凉山州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煤矽尘)、矽尘、电焊烟尘、苯、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噪声共七种,其中煤尘(煤矽尘)、矽尘、电焊烟尘、噪声的检测合格率在66.7%~86.5%之间,其余三种合格率均为100%。2016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主要为粉尘、噪声作业人员,检出职业禁忌症45例,未检出疑似职业病例。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中主要异常检出项为纯音听力测试、血压、谷丙转氨酶(ALT),检出异常的劳动者年龄主要分布于30岁至49岁。凉山州报告的职业病种为煤工尘肺、矽肺两种,2016年全州共报告病例151例,其中3例为煤工尘肺,148例为矽肺,病例主要为男性,从事行业主要为采矿业,接害工龄主要分布于4至9年之间。结论凉山州职业病重点防控行业为采矿业及制造业,重点地区为德昌、盐源、冕宁县,矽肺、煤工尘肺、职业性噪声聋为凉山州辖区内罹患风险较高的职业病种,职业病防治关注的重点人群为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噪声的生产作业人员,尤其年龄在30至49岁、接害工龄在4至9年的男性生产作业人员。

  • 标签: 职业健康 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嘉鱼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的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的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全县累计有HIV/AIDS52例,其中外地4例,本县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人,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占19.15%、不详占2.13%。结论嘉鱼HIV/AIDS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他(她)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他(她)们的配偶和其他的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 标签: 嘉鱼县 HIV/AIDS 传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和现有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维西201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维西居民粗死亡率794.71\十万,标化死亡率为749.49|十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死亡高于女性(χ2=96.54,P<0.05)男女性别死亡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801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前五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11%。结论维西居民以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为主要死因。维西全死因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除1~35岁出现一个死亡低峰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死亡专率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75岁以上达高峰,且男性各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 标签: 高原 死因 死因顺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民健康人群实施麻疹检测具体情况,确保针对麻疹疾病可以及时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方法选择富民2015年—2016年健康人群831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所有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主要选择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最终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于2015年,接受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共包括445例,其中>250mIU阳性率为437例(98.20%);>800mIU阳性率为378例(84.94%),其中>800mIU检测对象存在保护率;于2016年,接受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共包括386例,其中>250mIU阳率为330例(85.49%);>800mIU阳性率为142例(36.79%),其中>800mIU检测对象存在保护率;最终发现2015年与2016年检测人群在>250mIU阳性率、>800mIU阳性率以及保护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富民健康人群实施IgG抗体水平检测发现,2015年以及2016年在最终>250mIU阳性率、>800mIU阳性率以及保护率方面均存在差异,对此仍然需要将麻疹疫苗接种率以及接种质量提高,从而确保麻疹疾病可以获得有效防治。

  • 标签: 富民县 健康人群 麻疹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据文献报道炭疽杆菌芽孢在动物皮毛、土壤、水源中存活可超过二、三十年,近几年环青海湖地区炭疽发病较为常见。本人收集刚察近年来的炭疽疫情,为此类地区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刚察2011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炭疽患者52例,对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论按照现行炭疽诊断标准,52例患者均确诊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51例,占98.1%,肠炭疽1例,占1.9%。经治疗均痊愈。我县炭疽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存在显著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牧业区1。结论加强基层医疗人员,特别是对乡镇、村医的专业培训,减少对此类病例误诊、漏报,做到及时上报、就近隔离病人。加强对牧民群众的宣教工作,不剥食,不贩卖病死畜肉、皮。做好病畜尸体处理,疫点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建议当地兽医部门加强畜间防疫、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炭疽 实验室检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了解自治区机关干部中男性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居住在乌鲁木齐市的自治区机关干部进行全身健康状况检查。将获得的数据资料统一录入电子表格进行疾病检出率的相关分析。结果(1)随机抽取接受体检的男性自治区机关干部747例,其中体检结果有1项或1项以上异常者741人,占总体检人数的99.2%。(2)受检人群检出率居前六位的疾病为脂肪肝、高脂血症、前列腺肥大或增生、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其检出率分别为66.40%、55.87%、45.07%、41.16%、40.22%、13.23%,成为危害该体检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3)受检者疾病合并情况,单病种疾病患病比例为7.83%,个体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比例为92.17%。对策通过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建立健康档案和管理等健康管理手段构建健康保健的运行模式,改变以往重检查、轻干预,检查与健康干预脱节的倾向,并且对于检出率较高的疾病采取广泛的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健康状况 男性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17年巫山居民死因。方法监测辖区范围内所有的居民,报告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进行死因分析。结果2015年—2017年我县共报告死亡病例11298,粗死亡率785.94/10万,标化死亡率499.10/10万(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标化),其中男性死亡人数6970例,粗死亡率942.2/10万,标化死亡率597.00/10万,女性死亡人数4328人,粗死亡率620.45/10万,标化死亡率391.47/10万。结论巫山居民死因以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提示需加强死亡监测与管理。

  • 标签: 2015&mdash 2017年 巫山县 居民 死因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阳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结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登记结婚的11821对,自愿婚检的男女11450对,男11423人,女11437人,共22860人进行医学检查,婚检率96.9%,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疾病患者3145例,患病率13.76%。其中精神疾病16例、传染病(性病)156例、内科系统病736例、生殖系统病807例、HBsAg(+)1430例,现孕3663例。结论婚前检查是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应该加大妇幼保健工作的力度,相关部门包括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措施干预,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使适婚男女树立健康的生殖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殖行为。

  • 标签: 婚前保健 生殖健康 未婚先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