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CU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需进行医院内转运,但ICU患者病情危重转运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因此做好危重患者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才能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 标签: ICU患者 院内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特征,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其中2013年1月~2014年3月接收284例纳入改进前,2014年4月~2015年12月接收325例纳入改进后,2014年4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医疗相关不良事件、疾病相关危象、普通意外事件、创伤性意外事件、管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 标签: EICU 护理风险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外送检查安全护理和应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ICU病区2012年间208例外送检查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出现的意外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安全护理流程及对策。结果本组共发生各种意外8例,其中胸腔引流管意外拔除1例,导尿管与尿袋分离4例,输液器从输液瓶上拉脱2例,气管插管脱落1例,经积极处理,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ICU外送检查患者完全护理流程进行规范,制定有效处理对策,减少检查途中意外发生。

  • 标签: ICU患者 辅助检查 安全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病人预约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方法建立统一规范的预约检查流程,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改进预约流程中的有关环节,实施优化管理,提高认识,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护工素质和技能培训,加强安全意识,防范医疗纠纷。结果实施优化管理后,病人对辅助检查的认知率得到了提高,出院调查满意率98%以上,一年多未发生一例因检查项目安排有冲突而推迟检查或延长住院天数的情况,未发生一例投诉或护理纠纷,收到表扬信多封,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结论对住院病人预约检查的优化管理实施后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住院病人 预约检查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安全性,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针对上消化道应用胃镜检查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机选取近五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9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45例患者与对照组4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胃镜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心电图方面的监测与观察。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操作后,心率增快、室性早搏、ST-T、室上性早搏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窦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结束胃镜操作后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方面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无痛胃镜 普通胃镜 心率失常 上消化道检查
  • 简介:摘要为做好医院等级评审药事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依照相关部门最新颁发的《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和药事管理部分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性分析,全面总结新式标准的变化特征,列举迎接检查应值得关注的焦点。和以往相比,院内新式评审体系变化较大,在药事管理方面应被重点改进。在进行迎接检查准备时,必须全面学习,领会刚要,成立专业化组织,逐一落实。创建与修订符合院内自身条件的规章制度,保证可行性,推进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医院等级评审 迎接检查准备 药事管理
  • 简介:摘要建立以动态检查、内审、管理评审等多种方式的监督机制,使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主题得到有效的体现,逐步形成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机制。

  • 标签: 动态检查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于我院行腹腔内镜检查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对。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与退镜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插镜时的血压、心率与检查前相比明显升高,且其血氧饱和度产生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插镜时的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却无显著变化。在检查过程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61%)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深度镇静麻醉应用于腹腔内镜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极佳,该麻醉方法能够将患者在检查中产生的并发生情况进行减少,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腹腔内镜 深度镇静麻醉 诊断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胃癌或疑似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1年1月~2015年1月,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记录其胃镜表现。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并将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胃镜检查结果中,有35例患者被诊断为胃癌,15例患者被诊断为疑似胃癌。病理检查结果中,有27例患者被诊断为胃癌,有23例患者被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良性病变。与胃镜检查结果相比,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7.14%。结论在胃癌的诊断中,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均具有优势和局限性,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并不断提高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确诊率。

  • 标签: 胃癌 胃镜表现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笑气清醒镇静在临床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53例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76例与研究组7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肠镜检查,研究组使用笑气清醒镇静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疼痛感以及不适感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疼痛感与不适感明显轻于参照组,P<0.05。结论笑气清醒镇静应用在临床肠镜检查中大大提高了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与不适感,值得推广。

  • 标签: 笑气清醒镇静 肠镜检查 应用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以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腹腔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观察组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内镜检查前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内镜介入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出现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深度镇静麻醉 腹腔内镜检查 诊断效果 临床安全性
  • 简介:摘要探讨医学影像设备和检查方法发展现状,重视影像检查的合理选择提高检查诊治效率的重要性,分系统分疾病讨论影像检查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总结促进影像检查合理选择的方法与途径。

  • 标签: 影像检查 效率 X线计算机断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结论重视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标本 血尿 白蛋白尿 尿pH 黏液丝 隐血试验 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人们对医疗设备依赖性愈来愈强,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医疗体格检查。在基层,医疗设备欠缺,体格检查就凸现一定重要性,尤其急腹症患者,腹部检查尤其重要。本人结合10余年医疗经验,谈一点心得。

  • 标签: 腹部外科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CT检查中的护理经验,以提高CT检查的成功率,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对检查者在扫描前、中、后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大方便并重视病情观察与急救,针对性心理护理,对CT检查候诊患者的心态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缩短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增强检查者还要做特殊的护理工作,如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呼吸训练、肠道准备、碘过敏试验、注意事项、同意书上签字等。碘过敏试验反应急救的急救药物及急救器械的准备及使用完好。结论杜绝差错及医疗纠纷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CT扫描护理高效、安全、有序顺利地完成检查,同时保证图像质量,达到诊断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CT检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脏疾病诊治中生化检验与免疫检验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肾病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免疫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生化联合免疫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肾脏疾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疾病诊治中实施生化联合免疫检查的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免疫检查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联合免疫检查 免疫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磁共振输尿管水成像(MRU)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MRU和IVP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例输尿管梗阻中输尿管结石10例,先天性狭窄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定位诊断准确率相似,定性诊断MRU明显高于IVP。结论MRU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是对碘过敏检查患者应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磁共振输尿管水成像 静脉肾盂造影 输尿管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输血前的状况,并探讨输血前检查项目设置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拟输血患者的输血前检查资料。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结果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共检出HBsAg阳性174例(13.74%),抗-TP(TP)阳性14例(1.11%),抗-HCV阳性6例(0.47%),抗-HIV1/2阳性1例(0.08%)。结论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sAg、抗-TP、抗-HCV、抗-HIV1/2,了解输血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感染情况,对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患者 输血前检查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职业暴露